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人怎么改造自己的气质(素人如何成长为戏剧人)

按:你只要对中国的戏剧生态有一点关注,就一定听说过【江湖戏班】这个名字。这个民间戏剧组织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甚至全球,他们在各个戏剧节演出,也在小山村里创作。你很容易在当今许多青年戏剧人的简历上看到它的名字,也许也会惊讶地发现你所在的城市就有他们的“分舵”。

这个“江湖”气很浓的非职业戏剧团体,常常是戏剧节上最好认的身影,演出他们最受欢迎的作品《呐 》时,总以黑色“秋衣”配红围巾醒目亮相;但也往往是最不好认的团体,因为他们的成员很多,作品也很多,甚至不同的分舵、不同代的成员之间并不完全认识,在一个戏剧节上惊叹——“哇,这个也是【江湖戏班】的作品”的很有可能也是他们自己人。

素人怎么改造自己的气质(素人如何成长为戏剧人)(1)

《呐 》剧照

【江湖戏班】的一大特征是大多数成员一开始都是非职业的,有大学生、律师、教师、公务员、卖保险的……而现在,其中一些人已经成长为中国当代戏剧中有名字的青年戏剧人,更多的人让戏剧变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从此有了更丰富、热忱的人生。

因为戏班,很多成员与戏剧有了更深的关系,他们主动去国内外院校、团体进修学习,或是去参加各种工作坊,并在回来后将所学分享给其他成员,成员们进而去影响更多人,于是这个神秘组织一直在不断地扩大。

【江湖戏班】的创始人郎剑飞导演也并非科班出身,只是机缘巧合加入了校园剧社,在毕业后又和很多人一样回归到了本专业的工作中。

那么他是如何在工作中再次发现了自己与戏剧的深刻联结?他如何决定创办【江湖戏班】,【江湖戏班】又是如何成为今天这样影响了很多人的戏剧团体的呢?

2019年的乌镇戏剧节,【后浪剧场】有幸邀请到郎剑飞导演录了一期节目,聊了聊“素人如何成长为戏剧人”。以下是文字整理版。

素人怎么改造自己的气质(素人如何成长为戏剧人)(2)

素人怎么改造自己的气质(素人如何成长为戏剧人)(3)

郎剑飞

戏剧人,导演,编剧,制作人

【江湖戏班】艺术总监&创始人

中南民族大学大学生艺术团指导老师

*还有一串身份被郎老师强删去了,他说那是官职和虚荣,放简介里丢人:)

素人怎么改造自己的气质(素人如何成长为戏剧人)(4)

01

机缘巧合加入校园剧社

树:您好像最初其实也不是学这个专业的,是校园剧社起家,对吧?这个经历您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郎:我相信有很多的朋友也会有跟我相似的经历,在上学的时候有意无意地加入到了学校的校园剧社,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就走向了这条不归路。

树:的确是这样子的,我们之前采访过的嘉宾,感觉快把全国各个大学里头的剧社都盘点过了,比如说佟欣雨导演他是浙江大学梵音剧社的;然后像何雨繁是清华,崔文嵚是北大的;丁一滕是北师大北国剧社的……这还只是我随意想起来的。我觉得可能对于在校的大学生来说,加入校园剧社是一种方式。

您本来是学什么专业?

郎:学电。就是设备,比如说我们现在用的这种录音设备,或者我们的手机,或者说是我们的通信,比如说什么5G,我们当时学习的时候在学3G,现在都5G了。

树:那是大学几年级加入剧社的?

郎:一进去就加了,就被人拽进去了。当时我端着饭碗在路上走,被人喊住:“同学你来加入我们剧社吧!”

-“剧社是干啥的?”

-“表演的。”

-“我不会啊。”

-“没事,来玩吧。”

好。就进去了,就这么简单。

素人怎么改造自己的气质(素人如何成长为戏剧人)(5)

郎剑飞导演

树:进去以后,大学这四年您主要做什么呢?

郎:刚开始的时候其实是懵的。上面让干啥我们就干啥,搬桌子搬椅子,乱七八糟的这些事儿。到后来就开始做一些戏的排演、创作,然后逐渐地开始组织这种相对说大型一点的演出,比如说是一个小时的晚会,这个晚会有七八个小作品这种,然后很自豪,“我们可以搞这么大的活动”,然后再开始排我们的第1个长剧,就是《恋爱的犀牛》。对,好像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排过这个戏,我们也是。当时排完了以后在学校里面是空前的轰动,我们学校有个剧场,大概有1200座,站满了,估计那一天进去了将近1500人,过道上都站满了人。当然,因为没有门票,不售票嘛。大家一嚷嚷,“哎呀,这个东西好有意思,都过来看一看。”反响还不错,当然那个时候的技术手段都是比较粗糙的,但是又是因为和校园联系的比较紧密,所以说里面有一些桥段更会和我们学生有关联,所以大家都特别喜欢,然后就都特别期待说我们下一个作品是什么?

也是因为这样的一系列事吧,然后和其他高校的伙伴也建立了连接,才发现,“噢,原来其他学校他们在那么去做戏啊”或者等等。我觉得那是一个挺美好的时期。我相信任何一个高校剧社的同学,他们在高校里面都会遇到这样的一个美好的时期,有哭的,有笑的,就是各种美好的记忆都在里面。

A:郎导这个是月亮化石剧团,当时你进去的时候它是成立了多久?

郎:刚刚成立。所以我进去了以后,我也问当时的我们负责人,说“我又不会演,我演的又特别差,你为什么就把我招进去了?”然后他就说因为男生少。招了50多个人,只有7个男生。

树:需要有人搬桌子搬椅子。

郎:对,对,纯属意外。

素人怎么改造自己的气质(素人如何成长为戏剧人)(6)

郎剑飞导演(左)在讲戏

树:不过您刚提到《恋爱的犀牛》,我觉得特别有意思,您看乌镇戏剧节这几个发起人,孟京辉导演的代表作是《恋爱的犀牛》,这至少算他的代表作之一对吧;然后赖声川导演的代表作,《暗恋桃花源》肯定算之一,然后我也看过大大小小一些校园剧团的演出,发现大家特别爱用这两部剧,就各种挂钩,包括这几天我在看的青年竞演,我也发现大家特别爱用这两部戏的元素,比如说用一个《暗恋桃花源》的音乐,或者用一些《暗恋桃花源》的台词,包括《恋爱的犀牛》的台词。如果有人统计的话,这可能是全国高校剧团使用率极高的两个剧。

郎:孟导的《恋爱的犀牛》被称之为高校戏剧圣经,是个高校剧社没有排过,就好像这个剧社不行啊。

然后《暗恋》也是,不排这个戏你怎么称之为剧社呢?

我们剧社叫月亮化石剧团,也是排过很多次,真的排过很多次这两部剧。大家非常喜欢嘛,讲爱情的,哪个青春没有爱情呢?这种青春爱情的悲伤就被浓缩在《恋爱的犀牛》里面。《暗恋》也是。这种我们可以遥想到,我们流失的,这种最美好的爱情,在若干年以后也许是一段美好的记忆,这个挺触动年轻人的心的,再加上那一段桃花源的也太搞笑了,欢笑和爱情是一个年轻人或者大学生活里不能缺少的东西,对,所以我觉得这两部戏尤其受校园剧社欢迎特别合乎常理。

素人怎么改造自己的气质(素人如何成长为戏剧人)(7)

段奕宏主演版《恋爱的犀牛》剧照

素人怎么改造自己的气质(素人如何成长为戏剧人)(8)

02

校园剧社遇到的技术难点必然是有,但是总能去解决和克服

树:我觉得校园剧社存在一个挑战,首先剧团的成员肯定是各个系的都有,然后大家的基础也参差不齐,而其实做戏本身不管是从表演、导演、编剧这三大主要的行当还是说其他的,比如说灯光舞美这些,都是需要很强的专业的,我不知道大家怎么样弥补这个差距,怎么样让自己变得更专业?剧团有没有相应的指导老师?有没有学长学姐指导之类的?

郎:据我了解,几乎所有的剧社或者剧团都有指导老师,但几乎绝大部分的指导老师都不会去管他们,也有少数的剧社有老师会去跟着他们一块去走,一块去创作,对于更多的剧社而言,是学长学姐带着学弟学妹在往前一步一步的滚动。那就特别艰难了,因为可持续性特别地弱,一旦某个学长或者学姐彼此打个架,不理他们了,他们就得自己单干了,要从零开始。确实非常的艰难。

素人怎么改造自己的气质(素人如何成长为戏剧人)(9)

【江湖戏班】组织的读剧活动

树:大家如何克服艰难?

郎:靠着一股心气吧,“我就是要弄这个事儿,没别的办法。”因为它也不是盈利的,对不对?所以说技术难点必然是有,但是总能去解决和克服。而且像你一开始就说的,戏剧其实离生活是最近的,或者说他和其他的艺术不一样的地方,它的门槛比其他的要低,但是它的出口,或者说它的另一个门槛,它另一端的门槛其实又要高,因为它直接就上升到哲学的层面上。

所以说所有人都可以来介入,所有人都可以继续往前去走,而这是一个极难达到顶峰的艺术门类。那么普通的高校剧社的同学就可以用最简单的形式来去做。

刚你提到的编剧、导演、表演,这个是其中的一种创作模式,还有很多其他的创作模式,都可以用到高校的剧社里。比如说我现在在我们学校的剧社里面就采用了一种集体创作的方式。这种集体创作不是以一个剧本作为文学载体,它可能是一首诗或者一篇散文,通过对诗和散文的解读,然后再进行集体创作。相应配套的会有一系列的这种表演训练的方法和方式。

素人怎么改造自己的气质(素人如何成长为戏剧人)(10)

2010年五一期间在中南民大办的表演研修营

我会让我们的同学,除了到乌镇戏剧节这样的一个特别好的一个地方之外,还会让他找到机会就去参加各类的工作坊。因为不同的导演、不同的体系产生出来的这种表演训练方式,都会对表演有极大的触动作用。从美国回来的也好,从日本回来的也好,或者说从香港那边过来的,他们这些工作坊,我会推着我们的学生过去参加,参加完了以后他再直接分享到他的学弟学妹们。

在我们剧团里面有一个机制,就是每个周末会有3-4个小时的,我们称之为表演训练营,表演训练营会设计一些教程。比如我们这次来乌镇的一个小伙伴,他学完回去了以后,他会去做乌镇的训练的分享会,用这样的方式来去把这个东西一点一滴的传过去。这些分享的工作坊多数是偏向于肢体或者说是表演训练的,不会是一个类似于讲座的东西,它会让更多人来参与。

我们会把这个东西做记录。我们有一个月亮化石剧团手册,这个手册里面就会有各个岗位的这种工作方式、工作方法在里面。比如说我们的舞台监督会去列什么东西在淘宝上买,什么东西到旁边的小店上去买,大概是多少钱,会有一个简单的列表。这样他看到这个东西以后,他就会知道我参与到一个剧组了以后,我可以怎么样迅速的去寻找各个方向的这个东西,因为他可能要负责服装、化妆、道具,甚至还有制作这一块。靠这些东西来做一些传承。

其他的高校剧社他们更多的是口口相传,但是这个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说要笔来去记录下来。

素人怎么改造自己的气质(素人如何成长为戏剧人)(11)

在武汉173艺术空间举办的江湖戏班第二十三期戏剧工坊(即表演训练营),左一为郎剑飞

树:在您是学生的时候,工作坊多吗?

郎:没有。不光是工作坊不多了,书都很少。当时剧场里面是没有戏的。我们在武汉,剧场里是看不到戏的,整个四年我才看了一次现场,当然这是在武汉,在北京的话就看过好多次。为什么《恋爱的犀牛》称为圣经?因为我们托朋友从北京带来了一套光碟,就是孟京辉的那一套,除了《恋爱的犀牛》,还有《我爱XXX》《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还有一个啥来着,反正就把那个天天看反复看。当时还有表演工作坊的一套碟子。好贵重,大家是凑的钱,一个人凑几块钱的买了一套,我记得好像百来块钱,这样凑出来一套作为传家宝一样的。是这样过来的。

那个时期我在图书馆里面借跟戏剧有关的书,除了像《雷雨》《茶馆》,曹禺的这种剧本这样的,其他几乎没有,但《雷雨》《茶馆》这种东西其实我们当时或多或少是有一些抵触心理。“这种老玩意儿谁看?”

我记得我当时借到的唯一一本和戏有关的叫《先锋戏剧档案》,就是孟京辉出的那个书,当时看了以后说,“哇,太牛逼了!”

树:我这几天就在感慨,我看到,就在青年竞演单元、嘉年华,很多都是在校大学生在参加,包括志愿者很多也是大学生。他们现在赶上了一个比较好的时代,在校期间就可以接触到这么多。另一方面现在的确是全国各地到处都在开表演工作坊,只要你有钱、有时间,有非常强烈的意愿,就可以接触到这一块。而且我们后浪剧场也出了这么多的表演书、戏剧书是吧?都是一个很好的接触。现在网上有很多教程,上B站就可以看一些买不起票的话剧。

素人怎么改造自己的气质(素人如何成长为戏剧人)(12)

某年【江湖戏班】在乌镇戏剧节的合影

郎:我觉得这两年出现的我觉得特让我兴奋和欣慰的几个东西,乌镇戏剧节就不说了,第一次打开了,也不叫打开了,就是我所有曾经在书上看到的,这些理论也好,这种戏剧生态也好,戏剧形态也好,我在乌镇看到活的了。包括傩戏,我看了好多傩戏,我特别喜欢。

第二个就是咱们后浪做了这么一件事情。最初我认为后浪就是搞电影的,其实出的一系列电影书我看了不少,包括摄影的摄像的都看了不少,现在(后浪)又触及了戏剧,这真是太棒的一件事了。

第三个我特别想说的另外一个媒体,B站,太牛逼了,所有我们想看的(几乎都能找到),或者说我们经常能在里面发现意外的宝藏。真的宝藏,甚至那种三四十年代五六十年的电影,我们都可以挖得到。想要看什么,你就去B站看。B站它是一个资源,它背后代表了新生代面对世界的一种方式,就是不断的学习,这是我觉得它特别牛逼的一个点,但是它本身给了一个二次元的假象给我们,这是很唬人的。

树:我在B站里头还看到一些,比如说老舍先生生前讲话的纪录片,你就可以听听老舍的声音,包括溥仪讲话的声音,一听,诶,这哪像皇帝,像一北京大爷。

郎:让我们遇到更真实的世界,或者说了解更真实的历史。

树:一个是历史的资料,一个是国外大量的资源。

素人怎么改造自己的气质(素人如何成长为戏剧人)(13)

03

离开戏剧又回到戏剧,从一个校园进入另一个校园

A:郎导在毕业之后是继续在做戏剧相关的,还是说回到自己的本专业做电方面的工作?

郎:我和其他所有的懵懂少年一样,一毕业了以后就离开戏剧了。

毕业后当一个老师,教微机原理、线性代数、高等数学,然后家电维修与维护,还有什么来着?反正就这一类的课,对,还有单片机。

这课上了两年吧。因为我去的是一个中专和大专合在一起的技校,所以说学生的底子比较差,也比较顽劣吧,于是在那个期间我重新认识了人和学习到底是个什么关系,重新认识了我们的专业和我们的社会的是怎样连接的,也重新认识了教育。

我在那个期间就和我们教研室的几个老师排了一个戏,当年是中国大学生戏剧节的其中一个剧目,叫《我弱智我无罪》,就是讲美军在某地枪杀当地的平民,然后被出了一个证明,说他是一个精神有障碍的人,所以他无罪释放,大概是这样的一个情节。

我们和老师排完、演完了以后,学生的反响特别的好!但是让我们感触更深的是我们当时的校长,他说“你们演这些东西,学生看不懂的,你不要再去搞这种东西了”,我们老师就非常气愤。因为所有学生就说老师你演得真好,后面还分享很多心得。那个时候我就重新理解了戏剧和教育的关系,开始不一样了,也基本上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不断地再回头去找戏,因为当老师那是在另外一个城市,当地(比武汉)更匮乏。后来机缘巧合,我回到了武汉。我原来的学校有同学问我要不要回来一下,我说那我回来吧。

回来其实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我想继续通过咱们社团来去排一些戏,这个时候大概能够明白我和戏的关系是怎样的,大概的明白,其实还没有很清楚,也是一个模糊的状态。

直到在这个学校里排了三四年戏以后,我才知道原来戏剧和我的生命是这样的一个关系,然后我就创立了【江湖戏班】。

素人怎么改造自己的气质(素人如何成长为戏剧人)(14)

【江湖戏班】在排练

树:这个我得追问一下,您刚提到说刚毕业那段时间对人和学习的关系,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就这个可以更详细的分享一下吗?

郎:我觉得包括现在的大学,我不能说所有的大学,但是很多大学其实都是在培养技能的,而不是培养人。

像我们这种工科类的学校,而且是一个技校,95%的上了高中,剩下5%里面有95%,可能上了一些比较好一点的这种学校,我们基本上是倒数第一这样,这些孩子他来了以后,他在干嘛?学不懂的。比如物理,初中物理都搞不过去,你怎么去学电?讲不清楚,讲不明白的,但是学生他要成长,他今后要怎么办?然后学生里面这种打架,各种乱七八糟的事件,我就不详细说了,很让我心里难受。

我也会跟一些学生在私下聊,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是绝望的,“我什么都不会”,然后家长也不懂,“我怎么办?我出去了以后我就是打工呗,赚打工钱。”我说你这样去打工的话,你可能一辈子就是这样的,还会有别的办法吗?有一些他们会说自己有别的办法。我排完那个戏以后,有个学生来说,我突然觉着我们不能只是为了这些技能,我们也应该关注一下那些不公平的事情。因为他们自己一直就遇到了太多不公平的事情,他不知道该怎么办。

通过戏剧,我说我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了解这个社会,我们要了解整个社会的机制是什么。我突然之间发现,其实我不是在教他们技能,我是在教他们如何走入这个社会。我觉得学校应该是在做这样一件事情,教学生怎么样和社会更好地契合,怎么样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他们做一些负罪的事情的时候,其实是很难受的,虽然他们表面上嘻嘻哈哈,甚至他们会去打老师,会把尿泼在老师的头上,会做出这么恶劣的事情,是因为他们曾经经历过这个老师对他们的不公,这一切都是有根源的。

素人怎么改造自己的气质(素人如何成长为戏剧人)(15)

【江湖戏班】排练之余

排戏的时候,我们对戏里每个人的每一个行为都会有重新的分析理解,在心理层面上也好,在社会层面上也好,都会去进行解读,我们在解读的过程才了解原来这个人做出这样的事情,是因为这个。这个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或者说是自我被教育的一个过程。

我一直跟所有人说,戏剧到后来对我来说是一个工具,是一个去解决人和世界之间问题的工具,人和人之间问题的一个工具。我每次不是在做一个艺术作品。当我们身心里面有很多的不平衡,当然也有喜悦啊,任何的一个情感,你通过戏剧再去经历过一遍了以后,你会觉得这个世界特别的温和,特别的博大,你会觉得更有力量,会通过戏剧这个媒介来去影响身边的这些人,有一个自我成长感和满足感。

我觉得人有他的独立性,他才能够称之为一个人。这是对我触动特别大的。我在学校里面做戏剧的时候,我最在乎的不是学生演的好不好,我最在乎的是他是不是在独立思考。

素人怎么改造自己的气质(素人如何成长为戏剧人)(16)

《呐 》剧照

素人怎么改造自己的气质(素人如何成长为戏剧人)(17)

04

【江湖戏班】的江湖十年

树:等于您现在这种非常强烈的热情,在学校剧团的这方面的工作已经没有办法去承载您的个人的巨大的热情了,所以您成立了【江湖戏班】?

郎:这是你的理解,其实我觉得好像也是哈哈。我觉得不仅于此。因为学生是像一块海绵一样在不断地吸纳的,我没有办法给他那么广博的知识,我给不了,但是我可以给他一个工具,让他能够更好的去吸纳更多的知识。

这个知识它不是我们学校里的那些课程,不仅仅是。包括原来我在上课的时候,虽然我们讲的是电,但是我或多或少会把它和我们的生活连接在一块。比如说讲二进制的时候就会讲交通灯,交通灯有的时候跟二进制非常的像,车流动的时候就是1,车停止的时候就是0。走出来去做【江湖戏班】,其实我是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去接触戏剧和教育。

对,教育也是很重要的一块。【江湖戏班其实更准确地说应该是独立戏剧团体,你的成员可以是职业的,也可以是非职业的,可以是上台去演戏的,也可以是去做与之相关的,比如说教育戏剧,通过戏剧的这种形式去完成教育的功能和属性。那么教育可能已经不仅仅是语数外这样的东西了,当然也可以包含,还可以是任何一个你可以去接触到的未知的领域。

江湖戏班为了适应社会环境,遵循咱们国家的法律法规也做了很多的事情,比如说成立了公司,除了申请营业执照之外,还申请了演出经营许可证,我们把所有东西都做好,就是为了打通渠道,让更多的人能够和戏剧紧密的联接。

素人怎么改造自己的气质(素人如何成长为戏剧人)(18)

【江湖戏班】读剧活动,吸引了很多人

A:【江湖戏班】是2009年成立的,今年刚好10周年?这10年它的一个发展和变化是怎样的?因为校园剧社一定存在流失,或者说有各种的限制,所以郎导才会说要创立一个不同于校园剧社的团体。那么这样一个新的团体它跟之前有什么不同?他有什么优点?它现在发展的情况能不能大概的讲一讲?

郎:没什么好吹的哈哈哈,最大的不同就是【江湖戏班】挺佛系的,大家一块想排戏,我们就排戏;想一块做剧本朗读,我们就做剧本朗读;然后大家都散了,我们就停下来,就啥事也不干。【江湖戏班】早期的时候,我记得是每个月做两期工作坊,就是一个下午这样。做了有一年多将近一年半的时间,做了六七十期。期间也会到其它的城市,给其的城市的戏剧爱好者做工作坊,有关于表演有关于创作的,也排了一些原创的剧目。那个时候主体是学生,偶尔有几个已经工作了一块在玩的,大概持续了三年,然后毕业的毕业了,工作岗位调离的调离了,成员散布在全球各地。

还真是,因为有好几个伙伴出国留学了。当时身边没什么人了,就我一个人。正好学校里面也有任务,要排个大戏,得,正好,好聚好散,我就去搞单位的任务去了,【江湖戏班】就停了两年。停两年,把劲缓过来了以后,这些人回来了,就是回国了。

素人怎么改造自己的气质(素人如何成长为戏剧人)(19)

【江湖戏班】某次演出完后,成员们聚餐

一直在聚集,在各个城市又聚集在一块了。16年的时候我又有一次创作冲动,排了一个戏,叫《呐 》。招了几十个人,四五十个人。这个戏是根据鲁迅《呐喊》文集进行创作的,把“喊”字去掉,因为我觉得在那个作品里面很多东西是喊不出来的,只有深深的一口气抑郁在胸。

创作这样一个作品,然后来到了乌镇戏剧节,观众们还是蛮推崇的,很喜欢我们,突然间火了,有一点这种感觉,我也没有想过说火了以后怎么样,我也不太想这个事儿。之后去了各个戏剧节,比如蓬蒿剧场的南锣鼓巷戏剧节。这个时候,原来的伙伴看到我们来北京演了,好开心,凑到一块说,要不我们北京也继续吧?然后他们帮我们张罗着在北京招演员,招了演员在南锣鼓巷演完了以后,他们说我们留下这些人继续来去做一件事情,北京就有了【江湖戏班】的……

素人怎么改造自己的气质(素人如何成长为戏剧人)(20)

《呐 》受邀参加第二届老舍戏剧节

树:分部?

郎:大家都这么说,但是我一直认为其实是没有主次的,大家都是平等的关系,因为每个城市它可能去做这件事的方式都各不一样。我主要就是排戏,然后现在发现原来不光是主要排戏,而且是向各个城市输出人。

树:感觉这是一个什么秘密组织,先把大家分散到全球,让大家在全球打基础,打好了基础,小部队就都聚集起来了。

郎:对,但这一切都是没有计划的,没有安排过的,就是很佛系的。

素人怎么改造自己的气质(素人如何成长为戏剧人)(21)

热心观众灵魂手绘

A:我们聊天的时候就会说,郎导在武汉培养了很多人,后来散到了全球各地,这些人比方说在北京聚集,在上海聚集,在广州聚集,【江湖戏班】就在各地都有了新的舵口,然后发现武汉没人了!郎导这一波输血的能力还在继续,还在为我们源源不断地寻找新的伙伴。

郎:对,武汉现在处于最尴尬的青黄不接的一个状态,只有几个人在。不止几个,还是有十好几个的,而且每个小伙伴都有他特别擅长一块,特别厉害的一块。北京的话也是不断的壮大,比如说这次来嘉年华的北京的伙伴,我在来的前一天一个都不认识,一个个重新认识。

当然【江湖戏班】的伙伴能走在一块,我觉得是有一种气场吧,这种场是一种非常舒适的,是非常温和的,大家对知识的渴望,对戏剧的渴望是非常一致的,不管你是学了多少年,或者说你是从头开始,对戏剧的这种热忱是非常统一的,而且我觉得没有鄙视链。

没有鄙视链我觉得最好的,我最反感这个瞧不起那个,其实唯一瞧不起的可能就是对戏不真诚的人,打了戏剧的幌子也不知道在干些啥。真诚很重要,我觉得【江湖戏班】的每个伙伴彼此都是很真诚的。

树:我来追问一个问题。不要说再回到武汉了,我想在北京上海搞戏剧也挺艰难的,这十年的时间在武汉是怎样聚集起这么多人的?在一个聚集起来以后,大家怎么样让它继续运转,而且还要保证生存?因为您刚也介绍这个戏班它不是一份工作,它应该是大家用业余时间去做的,对吗?

郎:也有人就是工作,比如我。武汉的伙伴也是正在为我们的第十年留下点什么。我们可能会有2-3个人开始正式的全职工作,这是非常有必要的,要不然始终是一个过度松散的状态,我们很难去表达我们对戏剧的真诚。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创作作品的时候,还是需要花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

因为有的时候为了工作,可能时间就没了,那么我们怎么样既有时间,然后又饿不死?我们都不能说过得多好,饿不死,大家其实就这个诉求,饿不死就行。我们正在尝试着解决,期待后续能够解决掉。伙伴们是怎么样的状态和戏剧连接的,我觉得都OK的。有的可能周末跟大家伙一块读一个剧本,这是OK的,也有可能就是每个月去做一个为期一天或者两天的工作坊,这也是OK的。

素人怎么改造自己的气质(素人如何成长为戏剧人)(22)

【江湖戏班】成员在山东潍坊牟家村乡村戏剧节

树:这个工作坊一般谁做?

郎:谁来都可以,只要你想来去做。当然我们也不会说我啥都不明白,我就带大家,他自己也不会这么去做。

比如说汪莘和丽塔,他们就会去带一些工作坊;比如说李克坦,李克坦他是参加了很多工作坊,他会把这些东西分享给大家;我也会去带一些,我比他们可能更杂一点。也可能因为带的多了,所以对工作坊的理解跟他们也不太一样。

然后还有很多的伙伴,时间闲下来话也会去参加其他人的工作坊,不会说是你腕大我就来,腕儿小就不,只要有机会他就会去学。学完了以后如果他有一些感受,比如说这个工作坊可能没有预期的那么好,我们也会来分析为什么会不好。我们如果要再做的话,怎么样去做一些调整和改进,然后让我们自己内部的伙伴在成长过程中能够舒适一些。

在这一点上面,我觉得我是受到欧丁剧团的影响,他们整个的机制是来的每一个人会和大家分享他的创作方法、训练方法,然后大家整个的融合在一块,再来进行相应的创作,这个逻辑是特别好的,它始终让你整个团队的每一个成员在向前滚动和进步,哪怕时间少没有关系,他总是在向前的。

A:前段时间我看李克坦、大雄他们还跟着成璧卿去广州的一个村子吧,做一个工作坊,然后邀请一些朋友去看他们最后呈现的演出。我觉得他们这种状态其实就特别好。成璧卿她也是欧丁剧团学习回来的,她可能也用了那边所学到的一些方法,就大家每天互相的分享,从每个人的身上去学习东西。

素人怎么改造自己的气质(素人如何成长为戏剧人)(23)

铃木忠志训练营 ,【江湖戏班】成员李克坦参与了这个训练营

郎:对,像思达,也是我们的创始人之一,她也是在欧丁剧团学了不少,现在在台北研修戏剧。我们好像有这样的一个习惯或者特质来去做这样的一件事情。

之前也去村里面做驻地创作。在山东济南方峪村,40天。除了自己做训练之外,也会去跟凌云焰的朋友们一块去学习。他们做训练的时候我们跟着一块。我们叫偷师吧。

A:而且我们是光明正大的偷师,我们特地找到了李凝导演,问他你们每天训练的这些东西可不可以教我们一下?李凝导演他也比较乐于分享,就把我们带过去,到田野间教我们他的那些人与自然结合的凌云十八式。

素人怎么改造自己的气质(素人如何成长为戏剧人)(24)

方峪ART艺术节·【江湖戏班】《遗失》剧照

郎:这些东西都特别好,我们在过程中可能不会使用所谓的某一种体系,但是这些所有东西会对我们个体对表演的认识产生极大的催化作用。包括后来我和秀柔去日本跟着10个老师,不同的老师,有现代舞的,有能剧的,还有做影像的……

树:感觉学习已经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了,对吧?

郎:嗯,是非常愉快的,重点是非常愉快。而且我觉得好的学习方式是没有感知的,就在娱乐,在玩的过程中完成的,教育戏剧其实就是这个过程。好像我在看一个戏,或者说做游戏,就在过程中就流淌进来。

8月份我们做了一个教育戏剧的活动,通过活动过程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然后让他们知道怎么样叫分享,怎么样叫共同协作,我们从来没有用这个词——分享和共同协作,可是经历整个的游戏,孩子就意识到我一个人去做一件事情完不成,我必须要和小伙伴一块,而且他还要去关注小伙伴,要共同地去做这一个动作。这是潜意识的一个催化和教育的过程,这也是我希望在未来的时间段里面要去推动和做的一件事情。

因为它是面向所有人的,它不需要你有专业的技能和技巧,不需要的。

素人怎么改造自己的气质(素人如何成长为戏剧人)(25)

【江湖戏班】和金地集团合作的儿童剧

树:您在做【江湖戏班】这10年时间里头,应该也会跟其他城市的不同的这种团体有交往,这个过程中有没有观察或学习到什么?

郎:我还是想再明确一下,虽然【江湖戏班】成立10年,但是【江湖戏班】的历程,我觉得是完全没有10年的,真正历程可能要扣出去几年,因为那几年停下来了。这个过程中我们接触了国内很多的非职业戏剧团体,或者说民营戏剧团体,一直在学习。即使我去当导师去带工作坊,我们也会在学员身上去学习。这个过程,其实没有很强烈的意识,但确实给我很多对我有影响的信息,这个过程我觉得不是一个很特殊的状况,因为它是持续的。包括我今天走进来,我们在这聊天,我也学习了很多新东西。大大小小都会有,不会说是专门的,我要坐在这,第一章——序论,一个字一个字来,这不是学习。所有的学习都是碎片的,无处不在。

素人怎么改造自己的气质(素人如何成长为戏剧人)(26)

方峪ART艺术节第二日,丁一滕、【江湖戏班】郎剑飞、张枢、爪马剧社的胡熠,在古村古井旁共话戏剧

这些年和很多团体有交流,而且我觉得以后可能会有更多连接,或者说是结合。因为我的学科背景吧,我是工科的,我更希望【江湖戏班】是一种互联网式的,或者说是一种,互联网可能都可能没有那么准确,更多是一个网络式的,它是一个线下的一个网络式的连接,而且连接的节点和形式有很多的状态。

这个节点可能就是【江湖戏班】的每一个成员,比如说Ace,也许【江湖戏班】和后浪后续会有更多的一些合作,做出一些对社会来说,或者对戏剧来说更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

比如说我们和王梓。我们把王梓请到了武汉来演出,因为他演的是默剧,我就跟我们当地残联联系,让听力有障碍的人士过来看这个戏。他们中的很多人是第一次进剧场,看得很开心。这样的话又产生了新的连接。前两天我们和残联的老师对接,然后我们进到了一个残疾人学校里面,做类似于教育戏剧的一个课程,我不能认为它完全是,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伙伴他对人有了新的认识,他又有更明确的一个方向,说我们要去解决所有和人相关的一些事情,我觉得这个连接是OK的。

素人怎么改造自己的气质(素人如何成长为戏剧人)(27)

素人怎么改造自己的气质(素人如何成长为戏剧人)(28)

【江湖戏班】邀请王梓来武汉演出《没有才华的我》现场

这是我觉得【江湖戏班】要去做的事情,用戏剧这个载体去和生活的任何一个层面的事情相连接。这个可以理解为网络式的吧?

参与了聋协项目的小伙伴回头去和听力没有障碍的孩子上课的时候,给的东西又不一样,这种不同催生出他创作新作品的欲望,因为他的感触太多了。

所有的东西一旦连接了,他就不断的会生成更多的戏剧,像整个戏剧生态里的枝芽。一切都有可能。这个是【江湖戏班】。【江湖戏班】不单纯的是一个排出作品的这么一个团体。

A:之前请聋协的朋友去看王梓的戏,这个事情其实也给我很多的感触,包括当天我也有朋友在朋友圈发了一条信息,说今天让我最感动的事情就是这个,然后我一看截图,我们公号的文章,其实这些东西大家能够感觉得到,我们对于自己肯定是要有自爱,然后对于身边的人,对这个社会也要有一定的观照。

郎:我们不会强硬地去做公益,绝对不会强硬地做公益,但是只要有契机,我一定会去做。

就是在这个项目上我挺后悔的一件事情,你知道是什么吗?是我没有找他们售票。我觉得下一次再碰到这个事情,我一定会让他们买票,但是可能只有一块钱。因为如果免费给的话,可能就已经是在把他们特殊对待,对,所以我说我就是给你们打折,因为跟你们团体好,给你们打一块钱的票。在这个过程中我会不断的把这个事情做得更准确一点。

素人怎么改造自己的气质(素人如何成长为戏剧人)(29)

05

我们和戏剧的距离

树:因为咱们这期节目是在乌镇录的。我觉得挺有意思的。

这里基本上走哪都排队,买吃的排队,看青年竞演单元的戏要排特别长的队,要去参加一个小镇对话或者参加子夜朗读会,也是有巨长的队。我就看着这些队伍里头这么多人,至少你在乌镇戏剧节期间会发现,其实喜欢戏剧的人还真的是蛮多的。何况今天也不是一个周末,是一个工作日,是一个上学的日子,还能有这么多人,我觉得蛮难得的。

咱们扣回最开始我在前面铺的话题“我们和戏剧的距离”,其实我们会发现只要你真的有兴趣、有意愿去往这个方向走,比如说去参加剧本朗读,去参加工作坊、参加戏剧节,去加入某一个戏剧团体、参加校园剧社,可能都是我们接近戏剧的一种方式。

但它不是目的,它的目的可能就是像郎导说的,是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然后处理好自己和世界的关系,活得更快乐、安心,找到一种最好的方法。

素人怎么改造自己的气质(素人如何成长为戏剧人)(30)

后浪剧场vol.201

素人如何成长为戏剧人

主播丨小树、Ace

嘉宾丨郎剑飞

剪辑丨大卫

封面丨咩咩

文字整理 | 百元

结语:

在很多人眼里,自己离戏剧很远,就算可以买票看戏,却离做戏很遥远,但其实戏剧就在我们身边。一个素人要想成为戏剧人有很多种方法:比如读表演书,戏剧书比如去剧场看戏(甚至在网络看视频)比如参加剧本朗读或者讲座、分享会比如参加表演、戏剧类工作坊比如参加校园剧社、民间剧团等等,等等重要的是,当有了一个念头,你勇于行动在行动中学习,在学习中遇见同好对于戏剧人来说,戏剧让人相遇,也让人快乐这乐趣不仅来来自台前,更来自幕后所以,请不要犹豫,走近戏剧,你会享受其中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