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子鼓要每天练吗(每天练习两小时以上架子鼓)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张冰清 通讯员 金南星

近日,义乌一名八岁的小男孩来到浙大四院耳鼻咽喉科,准备接受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手术。

完成术前听力检查后,医生惊讶地发现,纯音听阈测定显示“高频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经诊断为“噪声性聋”

追问病史,男孩妈妈说他从小就开始练架子鼓,练了两年多了,每天至少练习两小时以上。“平时没有发现他听力不好,以后会听不到吗?还能练鼓吗?”听到诊断结果,男孩妈妈万分焦急。

架子鼓要每天练吗(每天练习两小时以上架子鼓)(1)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浙大四院耳鼻咽喉科主任何建国表示,噪声性聋又称噪声性听力损失,是由于长期受噪声刺激而发生的一种缓慢的、进行性听力损失。主要表现为:听觉敏感度下降、听力阈值升高、语言接受和信号辨别力变差等。

“临床上2000赫兹及以上频率归为高频,我们言语声主要频率集中在500-2000赫兹,所以现在来看,高频听力损失对日常言语交流影响不大。具体表现是孩子对鸟叫等高频声音不敏感,高频听力下降后,在英语学习方面一些高频发音(t k s等)这些词的识别会有影响。”

何建国主任提醒,高频听力下降很难被及时发现,如果没能每年定期检查,问题一旦被忽视,高频听力损失越来越严重,会进而影响到正常听力水平。

噪声性聋一旦发生无法治愈

关键在急性期早发现早治疗

何建国说,目前,噪声性聋是世界医学界面临的难题。噪音性耳聋一旦发生,治疗非常困难,这是因为内耳里面主管听觉的毛细胞一旦因各种原因(包括噪音)出现凋亡或者坏死就无法自发再生,没有一种药物能够让毛细胞起死回生。

“男孩从6岁开始练习架子鼓,且每天练习超过2小时,负责高频的听毛细胞会最先受到损伤,长期逐渐积累,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类似的人群还有跑高速的卡车司机、车间电锯工人等,长期处于噪音环境刺激中。”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歌厅、酒吧等娱乐场所增多,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因不当用耳发生噪声性听力损失的风险日益加大。国内外有关研究表明,12%~15%的青少年的听力健康受到娱乐性噪声的影响。

噪声对听力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当噪声强度较低时,可影响正常交流,但一般不会对听觉系统造成暂时或永久性损害。当噪声强度较高时,将会导致暂时性听力损失,这种听力损失在噪声终止后会持续一段时间。如果噪声强度超过某一临界水平,则会对耳蜗的内部结构造成损害并导致永久性听力损失,甚至可能导致鼓膜破裂及听骨链中断等外周听觉结构的损伤。

噪声对听觉系统的影响不仅是与噪声强度有关,同时也与噪声暴露时间的长短有关。国际上一般把24小时内在90dB(分贝)的稳态噪声下暴露8小时为噪声暴露的安全界限。长时间或反复暴露于噪声环境会导致明显的听力下降。除此之外,噪声还可引起头痛、头昏、失眠、高血压、心电图改变,也可影响胃的蠕动和分泌。

慢性噪声性聋一般为永久性听力损失,通过治疗恢复听力的可能性甚小。对于听力损失严重的患者,建议佩戴助听器或行人工耳蜗手术以改善语言交流功能。

由于噪声造成的听力损失多为永久性的,目前尚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对噪声性聋的预防尤为重要。

耳闷耳鸣、听力下降应立即就医

整晚带着耳机听声睡觉切不可取

噪声性聋应该如何预防呢,何主任建议——

1.每次使用耳机时,尽量选择质量较好的降噪耳机,同时谨遵“60-60原则”: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每次听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会选择用白噪声助眠,整晚带着耳机听声睡觉,切不可取。

2.避免长期暴露于高强度噪音环境,如若因工作等原因需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中,应使用耳塞等听力保护装置。一般在80dB噪声环境长期工作即应配用简便耳塞;90dB以上时必须使用防护工具。简便者可用棉花塞紧外耳道口,再涂抹凡士林,其隔音值可达30dB。

举个例子,正常谈话一般在60dB;洗衣机洗碗机70 dB;城市交通80-85 dB,此时的噪音会让我们感到烦躁;割草机运行声90 dB,暴露2小时可损伤听力;汽车喇叭声(5米内)100 dB,暴露15分钟可损失听力。

研究表明,打鼓的平均分贝能达到120db,而单个音符最大能产生132db的音量。因此,专家建议该名小患儿减少练习次数,减少单次练习时长至1小时内,同时注意预防保护措施,每年复查听力。

何主任表示,噪音对听力的影响也跟人的个体差异也有关。有的人天生对噪音、高频声音有易感性,更容易受到影响,也有的吃了一些特殊药物会出现药物性耳聋。通过这个案例,不是告诉大家孩子不能练乐器,而是要关心听力健康,建议接触高频声音、噪音环节的人群,定期每年到医院测一次听力。

特别需要引起重视的是,无论年龄,从小孩到老人,一旦耳朵出现耳闷、耳鸣及听力下降就应及时就诊,不要等到毛细胞从损伤走到死亡那就失去救治机会。

同样噪音性耳聋错过早期治疗,就会成为永久性耳聋,一旦成为永久性耳聋就只能依靠助听器获得有效听觉。如果是重度或极重度耳聋,助听器往往不能起到有效的补偿听觉作用,就需要植入人工耳蜗帮助获得有效听觉能力。

供稿人:宋婷霞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