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成功的十大忠告(7个建议助你在职场变得更强大)

01 制定具体的年度目标

你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列出今年具体的i 1目标。

记住两个关键点:具体、i 1。

1)具体是指:你的目标是数据化,能具体实施,最后可以考量的。

目标不能含糊,比如说今年要读好多本书、一定要去旅游、我要开始运动……而是要有明确数字,比如一年读30本书、学会2个技能、存款达到一万额度、去重庆旅行……

如果觉得年度计划太庞大,那么可以拆分成季度、月度、周度,总之,一定把目标可量化,变成一个可以具体实施的落地计划。

2)i 1是指:i是现有水平, 1是在这基础上,加一个等级难度。

不要一上来就设置自己达不到的目标,这不是自找苦吃嘛,目标应该要循环渐进,一步一步来。

比如很多小袋鼠想学写作,绝不是每天写两三千字的文章。而是要经过4个过程:

广泛阅读——多读作品,把握好坏作品的界定;

精读经典——根据自己适合的领域,精读经典作品;

适度模仿——模仿知名作家的写作技巧,多学多写;

自主写作——学会的知识灵活应用,输出自身完整的观点。

在这个过程,你要不断输出文字,前期可以50、100字地写,把一件事情说透就好,后面再持续加高要求。这是一场马拉松长跑,而不是百米冲刺,我们要稳步前行,才能走到终点,才不会摔得太惨。定年度目标的好处,是让你有目标聚集的方向,不再迷茫,时刻提醒着自己,不要浑浑噩噩度日。

02 改变惰性的惯性思维

我们做计划的时候,脑袋会下意识地想用「身体操控精神」。比如读书,今年目标30本书,列出书单和计划表,把每月、每周、每天的读书时间分配好,准备拿下每一本。比如减肥,今年目标10斤,然后每天运动、控制饮食,记录自己的体重变化,规定每周最少运动次数和时间。

等等……

结果就是,90%的人都没能坚持下来。其中是不是包括你本人呢?不用担心,也别怀疑自己,“身体操控精神”,绝大程度上都会失败的。因为人惯有的惰性,会在背后使坏。我们要学会用“精神操控身体”,对自己要有操控感。

比如读书,不管你多抗拒,多不愿意,都让自己的身体先坐下来。翻开书读五分钟,至少十五分钟,你会惊奇地慢慢地读下去。

比如锻炼,不想锻炼的时候,什么都可以变成借口。天气不好、今晚加班、身体不舒服……怎么办呢?强制自己的身体去锻炼的地方,抬抬腿跳跳绳,或者跟着视频运动,然后你会发现,动起来也不是那么难。

身体有欺骗能力,也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身体会在精神还没行动之前,启动所有感官欺骗你,设置无数个障碍——头晕、手痛、心累等等。让你不想行动,找借口懈怠。

一旦你识破了身体的谎言,去做该做的事情,身体会自然而然地接受变化,并顺势继续下去,甚至,还能改变动机,将痛苦变成快乐。

这也是自律的人,为什么会越来越自律的原因。他们巧妙地运用了这个技巧,打败惰性的怂恿,克服自己的拖延症,让精神推自己一把力,帮助自己掌控生活。

所以,当你不想做的时候,做十五分钟再说。去用精神强制推动身体,让身体顺势而为,计划就会顺利完成。

职场成功的十大忠告(7个建议助你在职场变得更强大)(1)

如今的网上信息过量,在网上冲浪的人群中,分为两种人:

1)不会区分优质和劣质信息的人。他们被动地接受信息推送,感觉到被信息群体围攻,不知道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该从哪学、怎么学,产生「信息过载」的焦虑感。

2)在网上极高的噪音下,分离有用信息的人。他们将学习到的碎片知识,积累成一块块砖,搭建起自己的知识围墙,杜绝劣质消息的侵入,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量。

实际上,碎片信息过滤的能力差异,就是普通人和优秀人差距根源。前者是接受消息的输入者,后者是内化为知识的输出者。

如何整理碎片化信息,3点建议:

1)首先,学会筛选信息

信息过载,并不是因为信息太多,而是我们知道的太少,知识量还不足够有分辨内容优劣的能力。我们需要提高的是思考能力,对看到的信息进行思考,想清楚对自己有没有用。思考得多了,自然就有分辨信息的好坏标准。

2)其次,学会整理信息

你放在云端里“以后慢慢看”的东西,基本不会再看。要知道,知识永远比你收藏的要多,如果只收集不看,会让你变成一个“资料收集狂”。建议每周选一天,一天选一个小时,只看收集的东西,不再阅读新的东西。把现有的资料消化巩固,就能有很大的进步了。

3)最后,对吸收的信息进行管理

信息管理就是黛西一直强调的复盘。这一步最有用,也是最少人做到的。将信息整合提取核心结构,深刻理解后将框架整理出来。

用5-10分钟做一个思维导图,让知识聚焦,帮你减少80%的阅读信息负担,还能锻炼大脑链接的逻辑关系。

这个方法触类旁通,用在学习、阅读上,见效都十分之快,百试不爽。

04 关掉多余的感知器官

我们在什么时候,注意力是最集中的?

电影院看电影的时候;歌剧院听音乐的时候;静下心来看书的时候、品尝精致事物的时候,到香水店嗅香味的时候。

在这些事情上,我们抛开了「整体观感」,感观集中到某一个器官上——眼睛、耳朵、舌头、鼻子,所以我们的专注力、分析力、感受力,会大幅度地提升。而在整体意向、多个器官组合使用的时候,我们的专注力是十分容易涣散的。

正确的做法,是要用最少的器官,汲取最多的知识,因为感觉越细微,感受能力就会越强,思考得会更加深入。

那些缺乏短期专注能力的人,往往也会缺乏长期坚持的能力。所以想要专心,就要找准一件事情,排除外界干扰,做好内心准备,从第一步开始,咬牙吃坚持到事情结束,而不是看两页书后就拿起手机。

分享两个提高专注力的方法:

1)视觉暗示法

制造出整洁严肃的视觉景象,暗示自己集中专注力。比如起床后被子叠好,桌面收拾整洁,换掉睡衣,告诉自己接下来要做重要的时候,集中注意力,这时候看书、工作,效率就会大幅度提升。

2)听觉暗示法

播放轻音乐,闭上眼睛深呼吸,听5分钟左右,大自然的雨声、河流声,能让躁动的心情平静下来,睁开眼后,你的专注力就来了。

05 脱离“伪生活”的超前消费

千万不要因为向往“伪高级”的生活,就选择自身能力外的超前消费模式。然而大多数人,都在过精致穷的生活:买最新的潮鞋、抢最热门的口红、用最新款的手机、穿明星同款的衣服、选最好的演唱会座位……

刚踏上社会不久的年轻人,收入十分有限,也没有因为经济压力,放弃“精致生活”的追求:房子,非高档小区不住;小家电,非名牌不用;赏樱花,非日本不刷;选服装,非「设计款」不穿……

我们本末倒置了消费的顺序。正确的流程,是要先有消费资本,才能去使用消费能力。而不是放纵欲望,想要获得消费能力,就去外借马云爸爸或者别人的消费资本。

通俗点说就是:没钱,就要自己赚钱,而不是借钱。

不要在意自己没有的外在条件,要窃喜自己有别人永远得不到的两样财富:

1)时间。年轻有足够的试错机会,错了吸取经验,能够及时改正。年纪越大,有了房贷车贷小孩的时候,试错成本会越高。

2)学习精力。因为年轻,学习精力十分旺盛,头脑反应也会比别人快很多,学到的脑力知识,能变成生存的铁饭碗,增加自身的竞争力。

这两样东西,别人抢不到也很难学到,如果你能好好运用,变成塑造个人品牌的加速器,你得到的收益,会是现在消费能力的十倍以上。

及时止损,延迟满足,投资自己,才是现在该做的事情。

06 探寻远方的精神世界

阅读,永远是世界上性价比最高的成长方式。

可是不爱阅读,爱看爽文的时代,让我们的大脑进入前所未有的空白。曾在网上看到一段话:我想将我的痛苦转化成文字,可是写出来的东西浅薄又无知,远远配不上我遭受的痛苦,真希望才华能够降临在我的身上,让我痛快地写出自己挣扎在卑鄙、无耻以及崇高之间的软弱和勇猛,这样我就闭嘴了。

文字的表现力,真的胜过一切其他的表现形式。文字的积累,就需要大量的阅读来支撑。

如果你也想做到深度阅读,三个词来教会你:打开、看清、理解。

1)打开:打开不同书籍,去打开你的视野、打破你现定的思维模式、开启各种思考的可能性。

2)看清:看清人与人之间,所存在的思维、概念、价值观之间的差异。看清人生百态,看平凡生活的喜怒哀乐,只有你看得够多,才懂得越多。

3)理解:去理解不同的价值观,理解世界的广阔,理解时间的万能。理解过后,发现生命充满未知,生活中琐碎的烦恼就迎刃而解。

黛西真的十分建议你们去深入阅读,它能让你从一种僵化的意识形态解放出来,用充满好奇、怀疑、审视的眼光,去重新认识世界。如果你试过,你真的会爱上阅读。

07 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事实证明,拥有一种爱好,就为自己的软实力加多一份筹码。阅读、写作、画画、锻炼、看新闻、练字、摘抄好词好句、围棋象棋、魔方、diy美食等等。这些好的爱好,让你既能游刃有余地面对生活,又不丢失真实的自己。同时,他们也得到了附加的好处,有的扩充了社交圈;有的提升个人技能,为工作加分;有的发展成第二职业,增加经济来源。

所以当你发现,你的爱好不再用来释放压力,而能带来其他收获时,坚持下去,会给你带来很大惊喜。

以上7个建议,只是众多成长方式中的冰山一角,你要找到属于自己的方法,并强有力地坚持下去。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现在,等待树的成长,需要耐心。切记不要太过功利,也不要急求结果,享受过程,用心体会我们每个瞬间的突破。

《时间之书》写过:“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