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不懂秋雨但知天上情(清风来故人)

【编者按】

闽都之光,薪火相传。

今年3月24日,来到福州三坊七巷考察,听取福州古厝和三坊七巷保护修复等情况介绍,还步行察看南后街、郎官巷,参观严复故居。多次强调,要“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都活起来”。

今年,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举办。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留住文化根脉、守住城市之魂,打响闽都文化国际品牌,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夯实文化根基,势在必行。

为此,《闽声》杂志重磅推出《清风来故人——近世闽籍名人墨迹摭谈》,该书为闽籍书画鉴藏的实物佐证,四十余位名家旧墨,两百页二十万字,百余幅配图,涉及晚清民国学界、政界、商界、书画界、收藏界、宗教界、教育界、文学界等领域,具有不可低估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

本书为兰若先生书画鉴藏类随笔专著,涉及原作、释文、小注、考证、鉴赏、评论等诸多知识版块。我们将陆续刊发《清风来故人——近世闽籍名人墨迹摭谈》的精彩内容,与您一同回归“旧时明月”,触碰那些有历史、有温度、有趣味的文字,领略博大精深的闽文化精神风貌。

春风不懂秋雨但知天上情(清风来故人)(1)

沈觐安(1901-1975), 字剑知、以字行,晚号茧翁。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沈葆桢曾孙。 民国时期任海军部秘书。解放后为上海市文管会委员,任职上海博物馆。工书画、精鉴定。著有《懒眠庵诗文稿》《茧窝残稿》

陈巨来《安持人物琐忆》述及故事人物生动传神,文笔亦雅逸,奇事呢语,皆可喷饭。其中所记海上十大狂人事,具首者“明末四公子”冒辟疆后人、老狂人冒鹤亭之子冒孝鲁,次者即这位“八闽世家子”沈剑知。

沈剑知有闲章三:一为“文肃二十四曾孙”、二为“三度出军”、三为“三娱花鸟孙”,亦道出其身世、阅历与喜好。沈剑知在沈葆桢曾孙辈排行二十四。沈葆桢娶林公则徐次女林普晴为妻,生七子,长子沈玮庆即沈剑知之祖父。沈玮庆元配林德琼生三子翊清、黻清、赞清;继配陈仲容(近代大诗家陈衍胞妹)生三子颐清、廷清、永清。文肃公长房嫡孙六人中,沈翊清曾为清末会办船政大臣、会办四川矿务大臣。而次子沈黻清即沈剑知之父,继承家学,长于诗词书画,晚清时曾任山东蒙阴知县,福建船政局文案,闽浙督署文案,闽海关铜币局总文案等。沈黻清亦有七子,沈剑知居五。

春风不懂秋雨但知天上情(清风来故人)(2)

沈剑知书札 筏纸

沈剑知天资颖异,自幼秉承家学渊源,弱冠之时便出类拔萃。年轻沈剑知恃才傲物,自视甚高。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他初任民国海军部秘书,为时任部长陈绍宽起草一份文稿,陈绍宽阅毕指出其中一字用得不恰当,他听后并不辩解,随即拿来《康熙字典》往陈绍宽的办公桌一放便转身而去。陈绍宽翻开字典,在夹书纸条的页码上看到了此字的解释,从此,陈绍宽佩服其文字功夫,放手让其操持文案。

沈剑知擅古字画鉴定,1949 年后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聘其为特约顾问,1952 年上海博物馆成立后他任该馆书画部主任,专门负责书画文物鉴定工作,国宝级珍品被其识别以避免流失海外。著名文物鉴定专家钟银兰即其得意女弟子。

春风不懂秋雨但知天上情(清风来故人)(3)

沈剑知《快雪时晴》扇页 纸本

沈剑知诗书画俱工,有“三绝”之称。其书学松雪(赵孟頫)香光(董其昌),深得三昧,书风清峻端和、秀雅绝俗,酷似董其昌书法,为董书题跋,其精彩处几可乱真。沈剑知山水深具传统根基,亦取法董家笔墨,上追黄公望,有宋元遗韵。诗格雅近梅邨(吴伟业)阮亭(王士祯),清丽澄淡,然时有苍凉激扬之音。这位“狂人”曾曰:“平生治诗,取色鲜于太白,取情緜于义山,取气于东坡,寓物抒情,夹叙夹议”。其尝有一诗,为某诗人所推崇,面誉之谓,神似放翁之作。“狂人” 沈剑知竟拍桌大骂,谓放翁哪里能及?

余以为,这位“狂人”出身官宦世家,传统士人气息浓郁,加之其天资聪颖,才气横溢,他叹此生、逢乱世,其个中委屈和痛苦体验谁人能理解?是故其自视甚高,我行我素,浪迹江湖,生佯狂之态,这“狂”中亦有几分稚朴、倔强之可爱。这位“狂人” 虽然自视甚高,但对他自己瞧得起的人,如海上名家吴湖帆、刘海粟、陈定山等,关系融洽,倾慕有加。

春风不懂秋雨但知天上情(清风来故人)(4)

沈剑知《行书》扇页 纸本

沈剑知常作扇书扇画,曾谓画折扇要诀:山水以平远为宜,花卉以折枝为宜,人物最好不布景,即有亦以简少为妙。金笺扇面要重色才压得住,作水墨画较好,尤易入目,若作浅绛山水,则难于出色。余收藏其扇居多,其中有帧山水扇面,乃取唐人韦应物“野渡无人舟自横” 诗意绘成,两株荒树,曲折劲峭,枝桠清疏;一对寒鸦,缀立其上,顾盼有言,大静中生小动。湖面丛生水草间孤舟待渡,更给人以孤寂、萧索之况味。远处水渚山林,寥寥数笔,然渲染有致,更远处,几抹如黛的远山,时隐时现,更增飘渺、悠远、寂寥之感。整个画面层次感强,意境荒寒、冷逸,却也不失空灵疏淡远,雅洁恬幽之感。其用笔干净利落,笔意清遒,取势得法,神韵俱在,野逸之趣油然而生。小小扇面上看上去悠然意远,韵致无限,画者营造出独特的审美趣味,真让观赏者回味无穷。画面左上角以其典型董书题韦应物《滁州西涧》诗句,名款下钤印朱文二方:“故家子”、“垦纸田”,亦其身份之鉴也。

春风不懂秋雨但知天上情(清风来故人)(5)

沈剑知《韦应物诗意》扇页 纸本

余收藏其另一书一画扇片,画以王羲之快雪时晴为题,写冬日山川雪霁之景致,远淡清逸、冰雪透明,画境尤为感人;书法则秉承董家书风,典雅,蕴藉。

沈剑知为人为事,至情至性。他有过激愤藐视,也有过恣情肆意,他自矜自傲,脱俗超凡,具世家士人风骨。如今,即便置身幽林竹篁里,我们也无法如古人般静坐冥思,聆听花开雨落。只有在他们的丹青手迹、文字著述里,我们才更能理解他们狂狷表象下,始终怀抱理想,对精神家园孜孜以求之情怀。

来源:闽声传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