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讲论语全集(看学霸怎样做到闻一以知十)

写在前面:这是开始读《论语》后找到的第二本入门书籍。因为中间隔着一个暑假,这篇读书笔记完成了一半便搁置下来。现在假期即将结束,假期前没做完的事情也要继续做起来。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喜欢读论语?论语里面到底包含了什么有趣的内容?《樊登讲论语》这套书,给我们做出了一个非常全面的展示。相信你翻阅完这本书之后,也会对《论语》中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讨论话题的无所不包感到叹为观止。

樊登讲论语全集(看学霸怎样做到闻一以知十)(1)

为什么选择这本书?

《论语》中有一章是关于子贡和孔子对颜回评价的对话——“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即,一般人听到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而颜回听到一件事,可以推演知道十件事。这正是孔子最为欣赏和推崇的学习态度。在拥有四千万粉丝的讲书大咖樊登看来,我们读书学习过程中,最需要的就是这种建立连接的能力。《樊登讲论语》这本书以论语为红线,串联起了作者在讲书生涯中相关的数十本心理学、社会学等书籍的主要观点,真正体现了孔子提倡的“闻一知十”的学习方法。

在樊登看来,读书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是认识和了解;第二层是思考和内化。很多人读书都只做到了第一层,或者介于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若要将所学得的知识消化吸收,变为己有,并且能够充分应用发挥的话,就必须经过思考的过程。所以,这本书,可以看作是樊登对《论语》的思考和内化的过程。全书分上下两册,各自选取了作者最有感触的论语片段进行了充分解读。

我们把它当作一本《论语》入门书籍,正是基于它非常好读,甚至可以说是浅显易懂,虽然看上去是一个大部头,有厚厚两本约一百多万字。过去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大概在樊登看来,有书中这几十句也足够写一本书了。相信作者是越写越多,越写越有话说。

樊登讲论语全集(看学霸怎样做到闻一以知十)(2)

关于本书

《论语》是樊登最喜欢的一本书,在自己过往的人生经历中,《论语》中的一些话语和精辟的见地,帮助他度过了很多艰难和迷茫的时刻。当作者回看过去再读《论语》时,发现一部《论语》,几乎能够解决我们生活中的一切烦恼,而我们当下遇到的各种痛苦,孔子早就解释清楚了。发现这一宝藏书籍之后,樊登自然迫不及待地想要分享给大家。

而最近几年,在樊登读书中推介过大量的西方心理学、现代脑科学等图书,在作者看来,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论语》中的观点进行了验证。所以《樊登讲论语》这本书,以《论语》中的文本为出发点和原点,将诸多现代书籍中的观点与《论语》中的论点,进行了完美结合。读起来会觉得,古人怎么能够如此智慧,在几千年前就道出了我们今天社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本质。这本由浅入深的《樊登讲论语》可以看作一本生活之书和答案之书,在对《论语》的解读过程中,重新认识我们在各个阶段所面临的人生重大议题。

本书特点

《樊登讲论语》既还原了《论语》本来的意思,又站在应用的角度讲透了《论语》。这是非常有创新有特点和富有挑战的一种尝试,一下子拉近了《论语》这本书和人们当下生活、工作、学习、创业、人际交往之间的关系。让《论语》不只是一本漂浮在云端的历史古籍,而是实实在在可以用来指导我们思考生活的本质和意义的经典。

本书的写作过程可谓非常认真,也都是基于大量严肃的学术著作研读编写而成, 结合了国学大师钱穆、南怀瑾、朱熹等解读《论语》的数十个版本,力求还原《论语》本色。书中的每一句解读,都结合了古今学者的观点和现在的科学理论,做到了既尊重《论语》的内涵,又能够帮助读者增加各种知识涵养。

樊登讲论语全集(看学霸怎样做到闻一以知十)(3)

作者认为,《论语》几乎能够解决我们生活中的一切烦恼。读《论语》,能够让我们真正理解自己作为中国人的性格底色,拥有文化自信心。这本书通过剖析字句和通俗有趣的释义让古文不再晦涩,让《论语》不再难懂;通过援引中外经典拓展读者的阅读面,让广大读者通过一部《论语》,就能读懂万世之书。

樊登讲论语全集(看学霸怎样做到闻一以知十)(4)

读一篇样章

以第一章为例,讲的是学而第一。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们恐怕很难将论语和一些耳熟能详的现代概念联系起来,例如“吾日三省吾身”和批判性思维,“温良恭俭让”和正向积累,“贫而乐道,富而好礼”和金钱观等等。在第一章中,作者通过选取的16句论语,讲到了微习惯、批判性思维、学习路径、正向积累、金钱馆、能力圈等等。虽然在豆瓣上有不少国学爱好者很质疑这种解读方式,但是更多的读者表达了接纳和赞许。

正是因为樊登大胆地联系、解读和推荐,才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到《论语》的宝贵。而这可能正是樊登最有创意的一个地方,他给我们展示了他眼中所认识的孔子,正如西方谚语讲的,一千个人有一千个莎士比亚,一千个中国人眼里,也会有一千个孔子。

那么,你眼中的孔子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一起读《论语》,来探索一下吧!

(注:本文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