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南昌gdp近20年对比(从经济发展角度看)

南昌市是江西省的省会,位于江西省的中北部地区,从地理位置来看,南昌市在江西省的位置应该算是属于几何中心位置,对于全省周边的辐射能力相对来说还算是比较强,而且南昌市也是一个传统的老牌重工业基地,有大量的传统工业以及军工企业的。

而且南昌市是一座英雄城市,拥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也是武装反抗的第一枪发源地,具有着正统的红色根源。同时南昌也是闻名海内外的中国三大名楼滕王阁的所在地,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聚集的江南豫章。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说的就是南昌的滕王阁以及贯穿南昌的赣江。

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网络上纷纷开始调侃南昌市的存在感,尤其是江西省的存在感越来越低。所以引申出了阿卡林省以及环江西带这样的一种戏称。江西人民深信比较乐观开朗,也不太介意这样的调侃。

合肥南昌gdp近20年对比(从经济发展角度看)(1)

事实上,江西省最近这十几年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江西省和其他城市的一个明显的不同是省内之间的兄弟城市之间发展是比较均衡的,例如江西省北部的南昌市,南部的赣州市。以及萍乡,吉安,乐平等各地的发展相对来说比较均衡,没有明显薄弱的地方,这是江西一大经济发展优势。

相比较来说,合肥市的文化历史底蕴要比南昌薄弱得太多。合肥市在建国后才被命名为省会,之前的省会一直是安庆市。所以合肥市的真正建设发展历史也就只有短短的六七十年,当时主席在合肥市视察的时候,亲自说出为皖之中合肥不错,然后决定了这座城市未来的命运。

合肥市之所以地位省会的一个地理先决条件就是他在安徽省的正中间几何位置对于南北的贯穿和联系的纽带可以说是得天独厚的,而且合肥市虽然说历史底蕴不及南昌,但是在古代历来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在三国时期,张辽威震逍遥津就发生在鼓楼洲城,也就是今天的合肥市市区,合肥还有一个有名的清官,包拯。还有伟大的物理学家杨振宁。

合肥南昌gdp近20年对比(从经济发展角度看)(2)

合肥逍遥津公园

但是合肥市的经济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省内的兄弟城市对他颇有怨言,随着最近十几年发展的飞速,GDP更是突破了1万亿,顺利的跻身了全国23强城市。

要知道在2006年的时候,合肥市的GDP总额才只有800多亿,当时的南昌市GDP已经达到了1600亿,可以说当时的南昌市GDP是合肥市的两倍。可是就在这短短的16年间,俗话说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合肥市的GDP就远远超过了南昌市,甚至将近达到了他的两倍,目前实际情况是南昌市的GDP只有合肥市的60%,这对于同样处于省会城市的南昌来说不得不显得比较尴尬,因为周边的强省会都已经纷纷超过了1万亿,所以只剩下了自己,未免显得有些孤独。

合肥南昌gdp近20年对比(从经济发展角度看)(3)

而周边传统的强省会南昌市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比如说南京市,武汉市,长沙市这些传统的老牌劲旅。南昌市是无法去和他们挑战和抗衡,心服口服。所以最近来说只能是合肥市反超让它觉得可能心有不甘。

为什么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合肥能够完成对南昌市顺利反超呢?而且南昌市最近这十几年也没有遇到什么样的阻碍,其实一直是在按照自己的既定计划稳中逐步发展,但是为什么就被甩开了呢?

小编作为一个合肥人在江西上班,对于这两地的情况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下面根据自己的一些观察和思考以及材料调研,读出一些自己的一些观点,如果不赞同的话,欢迎评论区留言指正,大家一起理性探讨。

合肥南昌gdp近20年对比(从经济发展角度看)(4)

首先是在地理位置方面,南昌市和合肥市两者之间其实都算做省内的几何中心,辐射省内的兄弟城市,以及源源不断地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在这一点上面来说,两者可以说是打个平手。

虽说合肥市对于整个安徽省的辐射吸引力可能比像南昌更多一点,因为南昌的南部,赣州可能离广东更近,所以南昌市对于赣州这个巨大的千万人口城市的吸引力比较薄弱。但是合肥同样也有一个不足,就是合肥市与南京市的都市圈两者之间有高度的重叠,特别是芜湖,马鞍山,滁州等三个南京都市圈的城市。对于合肥的感情反而是比较复杂的,所以在合肥这三个城市的人口不是很多。

所以从人口腹地和吸引力来说,以及地理位置来说,两者可以说是打个平手,各有优势和不足。

合肥南昌gdp近20年对比(从经济发展角度看)(5)

我认为真正能改变两个城市命运的主要还是交通所带来的便捷程度,随着高铁时代的来临,合肥市之前错过了传统铁路运输枢纽的纽带,所以在高铁上乘胜追击,率先完成了米字型高铁通达全省的任务和目标,大大方便了两地之间的互通和商贸的往来,这一点上比南昌要先发制人。

而南昌市的高铁建设起步要比合肥市要晚一些,等他缓过神来之后,其实已经错过了最佳发展时期,而且很多的重要铁路都已经从南昌市完美绕开,这点上无疑显得比较尴尬。

合肥南昌gdp近20年对比(从经济发展角度看)(6)

所以从地理位置角度来说,交通通达度的反应程度可以反映出这个城市的活力以及与外部连接沟通的重要性,特别是京九铁路,京广铁路等重要的国家级铁路沿线,对于地区的发展辐射更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高铁交通网的密集不仅仅可以加快两者之间的贸易往来,同时也会源源不断的提供更充足的物流设施配套以及人口的优势。

合肥南昌gdp近20年对比(从经济发展角度看)(7)

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在天时方面,合肥市依靠着自身更加开放开容的姿态,吸引了很多的央企以及外来企业的入驻。在这一点方面要不得不表扬一下合肥市政府,都说合肥市政府是全国最牛的风投公司,这一点也不假,合肥市政府的决策总是高瞻远瞩,提前未雨绸缪。拥有一个超乎传统体制内的毅力魄力和前瞻性。这点上面来说,南昌市的整体可能偏向于保守和稳中求进,当然这是两种不同的策略。

很多人把合肥市的高速发展与中国科大的落户绑定在一起,当然这一点上面也是有一定的因素,但是我觉得不是主要因素,当然合肥市也借着科大的强有力的技术人才和资源实现了一种如虎添翼的合作共赢。

合肥市目前打出的王牌是心平气和,急中生智。而这八大王牌产业也是未来全世界工业生产的王牌,以及科技新城的最新朝阳企业方向。可以说这8大高科技尖端产业,南昌市是一个没有拿到这上面来说确实有些不足,但是南昌市也有自身的一些优势,尤其是ai智能等产业。

合肥南昌gdp近20年对比(从经济发展角度看)(8)

有人说合肥市最今年的迅猛发展离不开房地产的推波助澜,这点上面我倒是不否认,毕竟合肥市的房价从2016年开始进行了翻番的高速运转。强省会战略的坚定不移,也为合肥市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红利。所以说天时地利人和,合肥市这三张牌都已经牢牢掌握在手中,我认为随着这八大产业的布局以及市政府的高瞻远瞩和掌舵手的角色,合肥未来的发展前途不可估量,在未来的十年之内可以和南京市相抗衡。

合肥市主打的名片口号是: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大湖名城所指的是合肥市是唯一一个靠近五大淡水湖巢湖的省会城市,应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创新高地,说明的是合肥市的发展引擎以创新高科技企业为带动。

相比于其他城市来说,两者省会城市有很多共同的特点,当然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有着截然不同的差异,但对于经济这一点上面来说,两者之间作为省会城市有共同之处。尤其是民营企业和工厂手工业来说,我觉得合肥市的市场力力更加的活跃,而且政府对于中小型企业和微企业的一些扶持帮助也更加的全面,当然合肥市的重点王牌还是大力发展的第二三产业,所以在第二产业方面,合肥市是远远的甩开了南昌市第二产业的发展,比如说合肥市的经开区,庐阳产业园区,合肥市长丰县双凤工业园区,肥西桃花工园区等等,几乎每个片区都有一个密集的工厂聚集地,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劳动就业率人口,也为政府财政增加了税收。

合肥南昌gdp近20年对比(从经济发展角度看)(9)

在南昌市的话,可能人们更倾向于体制内一个城市,如果更倾向于体制内的话,那么它的私营企业或者是工厂的活力就相对来说稍微比较薄弱一点,在体制内的活跃度来说的话,合肥市的指标是低于南昌市的,说明合肥市的产业布局更加的合理丰富,人们有更多的选择。而当一个地区往往以体之内沾沾自喜的时候,那么说明这个地区的经济是缺乏活力的,那老百姓能指望的唯一比较好的工作,如果只是体制内的话,那肯定不是一件好事儿。

我们举例来说明,比如说湖北神农架88%以上都是编制内人员。而浙江温州对体制的依赖度也只有10%以内。两者之间谁的经济发展更好,不用多说。

值得欣慰的一点是,南昌也已经感受到了自身的压力,随着周边省会城市,兄弟城市都已经超过了万亿。自身也在开始不断的坚定执行强省会战略,有更多的资源和优势开始集聚到南昌市进行后期勃发,而且南昌是本身的基础,底子和起步不是很弱。所以我相信未来的南昌是十年,是一个黄金的腾飞机,那至于能否与合肥来不相伯仲,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

合肥南昌gdp近20年对比(从经济发展角度看)(10)

合肥南昌gdp近20年对比(从经济发展角度看)(11)

江西人民是朴实善良,勤劳勇敢的。省内之间并不像其他省份之间并不那么团结啊,可以说是比较相对的融合、融洽。所以我看好江西未来的经济腾飞。目前强省会战略是整个经济发展实验的一个非常优势的一个模板,所以很多地方也开始去推行,我认为这是可行的,只有把一个强省会给扶持起来了,才能带动和辐射,拉动周边的兄弟城市一起共同进步,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案。

可能江西之前采取的南北中三条轴线的战略,我认为有一定的影响,这样的话会削弱南昌的经济统治力,当然也会恩泽其他周边城市的发展,所以你看江西的内部,其他兄弟城市的发展是比较均衡的,这一点上面来说,作为南昌老大哥还是比较慷慨的,那随着强省会经济观点的确立,那么江西未来周边南昌的城市可能相应的会随着减少一定的政策红利开始更倾向于省会南昌。

不过合肥与南昌市两者之间没有一个地域和文化上的共同,所以合肥市历来的目标是对准南京。只不过这十几年来之间这个弯道超车的逆袭,让周边很多城市眼红和始料不及。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未来合肥在科技前沿以及创新产业发展上面的布局,也预示着合肥未来拥有更大的宏图大志。

你对于这两座城市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