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让制继承的标准是什么(试论禅让制度的利弊)

引言:

论起古代,大概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封建宗法制社会,也就是皇权(君权)继承制的各个朝代。

但是在此之前,有着约中华文明史一半历史的三代积年("三代积年"是为夏、商、周三代约一千八百年左右的历史统称)之前,只有零星"证据"的上古三皇五帝时代,还出现了一种特别的传承制度——禅让制。


禅让制继承的标准是什么(试论禅让制度的利弊)(1)

“五帝”像


说起禅让制,大家或许都很"向往",毕竟这种不看"身份",选贤任能的"公共"推举方式,或许是种对国家治理,极为理想的。

但是,禅让"公推"的真实情况果真如此美好?

笔者认为,不尽然。毕竟自夏传子改革实行继承制以来,这种以血缘方式维系的"皇权",一直沿用了近两千年,如果禅让制真的足够好,又怎么会有后来"改朝换代"的宗法继承制?

所以笔者这里想论一论禅让制的利与弊,以及禅让制为何会消亡,宗法继承制为何会必然取而代之。



"禅让"与禅让制

"禅者,传也。"(《史记索隐》)

"推贤尚善曰让。"(《书》)

首先,就字面及古籍所载的意思看来:

"禅让"二字,由"禅":统治权的"自然"传承;

"让":一为特指一种统治权传承的具体方式,

二为"礼让"贤人、善人接替统治权。

简单来说,"禅让"的意思,就是选一种"自然"的方法来"让"选举出来的贤人、善人接替统治权。


禅让制继承的标准是什么(试论禅让制度的利弊)(2)

禅让“趣味”制示意图


那么禅让制的意思就是用"禅让"的方式来进行统治权的传承。

《孟子》中有一段问答,就很好地诠释了"禅让制"的本质:

"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

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

曰:'天与之。'

'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


整段话的核心就是说尧"禅让"给舜,是因为"天授"

那么问题来了,"天"凭什么"授"给舜而不是其他人?


根据各种遗址及古代典籍,大致可以推一下,禅让制的具体过程,大概是这样的:

首先正如是金子总要发光一样,在那个时候,有贤德的、有良善的各个人,一般会在日常生活中"以行与事示之。"(例如:舜"孝"的名气十分大。)

然后在天子(统治者)"巡行"之时,"正好"传入他的耳中,于是自然地被列入"候选考察"的人员之中,然后经过种种委以"重任"的经历进行筛选。

最后由天子在适当的时候召开"四岳"会议,经过"和平"的讨论,然后选出"禅让"的人选,这就是所谓的"天授"了。



禅让制度的利与弊禅让制的利:

显而易见,就统治权的传承来说,禅让制有着公开、透明,选贤任能的"完美"优点。

首先,毕竟最开始都是由"听说"开始的。

试想,一个人要是在知根知底的部落、氏族中,品德和良善都是同族交口称赞的,那么可想而知这个人一定是"贤人";

其次,光有"名气"是不够的的,还必须有颗"为民服务"的心(或者说是想成为天子的"心"),才能在天子巡行的时候,恰好被"选择"。这需要的不仅仅是个人"优秀"的品德及能力,还需要"运气"(时机);

最后,就算一时被选上了,后续还要经历种种"任务",如舜就被尧委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治理,但舜做得非常好,才有了"一年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极好的效果,为后来"禅让"打下坚实的民众基础。


禅让制继承的标准是什么(试论禅让制度的利弊)(3)


总而言之,就当时较为原始的公有制社会来说,其实天子之位,本身就是"没有好处",却责任十分大,非常辛苦的"职位",而经过如此严格的"天授"方式,选举出来的继承人,可谓是"极好"的统治者了。

要真论起来,还有点民主选举制的雏形,毕竟一个"禅"道出了"民主"的味道,而"让"则充分说明了个人自由意愿的"更替"。


禅让制的弊:

以上种种,是一种极为"理想"的"自然"传承权利的过程,而真实权利的"交接"情况,有如此"顺利",或者说,就人性的"本性"而言,大多数人真的可以,完全大公无私地认同"一个"天子,而不产生个人偏好?

尤其,在历史的进程中,由"传说"的三皇时代到"具体"的五帝时代,大环境和各个氏族、部落的"生产力"是一直在不断变化的,尤其经过尧、舜、禹三代的努力,平定了"天灾"(如:大禹治水),可想而知,此时人们的生活一定变得"更好"。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天灾"得到平定,那么此时人们的"生产力",或者说财富和资源一定大幅度上升,从前吃不饱,现在有剩余,那么"多"出来的财富和资源给谁?这就是个大问题了。

公有制开始向私有制发展,贫富差距开始显露,且进一步拉大。

所以,此时禅让制的弊端开始显现,毕竟,要做到真正的"大公无私",是需要客观条件的,如真正"公平"的公有制分配,没有私有财产,没有贫富差距,及最重要的"天子"本人的权威及利益。(如亲疏有别,个人喜好等等。)


由此引发的弊端,可以看看最后两次禅让的真实"风暴"

1.尧"让"女婿舜

娥皇女英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谈到此事,说爱情的美好也好,"举案齐眉"的佳话也罢,但归根到底,为什么娥皇女英两姐妹会被同时嫁给舜一人,难道真的是"爱情"的力量而舍不得,放不下?

当然不可能如此简单,其实娥皇女英的背后更多的还是一种"政治选择"。


禅让制继承的标准是什么(试论禅让制度的利弊)(4)

娥皇女英图


话说尧还在壮年的时候,又一次"开会",就与众人谈到"谁可登用嗣位"的问题,然后与放齐两人一唱一和地开始讨论"嗣位"的事,但当时用的可是禅位制,何来"嗣位"?

可见其实尧时,已经有了传子的念头。后来还是因为子丹朱"顽凶""不用!"而不了了之。

所以禅位时,没办法的尧在确定禅位人选舜之后,就有了曲线继承制——"女婿传位"娥皇女英的故事。

但是此事还没完,后来尧崩,三年丧期完后,舜为了"顺利"继承天子之位,于是只好"让辟朱丹与南河之南。"在经历了种种"表演"(或者说是对抗、作秀等。)之后,才感叹:"天也。"最后"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史记》)


2.舜"让"还是禹"争"

其实这最后一次"禅让",论起来已经不算是"让"了,准确地来说是"争",毕竟以往时,通常最后禅让的人选都集中在一个或者两三个而已,而这次因为期间有"治水"的功绩,于是禹才特别突出。


禅让制继承的标准是什么(试论禅让制度的利弊)(5)

大禹治水图


但与此同时,其实在"四岳"会议上,依旧暗潮汹涌,毕竟,除了"治水大功"的禹之外,还有其他拥有不相上下功绩的,诸如"官为大理"的皋陶"礼在其位"的伯夷,"百谷皆盛"的弃等等,多达二十多位"咸成闕功"之人,都是这个"位置"的有力竞争者。

那么这样一来,其实禅让的意义已然消失,"争权"的火药味已经不可避免。

虽然最后关键时刻,舜一句:"唯禹之功为大...道吾德,乃女功序之也。"(《史记》)算是一锤定音,最后"禅让"于禹,但是这其中透露出来的天子"权威"(或者叫"专制"),已然使禅让制的"让"荡然无存。

就不说禹为了稳固权利,而在此后的日子里,经历了漫长的"平定",才使得各位"功臣"的祸乱得到平息。

由此可见,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时,此前无比"优秀"的禅让制,也会成为"祸乱"的起因,那么下一阶段做出的改变,由禅让制改为宗法继承制(传子制度),就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更好"做法了。



宗法继承制(传子制度)是优胜劣汰的历史必然选择

作为后世传承千年的封建宗法继承制的前身和基础,传子制从诞生初始,其实就是一个时代"优胜劣汰"的必然产物。


此前,其实尧传舜的曲线"女婿传子",就是以此试图传子的失败,最后"不得已"为之的妥协。

失败的原因,还在于要想实现传子制度,首先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 传子,传子,首要条件是"子"必须比"让"之人优秀,或者起码在德行上,能力上要差不多,才能使天下民众信服;

2. 由于"禅让"是"天授",所以,想要由"禅让"变革为"传子",就必须有一套说法,或者说是一个可以"过度"过去的,令天下民众普遍接受的"理由"。


所以尧的失败,关键在于子丹朱"顽凶",儿子在德行上不能使天下民众信服,加上没有一个更好的"理由",改变大家的看法,于是就失败了,且不幸的是,女英给舜生的唯一的儿子,却也是因为"唯一",使得儿子商均从小备受溺爱,长大之后自然成了个"不肖子",于是很显然根本"传"不了,也"传"不得子。


那么,为什么禹却成功地完成了由禅让制到传子制度的变革?

这关键就是禹在当时其实是满足了以上两个必要的条件。


禅让制继承的标准是什么(试论禅让制度的利弊)(6)

夏启像


此前,在经历了"争"之后,舜"顺利"禅让于禹,但过程十分"不美好",或许在此期间,正是认识到了禅位制的种种弊端,也认识到了旧的制度已经不符合现世的现状之后,禹就着手想改变现状。

恰好,或许是时也命也,因为禹的父亲鲧留下了"烂摊子",禹只好结果父亲的衣钵,尽心尽力,历经十三年才"治水"成功,期间为了治水大任,禹多年来三过家门而不入,只留下了母子两在涂山相依为命,艰难地生活,可以说启自小的生活环境及父亲禹的"身教",就为其打好了极好的基础。

此后禹在"禅让"之"争"的漫长期间,"劳神焦思,过家门不敢入之道;薄衣食,致孝于鬼神之道;卑宫室,致费于沟壑之道;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之道......"(《史记》)

凡此种种,可谓千难万苦,而期间儿子启也是不辞辛劳地跟随左右,如此才有了"众民乃定,万国为治。"的"结果"。

《孟子》言:"启贤,能敬承禹之道。"

其实说的就是启因为有了父亲禹多年来种种的言传身教,一定能继承禹的"品德"和"志向",所以最后才有了"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的美好"结果"。


当然,满足了第一个条件,是不够的,还需要以这个顺理成章的"理由",毕竟禅让制是"天授"的,即使儿子启"贤",即使论禅让人员,也是有资格的,但是制度就是制度,想要革新,想要改变,必须有一个众人信服的"理由"(契机)。


禅让制继承的标准是什么(试论禅让制度的利弊)(7)

禹 像


于是聪明的禹,决定以退为进,以攻代守,使儿子启"顺理成章"继承天子之位。

《史记》有载:"禹荐益,已而以启人为吏。及老,而以启不足任乎天下,传之于益。已而启与其党攻益,夺之。天下谓禹名传天下于益,已而实令启自取之。"

这一段,历来备受"偏见",皆因有"丑化"禹的嫌疑,而不为众人所用,但或许这才是禹革新禅让制,让传子制度被确定下来的真实"史实"。(其中关于"益干启位,启杀之。"的记录,在《竹书纪年》中是可以找到的。)

真实与否暂且留下,至少启最后成功继位,开创了夏的"家天下",这个结论是肯定的,过程究竟是"和平"的还是"暴力"的,或许不同人有不同意见,但笔者倾向"暴力"说。

毕竟就后世历朝历代的王朝更迭,即使其本质依旧是封建等级宗法制,或者说是继承制,但每每分久必合之时,无不是踩着尸体,血流成河才得以成功上位。

何况是一种新制度取代旧制度,这种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大变革,不流血,不"暴力",可能吗?

但长痛不如短痛,历史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新的传子制度是顺应历史的潮流的,所以即使"暴力",最后呈现的结果,也是好的,起码就单看其制度后世延续了数千年,就知道总的来说,这是一项"好制度"。



结束语:

历来,禅让制都与宗法继承制(传子制度)对比呈现,几乎一面倒地称赞禅让制,而唾弃宗法继承制,皆因任人唯贤与任人唯亲"天渊地别"的"结果"。

其实,就笔者而言,纵观历史进程,没有一项制度是"完美"的,好有各自的好,而相对的,弊也有各自的"不好"。

但就像事物凡是都有两面性一样,在经历了时间长河的"验证"之后,只要其"制度"中好的比不好的部分更加多,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它称之为"好制度"。

所以从理性,及时间的角度来说,禅让制必然会"消失",而宗法继承制必然会取而代之,因为此乃历史前进的潮流。



文:长了鹿角的兔子(打破固有概念,站在对面,理性观察)

图:网络,侵删



参考:《史记索隐》、《书》、《史记》、《古代社会》、《夏商周断代工程成果报告》、《中华文明的开端·夏》等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