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节气的含义是什么(大寒节气的释义)

大寒,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1月20日—22日,太阳位于黄经300°时是大寒节气,它意味着四时的终结,也预兆着新春的开始大寒之后,便是立春,将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大寒节气的含义是什么?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大寒节气的含义是什么(大寒节气的释义)

大寒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大寒,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1月20日—22日,太阳位于黄经300°时是大寒节气,它意味着四时的终结,也预兆着新春的开始。大寒之后,便是立春,将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

大寒时节,寒潮南下频繁,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大寒和小寒一样,也是表征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中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其中第三候尤其能说明大寒的气温极低:此时,水域中的冰能一直冻到水中央,且又厚又结实。从这些记载来看,“大寒”似乎应该比小寒时期更冷一些。但实际上,由于此时已经接近春天,所以反而有可能不像之前那么寒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