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画家黄沛沛简历(消失的村落)

青羚网讯(记者 钟自珍)8月11日,“消失的村落”——刘忱扶贫纪实画展在青海美术馆3号展厅开幕。此次展览汇集了画家刘忱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俄博图村扶贫时创作的65幅油画精品。画展将持续到8月17日。

西宁画家黄沛沛简历(消失的村落)(1)

2015年9月,画家刘忱以扶贫工作队员的身份来到俄博图村,被这里美丽的风景、纯朴的乡情深深吸引,在扶贫工作之余,他开始以这里的风景和村民的生活作为素材进行创作。期间,他为村民画像100多幅,写生当地风景近200幅。

西宁画家黄沛沛简历(消失的村落)(2)

西宁画家黄沛沛简历(消失的村落)(3)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宝库乡俄博图村地处下脑山地区,平均海拔3720米,是回、藏、土、汉四个民族混居农牧共存的村落。2015年之前,人年均收入不足两千元。据了解,这个村子248户村民已于今年7月全部迁往县城周边,村落渐渐人去屋空,村民的生活也随着国家日新月异的发展而发生翻天覆地的美好变化。

西宁画家黄沛沛简历(消失的村落)(4)

看展的观众

“这是一本特殊的扶贫日志,画家用画笔记录了自己扶贫工作的点滴。”现场观展的杨抒怀老人说道,“通过一幅幅油画,我们能看到俄博图村的变化。”油画中的俄博图村是雪山、树林和泥墙木栅栏农舍;是麦田、草垛和一圈圈围起的羊舍;是白胡子阿爷、放羊官和顶着一头乱发的年轻人。“用这样的方式记录村庄的发展和变迁,是很特别的,也很有意义。”来看展出的刘芸女士感慨万千,她说自己在大山深处的家乡也将渐渐失去原来的模样,“俄博图村是幸运的,我们还能通过一幅幅画作看到它的样子。”近200幅油画是村庄变迁这段历史的见证,它原来的样子永远留在了画布上。

西宁画家黄沛沛简历(消失的村落)(5)

看展的观众

“我感到,保护生态、精准扶贫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变化最能代表这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同时,村落的消失、社会城市化的发展给村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现实问题更是无法回避。很庆幸,我能够用画笔客观记录这一历史变化中的人民和村庄。”刘忱说到。

画家简介:刘忱,1973年生于青海。西安交通大学毕业,文学硕士。现就职于西宁市文联,国家二级美术师,青海省美术家协会理事,青海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西宁市美术家协会驻会秘书长,西宁画院特聘画师。曾在青海师范大学、青海省图书馆、青海省海东市群众艺术馆等举办个人作品展。

作者:钟自珍 来源:青海羚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