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为什么叫阁不叫楼序(登寿安阁)
春节后的第一天上午,曾经的同事刘全长先生约着去登寿安阁。同行的还有从新疆地矿厅退休返回宜阳旧居居住生活的于绍义先生。
到了阁下的山凹处,下得车来,西风凛冽,虽然天气晴朗,晴空无云,但太阳仍显得无力驱散寒气。因此,这里游人稀少,山脚下的停车场和这里,稀稀拉拉停着几辆小车。北望山头,一座造型别致、优美的高阁,巍然傲立于山巅,这就是寿安阁。
过去曾经不止一次地来过这里,但很少登上去,原因是膝盖有疾,不便登高。但站在山凹处,难敌山风吹寒,索性和同伴拾级而上,用活动驱散寒冷。
慢慢地登完一百多级石台阶,来到寿安阁前。阁前右侧有碑,有《寿安阁记》,碑文大意是说寿安山在宜阳县城东,南面靠近摩天岭,北面俯临洛河川,沟壑纵横,群峰高耸。山腰间有寿安寺,《宜阳县志》有记载。隋朝仁寿四年(公元604年),隋文帝把当时的宜阳郡分为三个县,即西部叫福昌县,南部叫兴泰县,东部即叫寿安县,此建置一直延续到宋代。然而,到底是寿安县以山名而县名?还是寿安山因县名而山名?仰或是隋文帝赐名呢?因无文字记载,不得而知。总之是“寿域安邦,太平盛世”的意思吧。
据说,寿安阁旧址原有古刹一座,但不知创建于何时。只是在残垣断壁、碎石瓦砾之中,发现三通古碑,为雍正、乾隆时重修之碑,有“六祖殿记”,应为供奉佛教禅宗六位祖师的寺院。2018年,宜阳县决定在此重建寿安阁,恢复历史记忆,打造宜阳新地标。该阁2018年6月动工,次年9月建成。“寿安阁雄踞山巅,形体浑厚,彩楹四面,雕栏环护;斗拱飞檐,明三暗五,五层之上,起十字歇山脊,覆黄色琉璃瓦,宝葫芦刹柱直指苍穹,于金碧辉煌中更显玲珑挺秀。底层周围之月台,占地近二百平方,宽阔开敞,前筑石阶,缓缓一百八十余级。”故从山凹仰视,巍巍然壮哉。山下数十公里亦能望见其雄姿。
我们先绕阁一圈,见阁后有残碑,上有“县掾”(古代官名)、“重修”、“西河下”、“杨店”、“后庄”(均为附近村庄)、“僧会”等字样。皆叹此残碑何不收藏保存?
再次来到阁前,见大门前柱子上书联曰:“锦屏形胜二百里宜业宜居,洛水荡漾三千载长寿长安”。 登上多级台阶,到阁的第一层,但见大门紧锁,门上写着“办公区域,非请莫入”的字样。隔窗可见三通石碑立在室内,可能是上文提到的石碑吧。至此想,可能是以为阁后那残碑用处不大,而弃之不存吧。
转头北望阁下,洛河、宜阳城区,尽收眼底,有一览无余之感。南望,群山连绵,奇峰叠出,风电林立,公路穿行其间。
俯瞰宜阳
据悉,在建设寿安阁前后,宜阳县绿化了包括寿安山在内的,县城南部锦屏山和再东的喊龙山,东西长约10公里的数万亩山坡,或建各类果园,或植观赏林木,树木成林,山披绿装,硕果累累。同时也引进了新能源项目,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遍布各个山头。还在山上修建了贯穿各个山头的公路,使整个山区成了人们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下得阁来,本欲沿山上公路一探绿化、发电之风采,奈司机初出茅庐,畏山路崎岖,只好作罢。所幸我与其他好友之前曾多次驱车在山上沿公路看过不少景致。
但愿如寿安阁,“寿域安邦,太平盛世”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