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旅游打卡博主(晋江旅行达人天团现身直播间)

今日上午,晋江市文化和旅游局施清凉副局长化身最强旅行推荐官,携手人气达人天团准时出现在直播间,带所有粉丝及咱厝人一起开启了文旅“逛·吃”云游旅程,直至直播结束,共计12.6万人在线观看,可谓是人气爆棚,堪可出道。

冷门旅游打卡博主(晋江旅行达人天团现身直播间)(1)

错过直播的小伙伴可以识别二维码观看回放。

冷门旅游打卡博主(晋江旅行达人天团现身直播间)(2)

在直播第二站,旅行达人们来到了来旺良品堂闽南古早味传承基地,开启“逛吃逛吃”模式,带领观看的小伙伴们一起在古香古色的红砖古厝中品尝最正宗的闽南古早味。

在来的路上,施副贴心地为大家提前准备了解馋的古早味零食:风吹饼、蜂煤饼、福片糕……都是闽南小伙伴的童年回忆,香脆的风吹饼夹上清甜的麦芽糖,每一口都是回忆杀。

到达闽南古早味传承基地后,和早已在门口等待的陪玩达人陈雅茜汇合,经过体温测试和消毒后,古早味“逛吃逛吃”之旅正式开启!

穿过“闽南婚喜庆民俗馆”的门匾,我们跟着达人们的脚步来到闽南人生五喜展区。

冷门旅游打卡博主(晋江旅行达人天团现身直播间)(3)

在闽南婚喜庆文化中,出生、周岁、成人、嫁娶、做寿是闽南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五件喜事。

从摇篮到花轿,从抓周眠床到祝寿香案,我们不仅可以观赏古香古色的五喜物件,还可以触摸、互动,身临其境地感受闽南人的人生五喜。

冷门旅游打卡博主(晋江旅行达人天团现身直播间)(4)

冷门旅游打卡博主(晋江旅行达人天团现身直播间)(5)

冷门旅游打卡博主(晋江旅行达人天团现身直播间)(6)

冷门旅游打卡博主(晋江旅行达人天团现身直播间)(7)

冷门旅游打卡博主(晋江旅行达人天团现身直播间)(8)

冷门旅游打卡博主(晋江旅行达人天团现身直播间)(9)

冷门旅游打卡博主(晋江旅行达人天团现身直播间)(10)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体验完人生五喜后,雅茜邀请大家在闽南婚喜庆民俗馆内的八仙桌旁坐下,一边欣赏着南音,一边品尝古早味和伴手礼美食。

施副用袋装蜂蜜现场演示了矿泉水的新打开方式,教大家做“手摇蜂蜜饮品”,别出心裁的袋装蜂蜜不仅便携而且也更加卫生。

说到清热解暑,灵源茶可是闽南家家户户常备的“解暑神器”。

在坚守古早味的基础上,灵源茶的包装设计比原版更加精美,配备的茶杯更是考虑到了出差旅行时更便捷地使用。

一份份伴手礼不仅坚守着最纯正的闽南古早味,更是在包装上独具巧思与美感,饱含了闽南人满满的诚挚与热情。

喝着茶,赏着南音,施副和小伙伴们聊起了闽南往事。休息片刻后,大家移步来到了基地内的面线工厂,体验侨乡手工面线制作的过程。

传统的侨乡手工面线需要经过十几道工序,反复拉、弹,这样制作出来的面线口感更加劲道。施副、晓琳和啸波都纷纷上手体验如何拉弹面线。晓琳笑称:“拉面线的步伐好像在跳舞。”

接着,在面线守艺人洪朝芽的指导下,大家将自己拉好的面线挂上面干架,施副也将自己亲手牵拉的“清凉牌家己做面线”挂上了面干架。

绵长的侨乡面线寓意着吉祥与长寿,贯穿了千年来闽南人的生活点滴,不论是人生五喜还是接待贵宾,它都是必不可少的礼节。

一碗清淡素雅的手工面线不仅是闽南人难以忘怀的古早记忆,更寄托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愿。

一边感慨着手工面线的美好寓意,我们一边来到了传承教室。前来参观游玩的游客们可以在守艺人的指导下亲手制作古早味,一起守护闽南的古早味传承。

基地目前已入驻了寸枣、麻粩、风吹饼、红糕仔、肉粕等十余家古早味厂家。

标准化、规范化的生产车间为闽南古早味商家们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旨在让闽南古早味能得到更多的宣传和传承,实现合作共赢。

穿过传承教室,我们来到了晋江伴手礼区,包装精美的伴手礼琳琅满目,大家都不由得发出了惊叹。

从土笋冻、番薯枯再到小虾米、古法酱油,施副对每一样伴手礼的历史与故事都能娓娓道来。

作为伴手礼摆放在这里的每一样古早味,都经历了时间的洗礼与淘选,它们不仅是一份精美的特色礼物,更是闽南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古早味是质朴实在的,伴手礼的包装是新颖精致的,正如施副所说:“坚守传统,坚持创新,古早味才能有生命力。”

我们追寻古早味的意义是为了不忘初心,但只有坚持创新,跟上时代的脚步,古早味才能渊远不绝。

冷门旅游打卡博主(晋江旅行达人天团现身直播间)(11)

向屏幕前的小伙伴们介绍着一份份伴手礼美食,小伙伴们越说越饿,还好雅茜已经提前准备好了古早味美食请大家品尝。

带领大家来到百味餐厅,八仙桌上摆放着大家熟悉的小吃:土笋冻、肉粕、拳头母。

冷门旅游打卡博主(晋江旅行达人天团现身直播间)(12)

一边品尝着美食,施副一边跟大家分享了小时候第一次吃土笋冻的记忆,5块钱三小个的土笋冻在当时来说是很昂贵的,但是小时候的施副却因为害怕,放到面前的珍馐都不敢吃。

说起拳头母,闽南人都不陌生,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拳头母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啸波给大家科普说:拳头母原名应该是“筋头母”,因为拳头母的制作原料会特选猪身上有筋的肉,吃起来口感才会非常劲道。

但闽南语的“筋”与“拳”的发音相近,而且拳头母普遍都大如拳头,久而久之大家都“误读”为“拳头母”了。

冷门旅游打卡博主(晋江旅行达人天团现身直播间)(13)

大家边品尝边闲话古早味,主菜也陆续上桌了。“牛三宝面线糊”一上桌就让大家都垂涎欲滴。

为了让大家一饱口福,这道主菜是施副特别嘱托雅茜准备的。原来,看似简单的面线糊可是有讲究的。

闽南的手工面线本身就带有咸味,一般闽南人煮面线会少放或者不放盐。而这道牛三宝面线糊,因为牛肉汤也带有咸味,制作时就需要先白水煮面线,捞出后再浇上牛肉汤,这样汤头不仅鲜美,而且也不会过咸。

看来跟着达人们不仅能饱眼福、口福,还能涨不少知识呢!

接下来大家还品尝了番薯枯、紫菜煲等等特色美食,达人们都对闽南百味餐厅的厨艺赞不绝口,极力推荐屏幕前的小伙伴们一定要来闽南古早味传承基地逛吃逛吃。

享受完美食,今天的逛吃之旅也就告一段落啦!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旅行达人们的“云游晋江”之旅,也欢迎大家到闽南古早味传承基地玩耍,吃玩乐购一站统统享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