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古城墙大北门的作用:为什么大北门小
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文化内涵,越是历史悠久,越有讲不完的故事,说不尽的典故。就拿襄阳来说,为什么高大的临汉门反而叫“小北门”,低矮的拱宸门反而叫“大北门”呢?
襄阳历史悠久,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是北上南下的咽喉所在,一直为兵家必争之地,经过历代不断修筑,形成了拥有六座城门,号称“华夏第一城池”的完整城墙防御系统。
这六座城门,相对保存最为完整的是两座北门,分别是临汉门和拱宸门,然而令人奇怪的是,高耸云立的“临汉门”反而叫做“小北门”,低矮古朴的瓮城“拱宸门”反而叫做“大北门”。在民间更是流传着“大北门不大,小北门不小”的说法。
且听“酒歌”告诉诸位,其中的玄机奥秘。
临汉门,民间俗称“小北门”,位于襄阳古城中轴线北段,是襄阳古城的正北门,与樊城遥遥相望,东临大北门,西邻夫人城。顾名思义,面临汉江的城门正面大书“临汉门”三字,而背面镶嵌“北门锁钥”匾额,这四个字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意思为北方军事重地。
临汉门历经沧桑,多次毁损亦多次修复。根据史料记载,可以明确有六次大型维修。
第一次,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岳飞收复襄汉,修复了城楼和瞭望台。
第二次,明朝弘治年间,副史毛宪重建城楼,并填设角楼。
第三次,明朝万历四年(1576年),襄阳府知府万振孙再次修缮,正式为小北门题名“临汉”。
第四次,明朝崇祯十四年(1641年),张献忠攻占襄阳,拆毁城垛城楼,之后御史袁继咸和都御史王水祚再次重建城楼。
第五次,清朝顺治五年(1648年),襄阳府同知徐腾茂、张仲重建城楼,都御史赵兆麟在城门南侧题字“北门锁钥”。
第六次,清朝道光六年(1826年),襄阳府知府周凯重修城楼。
由于年代久远,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小北门因为年久失修,城楼已经岌岌可危,城墙也多次发生倾斜塌陷,为了恢复古貌,工匠发挥聪明才智,遵照传统工艺,收集各种老物件,多次修缮加固,至今完好地展现在众人面前。
临汉门城台长13.75米,宽22.6米,外有垛墙,内有女儿墙,台西侧有置城马道。
在拱券式城门之上还保留着一座古色古香的城楼,四柱三间,高10.35米,宽15.78米,深10.54米,重檐歇山顶,七檩抬梁构架,砖木结构,楼高两层,翼角飞翘,对称平稳,梁架结构严密,庄重雄伟。既有北方建筑的稳重、浑厚,又有南方灵动飞扬的风格。
由于临汉门地处襄阳城的中轴线上,与昭明台,南门(文昌门)共处一线,是襄阳古城的标志建筑,更是襄阳古城旅游打卡圣地。北眺汉江,俯瞰汉江的波澜清澈,也可一路游览北街,在人间烟火之中,瞻望巍峨的昭明台,遥看远方灵秀的岘山,还可以从城门外小北门码头坐船,直达樊城米公祠凭吊古人遗风,感慨金庸笔下“一江春水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的风景!
相比之下,拱宸门实在简陋太多了。
拱宸门,俗称“大北门”,东接震华门,南通“刑州古治”券门,西邻临汉门,北滨汉江,明万历四年(1576年),襄阳府知府万振孙为其题名“拱宸门”,清朝顺治五年(1648年),都御史赵兆麟为大北门题称“拱卫宸垣”,意思是守卫京城,向皇帝恭谨尽忠。
别看拱宸门的规格不如临汉门大,但地位却更为尊崇,因为此处瓮城拱卫区域,在历代都是官府衙署所在之地,这里的码头禁止百姓使用,彰显至上无双的地位,所以被称为大北门。
其实,拱宸门原本也是有城楼的,只是在民国年间被大风推毁,至今只保留下来拱宸门瓮城。
拱宸门依江就势,城高6米,内宽22.8米、深10.75米,成口形,有东西二个门。相当于在原有的古城之外再加一道防御系统,进可攻,退可守,能起到骚扰敌军,干扰攻城的效果。
即便敌军攻占了瓮城内,由于口形设计,狭小的内部空间可以有效地减少敌军的士兵,守军可以有效组织力量,来个“瓮中捉鳖,关门打狗”,弓弩手居高临下,四面组成交叉火力,给进犯之敌以致命打击。
古时候,拱宸门瓮城除了防御外敌,还兼有防洪功能。北墙临江而筑,不开门洞就是大堤。门洞内设有两道防水闸门,遇到汉江暴发洪水的时候,可以关闸封闭,有效抗击着洪水冲击。
如今古城依旧,游客可以自由出入,登临大、小北门,一览秀美的风景,任由江风拂面而来,体会当年的金戈铁马,叹山河之壮美,发思古之豪情。
现在,你明白了为什么“大北门不大,小北门不小”的含义了吗?
关注“酒歌说文”,了解更多有趣的民间文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