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出汗的三种表现(身体这5个部位异常出汗要小心)

夏季天气炎热,非常容易出汗。出汗是人体调节体温的正常功能和方式。如果在炎热、运动、紧张时出汗,是正常情况且不需治疗。

但如果一紧张、激动,甚至平静而凉爽时仍有过多的汗液产生,则说明身体出现问题了

身体出汗的三种表现(身体这5个部位异常出汗要小心)(1)

中医认为,人体不同部位出汗,反映脏腑问题各有不同。只有针对性调理,才能事半功倍。

哪些部位出汗异常代表身体出问题了?夏季出汗多又应该怎么办呢?别急,堂堂这就带你去了解一下!

哪些部位出汗异常代表身体出问题了?

1、额头出汗:阴虚阳盛

如果额头常常出汗,可能是肝阳上亢引起的。

通常情况下,人体精血或津液亏虚导致阴阳平衡失调,阳气失去制约而亢盛;阳亢又能够使阴液进一步亏损,互为因果。这类人群同时还伴有心烦易怒等症状。

身体出汗的三种表现(身体这5个部位异常出汗要小心)(2)

因此,建议在工作生活中,对非原则性问题,少与人争,以减少激怒;炎热夏季应注意避暑;饮食应保阴潜阳,宜清淡,少吃肥腻厚味、燥烈之品;起居应有规律,居住环境宜安静,睡前不要饮茶、锻炼和玩游戏。

2、鼻头出汗:肺气不足

这类人群日常还会有气喘吁吁、呼吸急促、抵抗力差、易感冒等症状。

如果有这种情况,建议可以每天用双手敲打双腿,并按压双腿的左右两侧,因为这是人体肺经分布的部位,通过敲打刺激,可起到调理肺经的作用

身体出汗的三种表现(身体这5个部位异常出汗要小心)(3)

3、胸口出汗:脾胃失和

脾胃不和除了表现为容易胸口出汗外,还经常有腹胀、呕吐、口臭、便秘,甚至是慢性胃肠炎的情况。

如果有上述情况,平时应少吃油腻、生冷、腌制的食物,多用大枣泡水喝,可以缓解症状

另外,脾喜欢燥,不喜欢湿;胃喜欢规律,讨厌刺激。所以,生活中要避免压力过大、太快节奏的生活,还要戒烟限酒、不要暴饮暴食、不可久坐不动。

身体出汗的三种表现(身体这5个部位异常出汗要小心)(4)

4、手心脚心出汗:血虚

有血虚症状的朋友除了手脚心爱出汗外,还有面色发黄、唇色淡而发白、头晕眼花、心悸多梦、手足发麻等症状,女性朋友还有月经量少、色淡的情况。

建议平时可以多吃一些猪肝、鸡心等动物内脏来补益气血,也可坚持艾灸或点按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对于调补气血不足有很好的作用。

身体出汗的三种表现(身体这5个部位异常出汗要小心)(5)

5、背部出汗:阴阳虚弱

中医认为,后背大量出汗,说明阳气不固、阳气虚

建议平时可多晒背,天气好的情况下,利用中午在阳光下散步30分钟;中药调理可服用玉屏风散来益气、固表、止汗;保证充足睡眠,饮食要丰富、有营养,以滋阴补阳为主,还可以早晚做15分钟瑜伽冥想。

夏季出汗多怎么办?

身体出汗的三种表现(身体这5个部位异常出汗要小心)(6)

1、要穿得凉爽一些

在夏季要选择松软纯棉宽松的衣服,比如棉质衣服可以吸汗,并且能够让凉爽的空气传到体内,市面上的一些人造纤维、尼龙都不利于通风和吸汗,尽量不要选购。

2、使用清爽沐浴露

夏季洗澡可以有效的清洁身体,抑制排汗的发生,最好是每天都要洗澡,洗澡时选择清爽型的沐浴露,不仅可以有效的祛除体外的污垢,同时也可以清除汗水,给身体带来凉爽,减少排汗量。

给孩子洗澡时要使用专门的专用儿童专用的沐浴露。

3、可以适当使用止汗产品

可以在出汗多的部位比如颈部、腋下、腋窝、脚掌等使用止汗剂,但是不能全身使用,也不能经常性的使用。

4、中医按摩的方法

用大拇指的手指腹用力的顺时针按摩合谷穴,等到有酸痛时再停一会继续按,如此反复十次左右,合谷穴在手虎口往里三公分的地方。

再用拇指指腹顺时针按摩复溜穴五分钟,直到感觉到酸痛感为止,腹溜血是在跟腱后缘以及与足内踝尖中间向上三横指处。抽空就要进行按摩,坚持一个星期就可以看到效果。

5、为身体补充维生素

夏季出汗多的时候要为身体补充大量的维生素,身体的排汗量大会导致水溶性的维生素大量的排出,缺乏维生素会导致人体出现紊乱,比如缺乏维生素a时会导致干眼病和夜盲症。

身体出汗的三种表现(身体这5个部位异常出汗要小心)(7)

6、多为身体补钙

大量出汗时也会导致体内大量的钙流失,缺钙会引起全身乏力、疲劳、腰酸背痛,让老人容易发生骨质疏松或者骨质增生,可以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比如奶制品、牛奶、豆腐、黑豆、黄豆、虾皮、海米、蘑菇、香菇、木耳、紫菜

7、可以服用甘麦大枣汤

需要30克浮小麦,五克甘草,十克大枣一起煮水喝,有利于安心宁神、除热止汗,适合于所有的人群。

转发提醒身边人!

内容来源:人民网、家庭医生在线、西安晚报、CCTV生活圈等

若有版权纠纷,请及时联系后台小编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