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民间艺人(从民间艺术家到剪纸大师)
导语:在山西民间,年过半百的老大娘和淳朴俊秀的姑娘,常常借助一把小小的剪刀或刻刀,把自己对美满生活的期许,自然、灵活地在纸上剪刻成镂空花样,贴在窗户、门笺、碗橱、粮囤、畜栏等处装点生活。
郭梅花生于剪纸之乡孝义,自幼受母亲启蒙,后经专业院校深造,经过40余年的执著探索,逐步形成了以民间剪纸为依托、以吉祥元素为符号、以历史人文为题材,阴阳相间、红黑交错、视觉新颖的艺术风格。
她从一个民间艺术家经过学院派的洗礼,成为新型的剪纸艺术大师。多年来,她的剪艺品广受赞誉,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还将其誉为“梅花剪”。
可以说,梅花剪纸是新时期游走在传统民俗和现代艺术中,被“雅”化了的民间剪纸艺术。
1.把剪纸融进血液里
郭梅花出生在山西孝义的一个农村,从小跟着太姥姥、奶奶一起学剪纸,母亲张金莲是十里八村的巧手,经常帮着邻里邻乡剪花样、绣鞋垫、捏花馍……
在她看来,这些都是民间很有意思的“玩意儿”,很是新奇。郭梅花从小耳濡目染再加上自己对民俗艺术的喜爱,从此便踏足于民间艺术这片深厚的土壤。
起初,她跟着老一辈人学习民间剪纸,后来在母亲的支持和引导下,开始自己剪剪画画。
1980年,16岁的郭梅花初中毕业后,到县文化馆跟随侯丕烈老师学习国画、油画、版画以及相关的专业技能,在她的潜心学习下,自身的美术素养不断提高。
1982年吕梁地区艺术馆组织县美术骨干搞艺术创作培训班,郭梅花有幸入选。
为提高培训班能力,吕梁地区邀请省著名版画家力群、胡有章、董其中老师进行辅导创作,郭梅花虽是培训班年龄最小的,但她十分用心,积极吸取前辈们的经验和方法,研究并在作品中注入自己的想法,创作出处女作版画“虎虎”“迷”。
在辅导期间,力群先生得知郭梅花从小就是孝义小有名气的剪窗花能手,便一起合作剪纸《小八路》《织布图》等,当时在一些报纸、杂志上发表过,国外一些刊物也曾登过他们的作品。
1983年,因郭梅花绘画能力突出,文化馆便留任她在文化站当辅导员,那时的郭梅花走遍了孝义的各乡各户,收集了许多的民间剪纸。
后来在侯老师和学员们的多番努力下,于1984年出版了《孝义县民间剪纸集》。
1986年,郭梅花顺利考进山西省艺术学校,入学后主修版画专业,经过深入地学习美术相关理论知识,基础更加扎实。
之后,郭梅花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在正规院校,她接受到绘画创作方面的专业训练。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与学院教育相结合之后,她的视野更加开阔,创作灵感被不断激发。郭梅花说:“拿起剪刀,我的心里就踏实。”
民间剪纸非遗传承人 郭梅花
可见剪纸已融进她的血液,成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郭梅花看来,版画学习期的严密构思、严谨创作步骤,也最适合以观念创新为特征的当代剪纸艺术。
如今,郭梅花以独特的红黑白代表色与传统吉祥元素相融合,将木刻版画中的“留黑”手法、“阳刻阴刻”手法与丰满密集、萧疏简淡等不同风格(一起)融入到剪纸中来,形成一种只属于自己的剪纸语言。
2.剪纸从民间而来
山西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丰富的民间艺术宝库,而郭梅花在成长的过程中,吸收到丰富的民间营养,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民间剪纸艺术风格。
加之学院派的学习和专业训练,她的作品与纯民间的又有所区别,创作性极强,这样纯民间与学院派相结合后,造就了她艺术上独树一帜的成就。
从民间滋长起来的学院派专家郭梅花,一面将自己的剪纸艺术风格向国际性大师靠近,另一面在剪纸中进行大量的艺术创作。
郭梅花剪纸作品《一把酸枣》
成套的剪纸作品和创意的想象,成为新时期民间剪纸创作的范本,相较于纯民间的剪纸艺术,她的作品时尚气息更浓。
“我的创作都来自我从小亲身体验的乡村生活,希望通过剪纸的语言,把孝道、吉祥喜庆等中华文化传统和锄地、播种、收获、蒸馍等渐渐消失的乡村生活,表现出来给更多的人欣赏。”
她的作品中既有民间剪纸单纯、率真和朴素的特色,有着与现代艺术一脉相承的、向自然生命回归的本质,又附加着些许工艺剪纸中艺术的市民化、世俗化和剪纸艺术的商品化倾向,体现了大众文化情趣在剪纸艺术中的审美关照。
她独创的“黑白红剪贴剪纸艺术品的方法”获得国家专利。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郭梅花多次赴英国、美国、日本、意大利、法国等地进行艺术交流、表演、讲学、展览等,其作品受到多国专家好评,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展,作品也多次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黑白红剪贴剪纸艺术品
3.看得见的吉祥创意郭梅花剪纸面临着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尴尬,虽参加过很多世界级艺术交流展,也获得了很多国内大奖,但剪纸还停留在展出这个阶段,研讨会的很多专家提出了“郭梅花剪纸”要定位成品牌,走产业化的道路。
2013年10月,郭梅花在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美术馆举办“纸上的舞动——晋之梦郭梅花剪纸艺术展”期间,得到冯骥才先生的邀请,参加了在天津大学举办的“我们的传统节日”国际研讨会。
剪纸艺人郭梅花与冯骥才
“你的作品我很喜欢,既有传统的元素,又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可以说,是新生代剪纸的代表,你一定要传承好。
你可以尝试多种形式传承,要有创意,把剪纸艺术衍生到现代生活中,形成不同风格的剪纸衍生品牌,这也会更好地传播与保护。
你的名字就很好听,为什么不用梅花两个字,我给你起个名字吧,叫‘梅花剪’如何?”
剪纸衍生品
从那之后,郭梅花加紧设计,开始了剪纸衍生品的研发。以自己原创作品的吉祥元素为基础进行了无数次的再创作,逐渐从布艺、陶瓷、丝绸等日常生活用品中寻找灵感,以剪纸衍生,创意出一系列的吉祥。
这种吉祥包括传统与现代的吉祥、生活与艺术的吉祥、视觉与心觉的吉祥,由吉祥衍生的系列“梅花剪”产品,是在倡导一种吉祥平安的生活方式,也让剪纸的艺术体验进人千家万户。
剪纸衍生品
现在,郭梅花也正在探索把剪纸艺术应用到服装设计和平遥推光漆上,并获得了初步成效。
“要让剪纸这门古老手工艺重获新生,关键靠现代艺人的创新能力,只有把最新艺术理念融入进去,才能推动剪纸艺术走向世界。创意让吉祥看得见,衍生让平安摸得着。”郭梅花说。
非遗传承人小档案:
郭梅花,1965年生于山西孝义吕居堡村,从小受母亲熏陶,自幼就喜欢民俗艺术,酷爱剪纸。1980年在孝义文化馆学习绘画、剪纸;1983年在孝义兑镇文化站担任辅导员;1986年考入山西省文化艺术学校;1989年到山西艺术科技研究所工作;1993年调入山西省电影学校,同年考入山西职工文学院;1997-1998年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现在山西艺术职业学院研究所工作;2013年由著名学者冯骥才先生命名,创立“梅花剪”工作室。
现为山西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山西省民间剪纸艺术传承人、山西省民间剪纸艺术家协会主席、中国剪纸艺术家学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艺术委员副主任、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常务委员、山西省民间工艺美术协会副主席、迎泽区政协委员,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诗书画院聘为“民俗艺术家”。(结束)
编辑:秋慈
资料及图片提供:郭梅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