汉字甜意义及五行(白字衍生字伯为什么有长的含义)

作者:万庆涛 王鸿杰

  伯,读音有三个,bó,bǎi,bà,读音不同以区别字义的不同。

  现代汉字的伯字由人和白构成,然而伯字的甲骨文字形写作白字,或者说,白字是伯字的初文。伯字是后起字,也是白字的衍生字,出现在战国时期。此前古典文献中的伯字,实为白字。一些方言也把白字读作bó,可以佐证伯字的读音来自白字的读音。

汉字甜意义及五行(白字衍生字伯为什么有长的含义)(1)

伯字演变(《汉典》)

  白字本义阳光下的水滴,其引申义白色被借用指代人的称呼。为了便于区别字义,战国时期,人们就在白字基础上加人,写作伯。

  《说文解字》:“伯,长也。从人白声。”为什么是长?没有说清楚原因。

  常识告诉我们,一般情况下,男性30岁、女性35岁左右开始出现白头发。兄弟中的长兄都会早于其弟弟长白头发。因此,古人就借用白字指长子,引申为长兄。《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何人斯》:伯氏吹埙(长兄吹奏陶埙)。

汉字甜意义及五行(白字衍生字伯为什么有长的含义)(2)

哥哥的头发比弟弟的早白(网络图片)

  一般情况下,丈夫要比妻子年龄大几岁,而男人又比女人更早长白发,因此白字引申为丈夫。《诗经·国风·卫风·伯兮》:伯兮朅兮,邦之桀兮(我的丈夫真威猛,真是邦国的英雄)。

汉字甜意义及五行(白字衍生字伯为什么有长的含义)(3)

丈夫比妻子头发早白(网络图片)

  引申为对丈夫哥哥的称呼。如,大伯[bǎi]子,大伯[bǎi]哥。进一步引申为对父亲的哥哥称呼。如,大伯[ bó ],伯[ bó ]父。这里的不同读音,有区别字义的作用。

  引申为掌管官员的官员。(1)西周设大宗伯[ bó ], 春官之长﹐掌邦国祭祀﹑典礼等事。《周礼.春官.大宗伯》:“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明清亦称礼部尚书为大宗伯。(2)西周初,以陕(今三门峡市的陕州)为界,“自陕以东,周公主之。陕以西,召公主之。是东西二伯也。”

  长子无论是年龄、阅历、能力等都比弟弟们要强,加上过去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使得长子更加有权威性。春秋时期,周王室衰落,诸侯不再唯周天子马首是瞻,相互以尊王之名征伐。其中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五强,文献称之为五白。战国时期创造了伯字之后,就又称之为五伯。后人为了区别爵位中的公、侯、伯、子、男中的伯,就借用霸来表示,就是现在说的春秋五霸。《洪武正韵》指出,伯“同霸。五伯,齐桓,晋文,秦缪,宋襄,楚庄也。伯叔伯长之义,后人恐与侯伯字溷[hùn],故借霸字別之。”

汉字甜意义及五行(白字衍生字伯为什么有长的含义)(4)

  春秋时期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即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元王元年即战国前夕,总共295年。一说止于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智氏,一说止于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在这长达三百多年的时间里,不同时间段有不同的春秋五霸。

  《史记索隐》认为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辞通》认为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郑庄公;《四子讲德论》认为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越王勾践;《荀子》和《墨子》都认为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白虎通》认为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汉书注》认为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吴王夫差;《鲒[jié]崎[qí]亭集外编》甚至认为是齐桓公、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出处不同,所列出的春秋五霸也不同,这是因为春秋时期不的时间段有不同五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