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喜剧背后都是什么(视点好的喜剧)

9月下旬,《一年一度喜剧大会》第二季正式开播带着去年一路“爆梗”留下的热度,这部主打喜剧的综艺节目,再次成为朋友圈里的话题常客在新一季节目中,首轮播出的几部喜剧作品,不仅逗笑了观众,也在喜剧维度之外引发了不少人的情感共鸣这种共鸣不仅来自演员的表演、搞笑的桥段,以及那些所谓的“梗”,也来自戏谑夸张、欢声笑语的表象背后,那些源于现实生活的感悟与“疼痛”,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真正的喜剧背后都是什么?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真正的喜剧背后都是什么(视点好的喜剧)

真正的喜剧背后都是什么

9月下旬,《一年一度喜剧大会》第二季正式开播。带着去年一路“爆梗”留下的热度,这部主打喜剧的综艺节目,再次成为朋友圈里的话题常客。在新一季节目中,首轮播出的几部喜剧作品,不仅逗笑了观众,也在喜剧维度之外引发了不少人的情感共鸣。这种共鸣不仅来自演员的表演、搞笑的桥段,以及那些所谓的“梗”,也来自戏谑夸张、欢声笑语的表象背后,那些源于现实生活的感悟与“疼痛”。

在给人留下较深印象的几部喜剧作品中,最受好评、也激起最多共鸣的作品之一,就是以“职场加班”为主题的《黑夜里的脆弱》。在作品中,阿奇饰演的职场前辈在生日当天不得已在公司加班,表面上风淡云轻,悠然自得地给职场后辈“上课”,可一旦周围的环境黑下来,就立刻像换了一个人般“Emo”了起来。

从戏剧结构上看,两重人格的鲜明对比与快速切换,既是超越现实的极限夸张,也是“笑点”的主要来源。然而,在同样身为职场“打工人”的观众看来,剧中角色加班时内心的波涛汹涌,却不仅是艺术创作,而是很多人都有同感的切身体会。与此相仿,同场收获好评的《排练疯云》《再见》等作品,也都在密集的搞笑桥段之间,穿插进了“待业”“失恋”等可能令部分观众感到刺痛的现实主题。与纯粹的搞笑相比,“笑中带泪”才是这些作品更鲜明的标签。

无独有偶,近段时间,另一部正在热播的搞笑综艺《脱口秀大会》,也以类似的形式,触碰着观众内心的敏感关切。从生活压力到职场风气、从两性关系到网络暴力,脱口秀演员们一边在台上讲着笑话,一边也在观众笑声的助推之下,把这些舆论关注的现实议题抛到了舆论场上。看节目时,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或许都是“哈哈哈”,但在笑过之后,这些段子给人留下的印象并不会快速消散,而是有着久久不去、令人展开额外联想的尾调与余韵。

脱口秀行业有句话说:“脱口秀不是段子,是你被生活猛烈撞击后发出的笑声。”这句话听起来玄之又玄、云里雾里,但拆解开来,其中表达的意思却不难理解。

脱口秀也好,其他喜剧也罢,其创作都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没有现实生活作为基底和参照,段子也就不会那么好笑。

从效用上看,喜剧在当代社会是供人纾解压力、释放情绪的文化产品。而要实现这一效用,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让喜剧直接在压力和情绪的来源上“开刀”,通过再现、夸张、讽刺、自嘲等手法,让人用不同的角度看待现实。对普通人而言,生活的“猛烈撞击”或许只会带来不悦与困惑。但当人们打开屏幕、走进剧场,却能看到这些“撞击”在喜剧作者的演绎之下,迸发出让人眼前一亮的火花,因此畅快地大笑。

这种“被生活猛烈撞击后发出的笑声”,体现了一种不逃避、直面现实的生活勇气。笑过之后,我们既可以在个人生活的难关面前抗住压力、乐观前行,也可以对那些造成“撞击”的社会现实展开思考与讨论,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不论是《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中替观众释放情绪,把烦心事儿用好笑的方式演绎出来的剧作,还是《脱口秀大会》中那些看似插科打诨,却暗含深沉思考的段子,都发挥着这样的作用。这种“喜剧精神”,正是这些热播节目中最值得珍惜的东西。

2011年,陈道明、何冰主演的话剧《喜剧的忧伤》在北京首演,此后几度重排,赢得广泛好评。这部话剧及其原著《笑的大学》所探讨的,正是喜剧和笑在娱乐之外的深层意义。该剧导演徐昂受访时表示:“喜剧本身并不廉价,让人发笑是它的目的,但它的意义并不止于好不好笑那么简单。笑不是按摩,而是一种阻断。”《一年一度喜剧大会》的节目口号也说:“大笑有力量。”

好的喜剧不能满足于“胳肢人”,让人笑笑就忘了,当然也不能忽略了喜剧的特色,弄得正襟危坐、苦大仇深。只有平衡好“生活的撞击”带来的喜剧灵感和撞击的力量本身,让人在笑声中有思考的余裕,进而对生活与现实形成更积极的态度,才能让人发出由内而外、触及灵魂的笑,感受到笑的力量。

(来源:中青评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