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教育孩子的成长原则(蒙氏教育法和传统教育的区别)

蒙氏教育孩子的成长原则(蒙氏教育法和传统教育的区别)(1)

什么是蒙氏教育法?

“我只是把从孩子那里得来的东西表达出来,这就是蒙特梭利教学法”,对于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教育体系,1870年生于意大利、罗马大学的第一位医学女博士玛利亚·蒙特梭利曾这样解释这一教育方式。

据调查,孩子在3、4岁的时候很积极,对每一件事情都抱有好奇心,蒙特梭利把这种好奇心变为学习的动力,以此为原动力推动孩子的成长。这种教育方式,强调孩子的个体差异性,没有所谓的竞赛,没有最好最差,每个孩子根据自己的爱好,以自己的方式和进程学习。

蒙氏教育孩子的成长原则(蒙氏教育法和传统教育的区别)(2)

蒙氏教育法和传统教育的区别?

传统教育体系下,孩子是作为集体的一部分被引入某个课程或观念。而在蒙特梭利教室里,孩子是作为个体被引向某个特别的活动。即使是再聪明的孩子,也经常会对集体活动失去兴趣,因为集体活动往往无法连贯地刺激他们的求知欲。这种兴趣的丧失,会转变成烦躁不安甚至是破坏性的活动。同样的,那些需要更多个别关注的孩子却在只能照顾到“平均”需要的集体教学活动中被遗忘。

由于每个孩子都有内在自然的发展规律,他在没有持续性的比较状态中能更好地享受他自己的成就感。

蒙氏教育孩子的成长原则(蒙氏教育法和传统教育的区别)(3)

传统的观念认为,孩子的生活就是“游戏”,而蒙特梭利认为,孩子具有学习的能力和需求,且把这种学习活动称为“工作”。

“游戏”是一种玩耍,在游戏的过程中,在玩具的使用中,孩子得到了快乐。相比较之下,游戏着重于让孩子在玩的同时进行学习,更带有娱乐性质。而“工作”则具有建构自己和社会秩序的积极作用,孩子通过工作来逐步改善自己、完善自我。在蒙特梭利教育中,孩子将独立完成他的“工作”,就算其间发生了错误,也不要帮助孩子纠正错误,而是让他们自己去找到错误的地方,自己改正错误。

蒙氏教育孩子的成长原则(蒙氏教育法和传统教育的区别)(4)

教具不同于玩具, 蒙特梭利强调环境与儿童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注重环境教育孩子。环境对于孩子身心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提供尊重孩子需求的活动环境,提供符合他们自然发展的用具,提供能够让孩子动手创造的活动,并维持环境的气氛和秩序,避免孩子在工作的时候受到干扰。

蒙特梭利对环境的要求是:包括按儿童尺寸制作的用品,明亮清爽的房间,可以摆放鲜花的矮窗,房间里的小尺寸家具、小书桌、漂亮的窗帘和小橱柜。这个小橱柜很容易开启,里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物品,孩子可以随意取用。

教具与玩具不同,玩具虽然也有教育的意义,但是它的主要作用就是供孩子玩耍,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教育的作用却不明显。而蒙特梭利教具有着特定的教学作用,能够让孩子认识大小、高矮、轻重和次序、顺序等等。

蒙氏教育孩子的成长原则(蒙氏教育法和传统教育的区别)(5)

孩子才是环境的主人, 在蒙特梭利活动中,孩子最大的感受就是快乐,因为他是这个环境中的主人,拥有绝对的自由和尊重。

在活动中,没有人告诉孩子你应该玩什么,孩子能够自由选择他感兴趣的东西,发挥了极大的自主权。蒙特梭利教学法带给孩子的最大收获并不在于掌握了这种工具的用法,以及从中学会的各种知识,而是孩子有了主动学习的欲望,从此以后,孩子知道他需要的是什么,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去学习。

在传统教育中,我们通常会用奖赏和惩罚来指引孩子的行为,但是蒙特梭利教学法对此提出了质疑。在必要的时候,为了鼓励孩子努力上进,我们确实可以给予一些小奖励。但是,当孩子自我学习的时候,这些小小的刺激就失去了意义。也就是说,孩子在蒙特梭利环境下,因为好奇心和内在潜力而激发学习的热情,自主自发地学习的时候,这些奖赏和惩罚就不再适用了。

蒙特梭利教学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给孩子足够的自由,但是这种自由并不是放任,不是为所欲为。在蒙特梭利教学中,孩子能够自己选择、自己决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可以选择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是选择需要做并且是正确的事情。孩子在自由的同时还必须遵守纪律,学会遵守秩序,成为一个自律的人。

蒙氏教育孩子的成长原则(蒙氏教育法和传统教育的区别)(6)

教师——启导员的作用

除了环境和孩子以外,蒙特梭利教育中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老师和家长,蒙特梭利把他们称呼为“启导员”,就是启发引导孩子的人。启导员不像传统教育中老师的职能一样给孩子设计好学习内容,教孩子要学习的知识,而是“退居一旁”,是协助、引导,而不是教育,是一个观察者、示范者和协助者。

传统教育中,教师常常认为主导孩子的活动是其当仁不让的任务,当教师对个别喜欢影响别人的孩子束手无策,并无法保持教室安静有秩序的时候,他/她会沮丧地环顾四周。其实,经过心理医生的检查,孩子的这一反应完全是正常的。怎么样处理呢?非常简单,给他所有他想要的玩具,让他坐在能看到别的小朋友,别人也能看到他的角落里面,孤立起来。这种孤立可以使孩子安静下来,接下来他可以观察到其他孩子良好的行为和活动,这比言语的劝说来得有效。其实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言传身教”。慢慢地,他就意识到和小朋友们在一起的好处,也渴望按照他们的行为举止去做。但是我们并不让孩子感到耻辱或者羞愧,只是看上去像一种特别的照顾,让他在观察中明白是非对错。

蒙氏教育孩子的成长原则(蒙氏教育法和传统教育的区别)(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