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保险带插曲(一副保险带铁姑娘)

一副保险带插曲(一副保险带铁姑娘)(1)

不知人生际遇,到底做何局?

有时候回头望,会发现人生中的某次际遇或者选择,最后改变了我们一生的轨迹。就像钱穆先生一样,最初从一位小学教师跃升为大学教授,靠的是他坚持自学的勤奋和历史方面的论著。

今天我们的故事主角也是这样的人,最初在中国乡村角落做着普通的工作,后来因为一次影视演出而走出乡村,飞到国外从事文化研究。

她是谁?演了什么影视?后来做了什么研究工作?研究工作与影视又有怎样的关系?就让我们逐一道来。

1974年的一部农村片

"满帆东风哎,满船阳光,摇橹十里新欢畅……勤俭办社谱新章……社会主义道路宽又广",也许很多人都没有听过这首老歌。

其实它是电影《一副保险带》中的插曲《水乡船歌》,歌词充满了新中国建设不久的蓬勃希望,也是十年浩劫期间难得的一部电影。

一副保险带插曲(一副保险带铁姑娘)(2)

《一副保险带》是1974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故事片,故事根据江南同名戏曲改编,影片时长只有42分钟,从船来开始到船走剧终,主要围绕村干部之间的阶级斗争来展开故事。

故事中的几个主要人物都是村干部,电工小杨的一副牛皮保险带贯穿起整个故事,老会计邱奇才盗取公共财物也盗取了牛皮保险带。

并教唆小杨去村里报销,想通过这样的方法报销并获取不义之财,不过新会计红英并不同意这次报销。

最后通过自己的言行教育了小杨,也让全村人树立起长期勤俭节约的良好思想,不断弥补着幸福日子中的思想漏洞。

总之,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也不曲折,而且情景比较简单,演员之间的互动颇像话剧的风格,不过这部影片反腐败的思想非常积极。

虽然剧本比较业余但还是比较值得一看,特别是里面的插曲都很欢快,反映出中国政府一直倡导的正气和正义。

一副保险带插曲(一副保险带铁姑娘)(3)

女主角的真实扮演者

《一副保险带》中两位常亮相的女演员就是新会计红英和电工小杨,演员表中女主角红英的扮演者是王政,她在影片中梳着那个时代的特有头型——荷叶头。

说话时总是严肃正经而且望着远方,骨子里多的是男人的阳刚,少的是女人天生的温柔,可以说是一位"铁姑娘"。

女主角的"铁"不仅体现在她刚强的一面,而且体现在她铁面无私的一面。

"这不是我小气,这是我们贫下中农的志气""备战、备荒、为人民""党的路线哪里来的,你忘了当初咱们是怎样接班的""电工想管好线路,首先要看好路线"。

这都是红英在影片中讲给其他人的话,这几句台词都说得铿锵有力,颇有刘胡兰、秋瑾等女性革命英雄的风范。

一副保险带插曲(一副保险带铁姑娘)(4)

红英可不是虚说的铁姑娘,她脖子上的那条毛巾浸透着她的汗水,摇橹、扛锹、补洞、挑担、接电线、干农活这些都不在话下。

她简直是农村各种工作的大拿,像一匹野马一样驰骋在农村的广阔土地。而且红英始终和老会计邱奇才斗智斗勇。

从接班的那天开始就注意到了邱奇才的不老实,并在后来告诫邱奇才老毛病总犯就严重了,其实是在影射老会计贪污的事实。

整部电影的场景和背景都在农村,这其实也是演员王政曾经工作的场景,她,一个地地道道的上海姑娘,因为在上海农郊插队而接触并参演这部电影,不过后来她并没有走上影视道路,可以说这部电影是她的处女作,也是收山之作。

一副保险带插曲(一副保险带铁姑娘)(5)

从知青演员到美国学者

王政是在新中国建立第四年出生的孩子,她是兄弟姊妹八人中的老幺,她的母亲还踩着清朝遗留的三寸金莲。

1968年,16岁的王政到上海郊区插队,演出这部电影的时候正值22岁青春好年华,参演电影之后,一些同事走上了影视道路,但是王政感觉自己不是当演员的料,便远赴美国进行学习深造。

王政是个天生学习的料,18岁就光荣加入我党,还担任农场的指导员和讲解员,并在没有专业训练的基础上出演女主角。

这些积极的侧面都是日后她不断进取的精神来源,恢复高考后的王政考入上海师大外语系,毕业后留校后又在美国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

一副保险带插曲(一副保险带铁姑娘)(6)

最后在美国密西根大学任教,专门研究中国妇女和性别历史,目前撰写有《女性的崛起》《社会性别》《中国历史中的妇女与性别》《越界:跨文化女权实践》《百年中国女权思潮研究》等书籍和论文。

当年王政放弃演艺事业是正确的选择,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很多人评价她的表演略显青涩。

如果她继续表演不一定会获得成功,她更擅长调动思维而不是肢体,如今这个结局可谓非常完美。

她为何进行女权研究

离开祖国多年,王政依然留恋着故土,她回忆当年知青插队的生活,表示最深刻的印象是平等——男女平等、机会平等、上下级平等,包括电影中红英的性格特点。

这都是日后她转向研究女权的重要原点。从美国史研究到中国史研究,再到定格于女权研究,这些转轨和王政参演《一副保险带》存在着隐约的关系。

一副保险带插曲(一副保险带铁姑娘)(7)

王政感受到美国女性地位的不平等,并和中国的平等观进行对比,论著中多次提及新中国对男女平等的倡议和实践,并将自己知青岁月入党、提拔的过程。

以及后来参加高考的经历写入案例,以此阐述男女平等现象的普适性。王政之所以研究女权主义,在于她对女权的深刻体验,她也想就此来考察女权主义在中西方之间存在的差异。

人生七十古来稀,如今王政已经走向古来稀,但是她的女权主义研究却永远清新,她的人生定格在两个关键词中——铁姑娘、女权主义。

文/赵贺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