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之死(诸葛家的另一个儿子)
原创
前面聊了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今天聊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前面说过, 诸葛瑾、诸葛亮兄弟两家两代人在三国政坛上的经历很有趣,诸葛亮为权臣,独断专行;诸葛瑾为重臣,却能力平平。到了第二代翻转过来,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为权臣,独揽朝纲;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为重臣,也能力平平。两代人都能够在各自所在的国家里呼风唤雨,也算是异常难得。
身世之谜
诸葛瞻,字思远,应是取高瞻远瞩之意,蕴含了诸葛亮对儿子的期望。诸葛瞻身世中有两个迷,却没多少人注意,很有意思。
第一个是母亲是谁?许多人不要说探究过这个问题,连想都没想过,理所当然地认为其母亲就是诸葛亮的妻子黄氏,某度上就是这么白纸黑字写的,但事实上,其母亲还真不是黄氏。
这要从其父诸葛亮娶妻的事情说起。诸葛亮是在隐居荆州隆中时娶襄阳名士黄承彦之女黄氏为妻,这件事在当时成为当地人的一个笑谈。
诸葛亮身高八尺(约1米86),是个伟岸俊朗的帅哥,而黄氏则如其父黄承彦所说是“黄头黑色”的丑女,唯一可以和诸葛亮匹配的是“才”,当地人因此嘲笑说“莫作孔明择妇,止得阿承丑女。”
而后世至今的诸葛亮粉儿们则对这个行为大加赞赏,认为是诸葛亮道德高尚的表现,不求外在美,只要心灵美。不同时代的人对同一事情的看法和见解大不相同,历史爱好者要注意这个现象,不然容易被带偏。
在本号《没事找事聊诸葛:不黑化,不神化》系列里曾聊到过诸葛亮隐居隆中时的精心布局谋划,其中就涉及到这段婚姻,认为这是一个政治婚姻,其目的是以此融入荆州上层社会,为自己的现实生活和将来发展布的一个局。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黄家及其背后的政治网络。黄氏家族是襄阳八大世族之一,黄承彦本身是荆州名士,其姻亲是襄阳最盛的世族蔡氏家族。蔡讽的姐姐嫁给太尉张温,长女嫁给黄承彦,小女在刘表妻子死后嫁给刘表。诸葛亮娶了黄氏,就和襄阳黄、蔡两大世族,和襄阳最高军政长官刘表建立起了姻亲关系,既保证了现实生活中的安稳,又为自己今后出仕留了条后路。(可参阅本号《没事找事聊诸葛:不黑化,不神化》系列)
因为对诸葛亮的尊崇景仰,民间对这个婚姻和黄氏有许多美化,为黄氏取了个美好的名字,黄月英。更神奇的是她不光有德有才,还懂机械制造,设计制作了木狗、木虎、木人等,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连弩等都是受其启发,在其帮助下完成的。甚至还有诸葛亮不离手的鹅毛扇是黄月英送的,上面写满了各种计策,诸葛亮就是照着上面写的计策学来的神机妙算。竟然还有黄月英善于料理家务,抚育孩子等等。
这些统统是传说,瞎编出来的。编这些故事的人其实很蠢,本想颂赞诸葛亮,反而贬低了诸葛亮,把诸葛亮变成了黄月英的傀儡。
诸葛亮和黄氏的婚姻生活是否美满,史无记载,不能妄说,但他们没有孩子确是事实。古人一般二十来岁甚至更早成亲,汉末男性成婚的平均年龄是15—17岁。诸葛亮二十七岁出山追随刘备打天下,就算诸葛亮晚婚,也应该在此之前,就算一年吧,二十六岁成婚,而诸葛亮得诸葛瞻这个儿子时,已经四十六岁。
诸葛亮与黄氏成婚二十年(应该是以上)没有生过一男半女,二十年后嘎嘣生下一个儿子来,是基因突变,还是吃了什么灵丹妙药,你会信吗?黄氏不能生育的原因是什么,是自身有病,还是诸葛亮嫌她太丑很少和她同房,不知道,反正就是没生育。
那么,诸葛瞻是诸葛亮和谁生的呢?从诸葛亮写给李严的一封信里发现一个秘密,诸葛亮纳了一个妾。这很正常,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古人十分看重这个问题,黄氏二十年不能生育,诸葛亮无法完成传宗接代的个人伦理、家族使命,就只好通过纳妾来解决,幸运的是诸葛亮四十多岁终于如愿以偿地得到个儿子,遗憾的则是非正妻所出。
第二个是诸葛瞻的家庭地位。诸葛亮长年无子,担心无人承继香火,就过继兄长诸葛瑾的二儿子诸葛乔为嫡子。诸葛乔原来字仲慎,所谓“仲”,就是老二。过继后诸葛亮将其字改为“伯松”,所谓“伯”,就是老大。
那么,诸葛瞻就只能是庶子,一是嫡子之位已被诸葛乔所占,二是他确实是妾生的。庶子是不能继承父亲的爵位和家业的。
所幸这个问题没有成为诸葛瞻的困惑和烦恼。这就要说到诸葛乔。
诸葛乔与哥哥诸葛恪都是吴国名人,诸葛乔才能不如诸葛恪,但性格比诸葛恪好。诸葛亮视其为己出,对他要求十分严格。228年,诸葛亮率兵进驻汉中,准备首次北伐,诸葛乔为驸马都尉,与丞相府记室霍弋(霍峻之子)一起参赞军务。
诸葛亮屯驻汉中时有个士兵轮休制度,本来诸葛乔应该回成都轮休,但诸葛亮律己甚严,认为其他将军的子弟都在汉中准备北伐,诸葛乔也应该同甘共苦,就不让他回去,叫他带领五六百士兵,与各位将军的子弟一起驻扎在山谷中做战前准备。诸葛亮特地写信给哥哥诸葛瑾说过这件事情。
不幸的是,诸葛乔在督运军粮的过程中去世。原因不明,不知道是他身体太差,劳累成疾,还是运输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故。
诸葛乔虽然死了,但他有个儿子还在,叫诸葛攀。从宗法关系来讲,诸葛乔是嫡子,诸葛攀就是嫡孙,诸葛瞻还是不能成为嫡子继承诸葛亮的爵位和家业。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诸葛恪被吴国灭族后,没有人传承诸葛瑾这一支的香火,而诸葛亮这支已经有了亲生的继承人,诸葛攀就返祖归宗,又变回到诸葛瑾那一支去继承香火。
于是,诸葛瞻就成了诸葛亮唯一的继承人。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两个迷不是很重要啊,倒像是无关紧要的八卦,其实不是,古代是宗法社会,这两个迷都事关宗族传承,非常重要。顺便还可以了解下诸葛亮的婚姻状况,认清有关其妻黄氏的传说的真伪。
成长过程
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时,曾经在给诸葛瑾的信中谈到过诸葛瞻,说:诸葛瞻已经八岁了,聪慧可爱,我担心他有些早熟,今后恐怕成不了国家重器。
真是知子莫若父啊。诸葛瑾担心儿子诸葛恪给家族带来祸害,诸葛亮担心儿子诸葛瞻成不了国家重器,结果都不幸而言中。
如果诸葛瞻不是诸葛亮的儿子,以他的才能很难出人头地,他确实沾了诸葛亮的光,十七岁娶刘禅女儿为妻,任骑都尉,第二年升任羽林中郎将。因为身份特殊,升迁速度很快,历任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
军师将军是诸葛亮曾经担任过的职务,刘禅将其授予诸葛瞻,也许是一种恩赐,也许是一种厚望。
写《三国志》的陈寿清楚地看到了诸葛瞻是因为其父诸葛亮的原因才声名鹊起,因此在书中明确记载,蜀中人怀念诸葛亮,爱屋及乌,也喜欢诸葛瞻。以至于只要朝廷做出了一些善政好事,即使不是诸葛瞻所倡议的,百姓也都认为是诸葛瞻所为,使得诸葛瞻美名远扬,其中言过其实之处太多。
诸葛瞻最擅长的是工于书画,才智上的表现是记忆力超群,挥毫泼墨可以,从政还真不是他的强项。
蜀汉自253年春大将军费祎被刺身亡后,军权落入姜维之手。无人管束的姜维一改费祎与民休养的政策,穷兵黩武,接二连三地北伐,导致蜀汉国力贫弱,民不聊生。后主刘禅被宦官黄皓迷惑,整天只知享乐。黄皓趁机把持内廷,祸乱朝政。
蜀汉国势内外交困,雪上加霜,日渐衰落,吴国使者出使(蜀)汉时见到的百姓都面有菜色。
终于有人对姜维的所作所为不满。261年,诸葛瞻任卫将军,诸葛亮的老部下,深受诸葛亮器重的董厥任辅国大将军,二人同为平尚书事,与侍中樊建一起统领中央事务。
诸葛瞻、董厥认为姜维好战无功,造成国内百姓疲惫,经济凋敝,应该将其召回为益州刺史,夺其兵权,以右大将军阎宇代替姜维。
有理由相信这件事情黄皓也参与了,因为另外有记载阎宇私下勾结黄皓谋取替代姜维。当时管理尚书台的有三人,樊建、诸葛瞻、董厥,而樊建不与黄皓来往,其余二人“咸共将护,无能匡矫”。不是说诸葛瞻、董厥和黄皓狼狈为奸,只是双方各自为了各自的目的在这件事情上达成了一致。
正因为这几个人想要谋夺姜维的兵权,姜维在262年兵败于邓艾后不敢回成都,只得率军屯驻沓中(今甘肃省舟曲县西、岷县南),同时上书请求杀黄皓。
诸葛瞻外不能制止姜维的穷兵黩武,内不能制止黄皓的胡作非为,实属遗憾。但不能因此而责怪诸葛瞻。造成姜维、黄皓内外胡作非为导致蜀汉灭亡的罪魁祸首是皇帝刘禅。拯救蜀汉也不光光是诸葛瞻一个人的事情,诸葛瞻看到了问题的所在,也想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是为君尽忠,为国分忧了,可惜的是,他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临难死义
从古至今对人才的要求都是德才兼备。有才无德会误国,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其实有德无才同样会误国。诸葛瞻就是典型的例子。
263年,司马昭以镇西将军钟会、征西将军邓艾、雍州刺史诸葛绪三路征伐蜀汉,发动灭国大战。蜀汉军凭借蜀道天险分兵阻拦。战局发展到后来的态势是,居心叵测的钟会杀诸葛绪,收编其部队,大举进攻,被姜维阻拦在剑门关外,久攻不下,因粮草不济已经准备撤军了。
另一路的邓艾则不同意撤军,孤注一掷地穿越蜀道,冒险偷袭,历尽艰辛,抵达江油,蜀汉守将马邈投降,通往成都的道路豁然开朗。
蜀汉赶紧派卫将军诸葛瞻率军阻击邓艾。可惜诸葛瞻确实如诸葛亮所言,没有重器之才,在阻击邓艾的过程中接连犯下错误。
第一个错误,诸葛瞻率军到达涪亭(今四川省绵阳市东)时,邓艾还没有走出山区进入平地,尚书郎黄崇(黄权儿子)多次劝说诸葛瞻应该加快行军速度,先行占据险要地势,不要让敌人进入平地。诸葛瞻却犹豫不决,驻军不前。黄崇流泪哭劝都无法打动诸葛瞻,导致邓艾军顺利进入平原地区,打败诸葛瞻的前锋部队,诸葛瞻被迫退住绵竹。
邓艾扎下营寨,派人送信给诸葛瞻,说只要投降,一定表拜你为琅邪王(诸葛家族是琅邪人,邓艾以封本地王为诱饵劝降)。诸葛瞻大怒,斩杀使者,列阵与邓艾交战。
这是诸葛瞻犯的第二个错误。正确的做法是坚壁清野据城坚守。邓艾悬军而来,后勤没有保障,求的是速战速决。诸葛瞻坚守绵竹,不给邓艾速战速决的机会,邓艾很难顺利通过绵竹,一旦粮草供应出现问题,就会不战而退。后撤时诸葛瞻还可以追袭。出城摆开阵势在野外作战,蜀汉军根本不是魏军的对手,而这正是邓艾期待的局面。
诸葛瞻列阵野外与邓艾交战,有个人赌气失去理智的嫌疑。他认为自己“内不能清除黄皓,外不能制服姜维,进军又不能坚守江油,有这三大罪,还有何面目返回成都?”这已经是意气用事。一个统帅意气用事就意味着离失败不远了。
邓艾分兵两路攻击诸葛瞻,儿子邓忠等攻击右边,司马师纂等攻击左边。诸葛瞻击退了邓忠、师纂的进攻。二人败逃回去告诉邓艾说:“不能攻击敌人。”邓艾大怒,说:“存亡在此一举,有什么不可攻击的!”命令二人再次出战,不然就斩首示众。
邓忠、师纂又带兵出战。也许是二人害怕再次战败难逃军法处置,要将功折罪吧,所以特别勇猛,终于打败蜀汉军,阵斩诸葛瞻和尚书张遵(张飞孙子)等人。邓艾率军进到雒县(今四川省广汉市北)。
诸葛瞻死时年仅三十七岁。最可惜的是他的儿子诸葛尚。诸葛尚得知父亲战死后长叹道:“父子承蒙国家重恩,没有早日斩杀黄皓,以致今天失败,此生还有什么用!”明知不敌,也奋勇冲杀进魏军阵中,慷慨赴死。
后人评价诸葛亮一门三忠烈,就是这么来的。
诸葛瞻的这个失误太大,搭上了父子二人的性命,也搭上了蜀汉全国。邓艾攻到雒县后,刘禅惊恐失据,不知所措。在朝中主降派的诱导下,屈身投降,蜀汉国灭。如果诸葛瞻采纳黄崇的建议,占据险要,邓艾不光进不了江油,想全身而退都难上加难,全军覆没的可能性非常之大。只要打掉邓艾这一支,被阻拦在剑门关外的钟会主力也只能撤军了,那样的话,蜀汉国还可以多延续一段时间,或者说,历史又将是另外的走向。
还有一个另外的话题,刘禅不投降,有两个选择,或者走南中,前面提到过的霍弋此时带重兵驻守夜郎。刘禅想过这个方案,被主张投降的樵周给劝阻了。樵周因为主张投降被后世的拥刘派骂得体无完肤。
或者走江州,巴东太守罗宪拥兵守卫白帝城,安南将军霍弋领兵驻扎夜郎,两地都可护卫、增援江州。最重要的是江州是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之地,有水运之便,姜维、廖化、张翼、董厥等人可以从嘉陵江顺流而下抵达江州与刘禅会合。魏军无水军优势,无法拦截。如果刘禅到了江州,(蜀)汉国尚存,吴国为了自身安危,偷袭白帝的可能性就不大,反而会帮助(蜀)汉抵抗魏军,那样的话,还是那句话,蜀汉国还可以多延续一段时间,或者说,历史又将是另外的走向。
从实力来看,固守成都,或者退走南中、江州,最终失败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但以儒家礼教来说,起码君臣是为国而死,死得壮烈,也强过屈辱而生,何况还有胜的可能,比如吴国突袭魏国,比如钟会提前叛乱,等等意想不到的因素。
刘禅第五子北地王刘谌劝谏刘禅不要投降时所说的话就是这个意思,他说:“如果我们力量确实不足以抵抗,一定会面临失败,就应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于地下。”刘禅不听劝告,执意投降,刘谌不愿忍受投降的耻辱,先到刘备庙里哭祭,然后亲手杀死妻儿,自己最后自杀殉国。
历代对诸葛瞻的评价不一,其中以同时代的司马炎和稍后一点的干宝的评价最为中肯。西晋皇帝司马炎认为“诸葛亮在蜀,尽其心力,其子瞻临难而死义,天下之善一也!”被誉为“中国志怪小说鼻祖”,写出《搜神记》的东晋文学家、史学家干宝认为:“瞻虽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敌,而能外不负国,内不改父之志,忠孝存焉。”
简言之就是,虽然才干能力不行,但德行可嘉。总觉得这样的评价有些强词夺理,苍白无力,似乎现在还能听到这种声音。人无其才而当大任,是人有问题,还是社会有问题,是一人的悲哀,还是一国的悲哀?老子英雄,儿子就一定是好汉?还真不一定呢!
(文中所有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原创不易,敬请关注,欢迎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