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张经典手绘 治愈这尘世的忧伤

100张经典手绘 治愈这尘世的忧伤(1)

21世纪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一方面我们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便捷,享受着日新月异的生活变革;另一方面,游走于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每天被各种各样的烦恼围绕,我们已经许久没有静下心来读一本书,写几行字,再也找不回儿时那冬日里围着炉火听故事的记忆。

于是,经常在新闻里看到,有年轻人因为压力过大在午夜的街头痛哭;有人在喧嚣纷杂的酒吧里麻醉自己疲惫的灵魂。

在这个充斥着焦虑的时代,我们该如何治愈内心的仿徨呢?

100张经典手绘 治愈这尘世的忧伤(2)

(选填) 图片描述

翻开英国插画师谢泼德笔下的《伦敦小孩:E. H. 谢泼德自传》,也许我们会找到答案。

E. H. 谢泼德被誉为维多利亚时代黑白绘画艺术的最后一位大师,他为“小熊维尼”系列画了四百余幅线条生动、富有诗意的插图,绘制的“小熊维尼百亩森林地图”,曾以43万英镑的价格创下了书籍插画作品的拍卖纪录。

《伦敦小孩》是一本追忆逝去的童年和少年时光的回忆录作品,谢泼德还专门为本书绘制了240余幅黑白线描插画。

100张经典手绘 治愈这尘世的忧伤(3)

经典插图与文字辉映,不仅带给读者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更能唤起每个人脑海深处的童年记忆。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1879年出生的谢泼德,拥有一个温馨的童年。正如七十多岁的他,在创作自传《伦敦小孩》中娓娓道来的那样:

他的外祖父是著名的水彩画家;父亲的职业是建筑师,也是业余的画家,经常带谢泼德姐弟三人去画家迪克西的画室谈天看画;母亲跟当时欧洲很多画家、音乐家、剧作家是好朋友,经常在家里举行聚会——歌唱家海顿·考芬一展歌喉,演员比尔博姆·特里朗诵诗篇,小小的谢泼德和哥哥姐姐一起在栏杆后头偷看,困得眼睛都睁不开,被抱回卧室睡觉……

100张经典手绘 治愈这尘世的忧伤(4)

他描述游乐的场景时更是兴趣盎然:流光溢彩到让孩子合不拢嘴的圣诞趣剧,推到海里的游泳机,“大澡盆里装满谷糠,花三便士就可以进去玩一下,但不能扑腾太久”的新鲜游戏,还有圣诞集市上的热闹劲儿,全家叮叮当当带着家什前往英国各处度假的悠闲惬意……

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日不落”的大英帝国最后的黄金年代,也是处于复杂、浪漫、迷人的维多利亚时代。

谢泼德在自传中为读者再现了维多利亚女王在位周年庆典光辉灿烂的景象;他每日骑着小马脚踏车,从蓬勃的街市、卖各类物产的丰饶店铺前奔过,满目琳琅……

在追忆与母亲相处的时光时,谢泼德用最朴实的笔法,将读者带回的儿时的记忆:

谢泼德染上猩红热的时候,面对这难缠的小病号,母亲体贴又温柔,耐心地读故事给他听;母亲陪着他,去街角的邮筒寄出那些涂了墨水疙瘩的感谢信;母亲接姐弟三人放学,带他们去摄政大街上的茶舍爱芬斯通吃“简直要命”的冰激凌;

女王庆典游行那天,他形容母亲身穿新裙的模样“曼妙可人”,是“从未见过的美丽”;坐小船出海看见的鱼雷艇让他失望,可被“母亲紧紧地抱着”,他又觉得好多了……

100张经典手绘 治愈这尘世的忧伤(5)

创作这本自传的念头,源自谢泼德与孩子的约定。谢泼德曾常常把童年的事讲给他的孩子们听,孩子们央求他多讲些,并与他约定,希望他把这些温暖美好的故事都写下来……

许多年后,历历往事仍清晰地映于谢泼德的脑海,便有了这本书。

全书洋溢着淡淡的怅惘和时过境迁的泰然,仿佛一位睿智而从容的老人,在向一群年轻人讲着过去的故事,让人不禁怀念那段充满人情味的岁月。

值得一提的是,《伦敦小孩》以240余幅黑白线条描绘的插图,无不是艺术品般的存在。在谢泼德的画笔下,孩童的天真笨拙,穿梭的路人已经他们展现出的微小而生动的神色动作,以及街市的熙攘、伦敦的风光,无一不尽情地展现这黑白线条独特的魅力。

100张经典手绘 治愈这尘世的忧伤(6)

正如英国《每日邮报》评价的那样:“在这本迷人的书中,有熊熊炉火的温暖,无拘无束童真的光明。”

美好的童年,无论何时都能让成年人从中汲取力量,它是一炉壁火,足以支撑人生中无数漫长黑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