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秉云一人一枪狙击一个师(单兵作战有多强)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四川江津县人民医院附近,时常能看见一位“抬棺人”,他面目清瘦,头发半白,专门负责搬运尸体,将尸体抬进木匣子,然后送去火化。

那时候并没有专门的机动车运尸体,都是人工操作。然而面对这样的工作,即使再穷的人也不愿去做。

自建国后国家提倡火葬,这位“抬棺人”便有着超乎常人的远见,非常支持火化政策,还经常去开导逝者家属。

期间面临多少冷嘲热讽,有时候还会被逝者家属打骂,久而久之,许多人见了他都惊恐地避开,深怕晦气。

甚至有的人讥讽,鄙夷的指着他愤怒说道:“这个拉死人的老头,不是反革命就是右派分子!”

可“抬棺人”每每遇到嘲讽,都只是苦笑,从不争辩。

1972年的一个夏天,他依旧顶着烈日,将一具尸体从太平间拉出来,看见的人依旧鄙夷的看着,心里想:他肯定是饿慌了找不到饭吃才做这事!

正巧遇见两名护士,其中个高的护士看见“抬棺人”,故意提高语气,笑着喊道:“哦,谭科长,今天您又来啦!”

谭秉云一人一枪狙击一个师(单兵作战有多强)(1)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个矮的护士似乎是新来的,满脸疑问的问道:“什么?这是谭科长?”

在这个护士的印象中,他一直被人们嘲讽,直到今天才知道是谭科长。

还不确定的她继续深问:“就是那个抗美援朝中有名的反坦克英雄谭秉云?特等功臣?”

一脸惊讶,简直不敢相信,在矮个子的护士心里,她始终不能理解,这个大英雄,为何会来拉死人?

之所以不信,是因为谭秉云的经历实在太过于传奇,他曾被人们誉为单兵作战能力最强的志愿军战士,以一己之力堵截了美骑二师足足8个小时,让美军一排坦克不能前进,为部队回撤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谭秉云一人一枪狙击一个师(单兵作战有多强)(2)

特等功臣谭秉云

如果你不信,不妨看笔者细细道来。

1923年,谭秉云出生在今天重庆市的江津县白沙镇一带,自幼家中贫苦,和当时无数中国人一样,谭秉云生下来就要为吃喝发愁。

长大一些就给地主放牛羊,勉强糊口。有了点力气,就开始去码头卖力气,一天下来依旧堪堪填饱肚子。

谭秉云这样忙于农事,闲时做工的人,出门在外总是受尽白眼和屈辱。

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拼尽了全力也只能做到“活下去”,这个问题困扰了他许多年,直到1948年12月曙光乍现。

这年解放军大军南下,各地相继迎来解放。随着解放军而来的,是土改工作组,他们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穷人,从这支队伍身上,祖祖辈辈受穷的农民看到了希望。

谭秉云也和村中许多青年一样,热忱地要加入解放军,加入这个为穷人打天下的队伍,保卫分到手的田地。

1949年5月,谭秉云参军入伍已经一年多了,随着部队参加了解放上海的战斗。由于长江天险的阻隔,部队不得不搭建浮桥才能发起进攻。谭秉云所在的部队奉命建造浮桥,自小水性极佳的谭秉云,带头跳入江里,稳定船只以便铺设木板。

部队顺利过江以后,谭秉云也紧紧跟上,在解放军解放上海的战斗中光荣立下三等功。

国民党兵败如山倒,解放军犹如秋风落叶,连战连捷。整个神州大陆,没有大战可打了,许多战士都希望脱下军装,回到家乡做个农民,耕种自己梦寐以求分到手的田地。

就在谭秉云也在计划着退伍后生活的时候,1950年东北亚地区战火又起。

谭秉云一人一枪狙击一个师(单兵作战有多强)(3)

谭秉云随部队进入东北,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时间进入到1951年5月,志愿军第五次战役基本进入收尾阶段。在前几次战役中,不可一世的“联合国军”统帅麦克阿瑟,被彭德怀屡次击败,最后被解职灰溜溜回到美国。

美军狡猾的李奇微取而代之,个性阴沉冷静的李奇微,敏锐发现了志愿军存在的弱点——后勤。他发现由于战线拉长,志愿军的后勤运输极为困难。单兵大多只能携带差不多七天的干粮,不管志愿军的进攻如何迅猛、取得的战果如何丰富,一星期之后得不到补给粮尽必退。

针对志愿军这一弱点,李奇微制定了“磁性战术”,部署联合国军且战且退,使得我军的突出部深入敌后,战线拉得很长,补给难度陡增。在志愿军粮尽时,再让养精蓄锐多时的美军发起反攻。

当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在饥饿中坚持战斗时,李奇微正在日本的大本营召开记者发布会。他没有任何掩饰,也根本不打算保密地向记者们吹嘘,他即将发动一次不亚于“仁川登陆”的战役,而这一次吃大亏的将不再是被朝鲜人,而是中国人!

彭德怀早已发觉李奇微的险恶计划:美军主力正在开进,企图和一支突破了我军在北汉江一带的防线的部队汇合,进而切断我军部队回撤的道路。一旦这个计划得逞,志愿军必然遭受重创,后果不堪设想。

志愿军总部立即下令位于北汉江防线以南的部队立刻收缩撤回北方。

为了阻止志愿军后撤,李奇微调动大批空军轰炸我军回撤的必经之路,毁坏了全部的桥梁。战士们无奈之下,只能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来不及搭桥的涉水渡河,甚至下了死命令——就算是抱着一根木头,也要漂过去!

在这场紧张的大撤退背后,二十七军的谭秉云所部奉命赶往金化城东南约45公里处的一座代号为390的高地,紧急构筑工事为后撤部队殿后。正是这一仗,谭秉云书写了一人抵挡美骑二师足足8小时的战场奇迹!

24日入夜时分,作为班长的谭秉云,带领战士毛和在390高地山脚下的公路边挖掘数个散兵坑。这位置是他勘察战场地形以后精心选定的,此处位于公路的拐角,受限于地形非常狭窄。一侧是一条小河沟,另一侧则是陡峭的山岩。

谭秉云一人一枪狙击一个师(单兵作战有多强)(4)

只要在这里,谭秉云他们能够击毁哪怕是击伤敌军一辆坦克,使它失去动力无法进退,就足以堵截住后方敌人的大部队。

这是谭秉云完成坚守高地任务,为后撤部队争取时间的最好办法。如果只是凭山据守,就成了硬拼消耗,这样人数有限的阻击部队,根本挡不住潮水一般的敌人。

在390高地上,是排长和战士们修筑的战斗工事,而在山腰下的战壕里,是谭秉云留下的打掩护的战士。他只带着毛和,准备开战之后,借助战友的火力掩护,使用反坦克手雷瘫痪敌军坦克。

在堆着树枝掩护的散兵坑里趴着,谭秉云看着远处的公路,一道道光柱照来,引擎的轰鸣声越来越近,渐渐地可以看见敌人的坦克车队一辆辆前后相连,有如蜈蚣蠕动。谭秉云冲毛和打手势,示意自己先上,毛和来补位。

谭秉云从散兵坑中爬出,又快速越入另一个散兵坑,一点点靠向公路边的灌木丛。轰鸣声更大了,敌人的第一例辆坦克已经出现在公路上。作为一个老兵,谭秉云此前也接受了反坦克的作战的培训,可是这回第一次实战,心中也不免紧张。

坦克越来越近,反坦克手雷已经准备好了,谭秉云左手食指插入拉环,右手握着手雷柄。二十米!十五米!十米!谭秉云单腿跪地,突然直起身子朝坦克投掷手雷,只听见轰动一声巨响,爆炸声在山谷里久久回荡。

谭秉云一人一枪狙击一个师(单兵作战有多强)(5)

图片来源于网络

火光之后,敌人的坦克却没有停止前进,反而炮口吐着火舌,朝着前方的山林漫无目的地开火。

“没击毁!”谭秉云心中暗叫不妙,这手雷丢出恰好掉在坦克炮塔前,爆炸之后损毁了坦克的车灯,没有能够造成其他损伤。眼看着要坏事,谭秉云抽出第二颗反坦克手雷,不顾暴露自己的危险,追着坦克屁股后头扔了出去。

又是一声惊天巨响,谭秉云在看见闪光的同时,眼前一黑昏了过去。等到谭秉云醒来,已经是在战士毛和的怀里了。

“班长!”

毛和拿出绷带给谭秉云止血,一边使劲儿呼喊他的名字。

原来谭秉云丢出反坦克手雷爆炸之后,因为距离太近,一块弹片飞出划破了他的额头。没一会,谭秉云就醒了过来,他爬出散兵坑一看,敌人的第一辆坦克已经趴窝了,后面的坦克正在继续开来。

“来不及了,快,打第二辆!”谭秉云推开想要给他继续包扎的毛和,提着步枪翻出了散兵坑。在靠向敌人第二辆坦克的路上,鲜血不断渗出,谭秉云的脸上血流得一道一道的。

顾不得额头的疼痛,谭秉云使劲儿丢出了第三颗手雷。然而爆炸之后,这辆坦克只是停了下来,依旧在原地朝着山头开炮。

“毛和,毛和!打掉它!”谭秉云一边喊,一边端着自动步枪从散兵坑里越出,朝着敌人的坦克射击。身上已经没有反坦克手雷的他,只能暴露自己来吸引敌人的注意力,给毛和炸毁这辆坦克创造机会。

谭秉云的开火奏效了,敌人的炮口转向了他。这时候毛和从背后迂回,将一颗反坦克手雷丢进了履带之下。轰的一声巨响,美军的第二辆坦克一动不动了。

谭秉云一人一枪狙击一个师(单兵作战有多强)(6)

图片来源于网络

谭秉云跟毛和沿着公路跑去,看见后方的敌人坦克车队都在倒车跑路。或许他们是要拉开安全距离,以便后续部队上来拖走两辆报废的坦克。

“有人!美国G子!”

毛和发现情况不对,惊叫一声。谭秉云循声望去,发现身后被炸毁的第二辆坦克上竟然打开了盖子,爬出一个美国人。谭秉云使使眼色,毛和心领神会,抄起枪和谭秉云一左一右靠上去。

走进了才发现,这哪里是“爬”出来一个美国佬,分明是一具尸体,被坦克内的其他存活的乘员给“推”出来的。底下的美军正在使劲儿往外推着战友的尸体,结果好不容易将死尸推下炮塔,准备伸出脑袋往外张望,两个黑洞洞的枪口指向了他。

来不及反映,两个枪口吐着火舌,坦克舱内火花四溅,几声哀嚎过后,归于平静。敌人的两辆坦克横在路中,这下我军只要用火力封锁,阻止敌人拖拽这两辆坦克,就能让整支敌军无法前进一步。

从敌坦克炮塔上跳下来,谭秉云和毛和抓紧回到散兵坑,防止敌人的炮击。短短十几米的路,谭秉云的身躯就跟喝了酒一样不听使唤,此刻的脑袋仿佛也不是脑袋了,就跟顶着一块百十来斤的大磨盘一样。

靠近散兵坑的时候,毛和是跳进去的,班长谭秉云是一头栽进去的。

这天夜里静悄悄,美国人一夜没有行动,两辆坦克被击毁,美军断定前方高地必定埋伏着数量不清的志愿军。

天渐渐放亮了,谭秉云派毛和回到高地上取手雷,这个距离敌人最近的散兵坑里,只剩下了谭秉云一个人。谭秉云为毛和捏了一把汗,因为躺在散兵坑里的谭秉云看见后面高地上一片火海,美军的轰炸机编成队形,分批次对390高地炸弹洗地。

美军的几轮轰炸过后,谭秉云听见公路上引擎声由远而近。他探出头一看,竟然是一辆美军吉普车停在了坦克残骸面前。车上的美国大兵探出头张望了一下,不断按着喇叭,似乎在试探两辆坦克的反应。

谭秉云一人一枪狙击一个师(单兵作战有多强)(7)

图片来源于网络

谭秉云一下子明白过来,这是之前先过去追赶我军的美军步兵,派来的催问后方装甲部队快速跟进的联络车辆。

没有丝毫迟疑,谭秉云瞅准了目标就扣动了扳机,几个点射以后,吉普车车窗碎裂,美军驾驶员歪倒在车中。现在狭窄的公路上,堵着一辆吉普和两辆坦克,战友们在高地上据险而守,能够依靠这几个障碍物堵截一阵子了。

为了继续打敌人,谭秉云离开了挖好的散兵坑,继续向敌人的方向前进了数百米,找到了一个更加隐蔽的位置。确定好下一次出击的战位之后,谭秉云返回散兵坑,准备等待毛和运送手雷回来。

没一会儿,毛和就带着手雷回来了,跟在他后面的还有一个人,竟是排长。隔着老远,排长就在呼喊:“谭秉云,毛和说你挂彩了,快撤下来,我带人来换你!”

走近了,排长一看谭秉云头上已经凝固的血块,干脆给谭秉云下命令了。

“排长,我没事,还能坚持!我打坦克有经验,你换了别人可要坏事情!”

谭秉云生怕排长把自己换下去,像在祈求又像是在“威胁”。拗不过他,排长留下手雷和弹药又回山了。

谭秉云让毛和在北方警戒,他自己携带手雷运动到方才探查好的南方战位去。毛和在路上不禁大吃一惊,一会功夫两辆坦克前面竟然又多了一辆美军吉普冒着黑烟,班长果然厉害。

谭秉云在隐蔽处吃着饼干喝着水,一边紧紧盯着公路上的动静。他不知道,不久之后世界军事史上,一人一枪三颗雷抵挡美军主力一个师的传奇故事将由他来书写。

谭秉云一人一枪狙击一个师(单兵作战有多强)(8)

谭秉云不愧是一个头脑机灵的老兵,他选定的这个位置非常巧妙,是敌人坦克部队的射击死角。哪怕发现了他,也没法开炮用炮火覆盖。就算想要开坦克来碾压他,也绝无可能。因为敌人的坦克一离开公路,就会翻下山沟,等到他们出动步兵了,谭秉云早就不见踪影了。

静静蛰伏等待战机的谭秉云,突然感觉到大地在颤抖。远处的公路上,敌人的坦克车队正在驶来,一辆接着一辆,间隔不到十米,引擎轰鸣烟尘满天。

谭秉云拔出反坦克手雷的插销,对着第一辆驶过的坦克尾部投掷,一声爆炸之后,谭秉云竟然又听到了一连串的爆炸。

原来他投掷的反坦克手雷不偏不倚在坦克地盘后侧爆炸,竟然引发了那辆坦克车舱内弹药的殉爆。这辆坦克成为了谭秉云毁伤程度最高的坦克,不但车身成为一堆钢铁废物,就连厚重的炮塔都给掀翻在地。

第一辆坦克的爆炸声浪,让整个公路上的美军乱成一团。坦克对着山坡胡乱开炮,美军步兵也对着可疑的地方胡乱开火,但就是没人发现谭秉云。在投出了身上的另外两颗手雷,再次炸毁一辆坦克的履带后,谭秉云全身而退,回到了390高地。

此番谭秉云一个人突出数百米远,使得敌人的坦克在三辆被击毁的车辆前方再次堵住。这支坦克部队是战斗力极强的美骑二师,结果却因为谭秉云这个反坦克手,报销了三辆坦克和一辆吉普,堵在了390高地前方长达8个小时之久。

谭秉云一人一枪狙击一个师(单兵作战有多强)(9)

等到美军总算把受损的车辆拖走,恢复了公路交通,谭秉云所部已经完成了阻击任务,追随大部队而去了。

当时的谭秉云只觉得,自己和毛和配合,炸毁了敌人几辆坦克,仅此而已。没成想,一个月后军部领导派人来接他,让他受宠若惊。

在战斗模范表彰大会上,谭秉云羞涩地做了报告,讲述了自己和战友配合击毁美骑二师坦克的过程。

大会结束以后,二十七军的军长彭德清紧紧握着这位战斗英雄的手不松开:“谭秉云呀!干得好哟!你一个人炸了三辆坦克,堵住了美国人一个师呀!你们给同志们后撤争取到了八小时的时间!必须给你上报志司!”

“把政委喊来!快!”彭军长叫人把曾政委叫来,俩人一左一右站在谭秉云两侧,簇拥着谭秉云照了一张相。

很快这张照片配着谭秉云炸坦克的英雄事迹,登上了《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成为共和国特等功臣、一级反坦克英雄的谭秉云,他的事迹和邱少云、黄继光等战斗英雄的故事一起,汇编成连环画出版发行。

抗美援朝最终以志愿军的胜利告终,谭秉云也胜利回国。

回国后的谭秉云,荣誉自然是接憧而至,组织上让他参加了“志愿军英模代表团”回国观礼。期间,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都亲切接见了他。

谭秉云一人一枪狙击一个师(单兵作战有多强)(10)

谭秉云

不仅如此,在出席国家为他们举办的酒会时,朱德、彭德怀、叶剑英、聂荣臻等开国功勋一个个向他敬酒!这是何等的殊荣,尤其是聂荣臻,得知谭秉云同是江津老乡,竟将他拉到一边讲起了家乡话。

随后又应邀去了中国妇联、共青团等机关作报告,就连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日成也接见了他。

谭秉云可能还是不习惯这种生活,在几次“应酬”后,他默默的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当时家乡消息闭塞,知道他是全国大英雄的人并不多,甚至在刚到家的时候,就有人催他要房租。

好在碰到一个在机关工作的朋友,朋友疑惑地问:“登上报纸的谭秉云是不是你”?

谭秉云也没多作解释,只是朋友相信自己的直觉,于是上报了县领导,经仔细核查才发现是真的。

就这样,转业回乡的谭秉云还是没能“躲过”,被安排到县里,先后担任了公安局副股长,民政局科长、副局长。

当时新中国成立,毛主席等人开始提倡火葬,一时间,许多百姓难以接受,但谭秉云得知后,为了推行政策,和少部分工人直接建起了县里第一个火葬场,可是因为工人胆怯,都不敢接触尸体,因此这个活自然落到谭秉云身上。

这一干就是数十年,为逝者穿衣、整容、搬运、抬棺,全都由他一人操作。

谭秉云一人一枪狙击一个师(单兵作战有多强)(11)

谭秉云与家人合影

久而久之,大家都开始厌恶他,因为每次有人去世,他都登门做思想工作,经常被逝者家人赶出门。

面对乡亲们的不理解,谭秉云依旧如此,从不退缩。知道他真实身份的还好,不知道的都讥讽嘲笑,这才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直到“殡葬改革”正式立了法,成为一项强制性措施,他的工作才被人们理解。可此时的谭秉云已经59岁,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向组织申请退休。

1991年1月8日,朝鲜政府给谭秉云等十多位志愿军战斗英雄发来邀请,邀请他们去朝鲜进行为期十天的参观访问。阔别这片昔日抛洒热血战斗过的土地,重新登临朝鲜大地,已经过去了将近四十年。谭秉云此行有一个惊喜,也有一个遗憾。

欣喜异常的是,谭秉云在朝鲜的军事博物馆里,发现了一张巨幅照片,画面中一个朝鲜女同志正在向一位志愿军战士献花,这个照片中的年轻战士,正是当年意气风发的谭秉云。

谭秉云一人一枪狙击一个师(单兵作战有多强)(12)

年轻时的谭秉云

那么谭秉云心中的憾事又是什么呢?原来老英雄最想要回到的地方,就是当年战斗过的390高地。不过由于停战协定的划分,390高地如今是位于韩国一侧的军事禁区。

没能亲临当年坚守过的阵地,谭秉云只能登临板门店的北坡山地,远远地遥望那个曾经炮火纷飞的山头......。

1999年,建国五十华诞,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阅兵仪式。

在观礼现场,有一位76岁的老兵看着解放军最新式的99式坦克驶过,早已盈眶的泪水再也止不住了。

这个看着受阅坦克部队欣慰地笑着哭出声来的老兵,正是与黄继光、邱少云齐名的志愿军战斗英雄、一个在朝鲜战场,书写一个中国士兵堵截美军一个师的传奇人物——谭秉云。

2001年7月15日,特等功臣,一级反坦克英雄谭秉云因病逝世,享年78岁。

谨以此文纪念先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