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认识一下人性的弱点(人性弱点长痛不如短痛)

清醒认识一下人性的弱点(人性弱点长痛不如短痛)(1)

谈起长痛和短痛的问题,面对短暂的剧烈痛苦和绵长的轻度痛苦,你会选哪个?看了大家的留言,大部分朋友都选择短痛,尽快将事情了结。

@理智的疯子不管是感冒还是什么,发现了或想起来就治,药如果没有用那还发明生产它干什么?我可能属于狠心了断那种吧,有句话说的好,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无恙当然是狠心了断,痛习惯是不可能的

@Ambition两种选择我都有经历过。还有的选的话,其一吧,至少能让自己早一点脱离苦海

@LION选择狠心了断痛彻心扉吧,长痛不如短痛

“长痛不如短痛”我们都觉得很有道理,彻底医治病痛虽要忍受一时痛苦,要比长久病痛折磨好。快刀斩乱麻及时止损。

但是犹太裔心理学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丹尼尔·卡尼曼的研究结果显示:并不是所有的长痛都不如短痛。他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回溯性情感性记忆的峰终定律,并因此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01.一个令人意外的实验

卡尼曼在临床结肠镜检查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在没有使用麻醉剂之前,老式结肠镜检查是让人既痛苦又尴尬的一件事情。他观察分别找A医生和B医生检查的两组患者。A医生的检查不到10分钟就结束,正常的检查时间也就是8分钟左右,而B医生的检查则持续了20多分钟。如果每一刻都记录下患者感受的痛苦,如下图所示,会形成一个时间和痛苦程度的曲线,曲线下的面积就是整个检查过程中感受到的痛苦总量。

清醒认识一下人性的弱点(人性弱点长痛不如短痛)(2)

毫无疑问,B组患者检查时间长,痛苦总量大于A组,但是当卡尼曼询问患者检查时的痛苦体验时,结果让卡尼曼大吃一惊:B组患者普遍反映检查的痛苦他们能够承受,并且夸奖B医生技术好、检查仔细;而A组患者则认为检查的痛苦让人难以接受。而这似乎是违背常识的:为何B组患者承受痛苦的时间长,他们却感受更好,而且还要夸奖B医生呢?

经过一系列实验,卡尼曼发现,B组患者虽然经历痛苦的时间更长,但结束时的疼痛很轻;而A组患者虽然经历的痛苦时间短,但他们是在最疼痛的时刻戛然而止。

针对这样的实验发现,卡尼曼经由两个自我学说提出了峰终定律,从而解释了上述的现象。

我们对体验的记忆由两个因素决定:高峰(无论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时与结束时的感觉,这就是峰终定律(Peak-End Rule)。

影响我们对痛苦和快乐记忆的主要因素取决于关键时刻,而“峰”和“终”就是关键时刻的体验,它们主宰了我们对一段体验的好或者坏的感受,让我们几乎忽略了所经历事件的所有其他信息,包括持续时间的长短、好与不好体验的比重等经历的完整性内容。

由于人是情感性动物,随着时间的流逝,留存在记忆中的往往是印象最深刻的片段,琐碎的细节则会逐渐变得模糊。而由于结尾是发生的离我们最近的事件,我们对一段经历中结尾的记忆也相对更清晰。因此,和整体过程的平均相比,高潮和结尾的平均往往更能代表我们对整段经历的回忆。

尽管你经历了一段非常美好的爱情,有过甜蜜和浪漫,但是最后的结果是ta劈腿抛弃了你,那么你在这段情感中感受到的更多的是痛苦,那些曾经的甜蜜会被你忽略甚至逐渐遗忘,唯有被伤害时的痛苦时时在心中回荡。

这也解释了我一直以来的一个疑惑:对女人来说,生孩子时真的非常痛,但是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赶着生二胎,甚至是在生完大宝后没多久就开始准备。因为生产过程中的痛苦都抵不过孩子出生时的惊喜,那是整个事件的高潮和结果,而痛苦反而被弱化了。

我们常说“好了伤疤忘了疼”,大抵就是如此吧。

清醒认识一下人性的弱点(人性弱点长痛不如短痛)(3)

02.让痛苦延续,让快乐见好就收

长痛不如短痛吗?这个定律是不是颠覆了你的认知?

在负面事件中,一个好的结尾或一个不太差的结尾,都有利于人们对事件进行回忆时获得一个较好的评价。你今天工作很忙很累,中途又被领导批评,但是如果在工作结束时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奖励,或者有人带给你一份小惊喜,那么当你晚上躺在床上时,你会觉得今天也不是那么差。

而在正面事件中,快乐的记忆也可以同样适用。比如情人节快到了,你准备如何哄女友开心?你要给女友送礼物,一起看电影,最后再来一顿浪漫的晚餐?其实你只要给她最想要的那个就好了,或者把你最好的礼物在最后一刻送出。她喜欢的最贵的那件礼物(当然是可承受范围内),她最想看的那个电影……让节日在她最开心的时刻结束,那么她对这次约会的体验绝对会难以忘怀。

高峰过后,终点出现的越迅速,这件事留给我们的印象就越深刻。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商家会利用峰终定律来抓住消费者的心理,而作为个人,也可以利用这种方式来调整行为和情绪,达到令人愉快的目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