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供水管网改造的现状及问题(34个老旧社区完成二次供水改造)

“现在方便多了,自来水不用请,自己冲上来了。”武昌中南路街付家坡社区紫东馨居小区住户邓雪峰打趣地说,拧开水龙头,看到哗啦啦的水流,就有说不出的满足感。

紫东馨居小区地处繁华商圈,周边高楼大厦增多,加之该小区缺乏二次供水设施,近两年,因水压低,5楼以上住户用水成难题。邓雪峰家住8楼,以前家中用水只能加装自吸式水泵,把自来水抽上楼,不装就无水可用。楼层共有8户居民,每家门前墙角都装有一台吸水泵,若使用燃气热水器,屋内还得装一台。邓雪峰说,以前一到用水高峰期,吸水泵嗡嗡响,楼道就像工厂车间。

粮道街长虹公寓是个典型的老旧小区,里面住着100多户居民,3楼以上居民,需通过增压设备将自来水抽至楼栋水箱,再流向居民家中。多年来,由于小区管网老化、水破损箱渗漏,加上周边新建项目越来越多,高层居民家里的水压越来越小,他们普遍面临水压不足的情况。

城市供水管网改造的现状及问题(34个老旧社区完成二次供水改造)(1)

记者了解到,类似紫东馨居小区的老旧社区二次供水改造项目,武昌区还有33个。

老旧社区二次供水改造,施工容易,难在前期协调。低楼层住户用水正常,担忧新建泵房有噪音,积极性不高; 高楼层住户有改造需求,又担心新铺设管网破坏装修,也有住户不愿意为屋内水管设施买单,改造项目常常遇阻。

为打赢这场保供水攻坚战,武昌区成立由区长担任组长的区领导小组,街道、社区层层压实责任清单。武昌区水务局负责牵头落实,自来水公司提供技术支撑,街道社区负责居民沟通、泵房选址。同时,开通绿色通道,简化“保供水”项目审批程序。

据悉,武昌区老旧社区二次供水改造项目总投资3996万元,共涉及6条街道、14个社区,约5300余户居民告别用水难。

今年,武昌区将根据前期的普查结果,积极推进改造工作。在各街道、水务部门和供水企业的努力下,共普查了武昌区877处二次供水设施,发现还有105处存在问题的小区。

接下来,将按照“先急后缓、分批实施”的原则,在2018至2020年逐步解决,力争到2020年基本解决辖区内的供水问题。

今年,根据“因地施策、分类实施”的原则,武昌区计划总投资9800万元,对全区60个用水困难的小区进行二次供水改造,共涉及12条街道、26个社区。其中,区水务局负责对黄鹤楼街黄鹤小区等41个“三无”老旧社区进行供水改造; 区房地公司负责对白沙洲街解放桥还建楼等19个自建小区进行供水改造。

武昌建3 3工作机制保供水

武昌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惠民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不少困难。虽然每次开工前都配合街道社区向居民做了宣传解释工作,也按照相关规定签订了承诺协议,但部分小区居民不理解阻力仍然很大。主要矛盾集中在三楼以下住户,担心泵房噪音及改造后接管入户会破坏室内装修等问题,而拒绝进行供水改造。

此外,老旧社区二次供水改造过程中,难免和供水企业有所交集,移交工作难度大。部分小区消防、生活用水共用供水设施,改造维修往往处于既要解决市民用水问题,又不得涉及消防用水的尴尬处境。

武昌区高度重视二次供水改造工作,为破解工程推进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召开了全区保供水攻坚大会,出台了《武昌区保供水工作实施方案》,落实责任分工,加快项目推进,确保年内完成。

该区成立保供水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组织实施保供水工作,对水务、民政、建委等10多个单位部门明确工作职责,形成联动机制。同时简化“保供水”项目审批程序,缩短审批周期,建立保供水应急行政批准机制。

根据《武昌区保供水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三级工作体制:政府一级,成立区领导小组,区长担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街道和水务集团加入进来,负责全区供水方面的协调、统筹,共同谋划解决问题办法,对保供水长远规划统一安排。街道一级,成立街道领导小组,负责辖区保供水的应急预案和谋远方案的初步设计,保供水的信息发布、临时供水的落实和困难户用水的保障。社区一级,由网格员担任居民供水的信息员、协调员、服务员,同时做好群众工作,协调解决群众诉求。

每一个供水困难点位,三个层级共同发力,解决问题。在三级工作体制下,建立3 3工作机制,“社区 网格 居民”的共治机制和“街道 部门 水务集团”的工作机制,从应急到谋远,从管理到服务,从协商到共治,为保供水创造良好的群众基础,搭建良好的互动平台,形成良好的工作格局。力争到2020年基本解决辖区内供水矛盾突出问题。

●链接●

法规确保二次供水

1、什么是二次供水?

根据《武汉市城市居民住宅二次供水管理办法》,居民住宅二次供水(以下简称二次供水)是指通过二次供水设施将公共供水储存、加压后提供给居民用水户的供水方式。

2、二次供水设施应由谁来管理呢?

这个就要分三种情况来看了。第一种:二次供水设施由供水企业建设的,由供水企业负责运行维护管理。第二种:由建设单位自行组织建设的,经验收合格后,由建设单位与供水企业签订协议,移交供水企业负责运行维护管理。第三种:既有的二次供水设施,在移交供水企业前,由产权人或者其委托的运行维护管理人负责运行维护管理。

3、既有的二次供水设施怎样移交?

答:第一种情况:产权人向供水企业提出申请→供水企业对二次供水设施现状组织认定→经认定符合移交条件→供水企业予以接受并负责运行维护管理。第二种情况:产权人向供水企业提出申请→供水企业对二次供水设施现状组织认定→经认定不符合移交条件→经改造合格符合移交条件→供水企业予以接受并负责运行维护管理。

4、“三无”老旧社区的二次供水设施由谁负责组织实施改造?

答:相关法律法规有规定,各区人民政府要按照统一计划、分批开展、限期移交、集中管理的原则,组织实施其管理区域内二次供水设施的改造。

5、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费用由谁来出?

答: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费用由产权人承担,市、区人民政府对改造费用给予合适补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