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佥的意思(探索汉字的秘密)

佥的繁体字,僉。这个【僉】字,其实是一张倒过来的脸(图1),所以【脸】字的繁体字也带有这个【僉】字。而且非常的像,有嘴巴,有眼睛,还有眉毛。

恭佥的意思(探索汉字的秘密)(1)

图1

我们再看【签】字,竹签也是有一头尖尖的,慢慢收敛的东西(图2)比如很多庙里面都有一些写预言的签。很多信徒去庙里求签,渴望得到预警,消除灾难,求得祥瑞。【签名】最开始的含义可能就是把名字写在竹签上。剑的样子也是和竹签的样子比较像(图3),但【剑】是利刀旁,说明剑是锋利的和割东西有关系的。

恭佥的意思(探索汉字的秘密)(2)

图2

恭佥的意思(探索汉字的秘密)(3)

图3

从上面的这些字的图像上,可以看出【佥】的象就是一头尖尖的,由小变大的,并且是片面的东西。那么据此,我们可以得出,【险】指的就是带有尖尖的东西的地方。前面我们讲过,左耳刀表示的是“阻碍,隔离,防止”等一切阻止人们前进的地方。【险】可以是什么呢,我们说刀山火海,那么险就可以表示刀山。表示像剑一样的山,也可以表示在刀剑下,非常的危险。刀剑一样的阻碍。那么【危】和【险】有什么区别呢?危上面也是一把刀,下面则是一个【厄】字。那么【厄】字是什么意思呢?在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写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翻译一般是“孔子在穷困的境遇中编写了《春秋》”,《说文》的解释是“关隘”,李斯的《苍颉篇》认为是,困也。实际上【厄】指的就是险要的地方或者险要的时候,是很容易把关或者被人利用的地方。可以是险要的关隘,也可以是我们的脖子或者说咽喉要道,要命的地方。比如和头相关的,回顾的【顾】的意思是回头看,回头的时候,我们的脖子就需要动,所以【顾】带了一个【厄】字。再者,小学语文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题目,“请简明扼要的概述文章的内容”。说明什么,说明我们要抓住重点,抓住关键的地方。还有小时候需要牛耕田,牛的脖子上会挂一个弯弯的用来带动耕犁的东西,这个东西就叫做【枙】,它和另外一个字【轭】有相似之处,前者一般是指耕田牛用的,后面一般指拉车马用的,但是意思都差不多,都是架在脖子上用的。所以【危】指的在狭隘的关键的地方还有刀对着你。【险】则是像有刀剑一样阻碍你的地方。有共同之处,也略有区别。【佥】和【仓】也有相似之处,就是都是尖尖的。【眼睑】的形状和上面的图其实也是相似的,只是小一点。实物比较形象,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查眼睑的样子。而【检点】【捡东西】【收敛】稍微抽象一点,实际上可以想象成他们也是实物的样子。都是把扩散的东西整理,使之变小变细。变的和剑一样或者和竹签一样。另外,【检】在《说文》中解释为,书署,书署应该是书签吧。那这个【检】和【签】唯一的区别就是一个是竹子做成的,一个是木做成的了。【入殓】则是把死人的衣服头饰还有各种随葬的东西整理好,放到棺材里面。也是带有整理,收敛的意思。只不过是一个【歹】字旁,这个字我们知道是和死人或者坏死有关系的。

但是【验】字的意思是验证,如果说我们去求签,预言的内容很灵验,得到了验证可以理解,那么验证的【验】字就应该是竹字头或者示字头啊,要么和竹子做的签有关系,要么和神灵相关的示字有关系。但是为什么验证的【验】字带了个【马】字?不仅如此,【骗】也带了个【马】字。因为如果能够验证,就不是骗,没有得到验证,一般就是骗。在《玉篇》中认为,【验】是马的名。带个【马】字,认为是马的名可以理解,但是【验证】和马为什么有关系?骗为什么又和马有关系?骗人一般用的是话语,那么【骗】是不是要用【谝pian】或者【编】更加合理?但如果说【骗】带【马】字的话,他们其中可能又存在某些我们不知道的关系。另外,【籖qian】字,《玉篇》认为是竹签,用以卜者。应该就是我们到庙里求签那个签。因为求签也是一种占卜。而《说文》认为,验也。结合《玉篇》和《说文》的说法,这印证了我们前面的说法,就是【验】字应该用竹字头更加合理。就是我们求的竹签的内容得到了验证。再者,我们知道有一个成语叫做【一语成谶chen】,意思是无意说的一句话却得到了验证。那么这个【谶chen】就是【验证】的意思,【籖qian】和【谶chen】下面的写法完全是一样的,而且都有解释认为是验证的意思。所以验证是和求签有关系的,为什么马字旁呢?我认为这里可能不是太合理。当然,有机会的话我们以后可能会做进一步的研究。

前面我们讲过,凡是带有【iao】音的都有小的意思。比如秒,苗,妙,喵,瞄,藐等等都有小的意思。关于这个【佥qian】的拼音其实也一样,凡是带有【ian】音的字都有片面的意思,比如天,片,面,扁,钱,还有上面说的剑,竹签,脸。还有线,浅等等,他们的象都有浅薄,片面,扁扁的等意思。但是其实要说一下,教科书使用【ian】这种拼法是不对的,上面我们讲到的剑,捡,验,险,脸,还有尖,仙等等。他们后面的音其实是【en】,带【en】音的字意思有相同的部分。比如上面说的【一语成谶chen】为什么和读音是【yan】的【验】字意思相同,因为他们后面的音其实就是一样的。因为它其实不是【an】,【i】和【an】是拼不到【en】的。因为【an】是[ʌn]的音,比如【岸】字,【安】字。这其实也是很多人拼不对的原因之一。当然,如果有学生看,考试的时候还是用教科书的知识哈。

在康熙词典中道,

〔古文〕《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千廉切,音籖。皆也,咸也。众共言之也。

根据这个解释,大多数现代词典对【佥】的含义解释为,“皆,都,或者众多”的意思。有一些古文理解确实也是“皆”的意思,但我不是太认可,很有可能这个字很早就用错了。因为也有很多古文用的时候,这个字就是“签”的意思,不是‘皆,都’的意思。比如,在《三国演义》中,汝等各自佥名,共成此事。这里的【佥】就和我们上面说的象相同。是“签名”的意思。注意,上面的康熙词典中是由两个【僉qian】组合起来的【】,不是单个【僉qian】,意思就不是那样了。那么两个相同字加起来的,在很多其他字的组合中,经常会有多的意思。比如,前面我们讲到的,两个【木】组成的【林】字,【林】就有多的意思,比如【枪林弹雨】,表示的就是多。那么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可能也有多的意思。解释为大家都来签到或者看到多人的脸,就有了“皆和都”的意思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