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abc理论分析(情绪ABC理论给我们的启迪)

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如果有人问你,你能对自己的情绪负责吗?你可能说:情绪怎么能随便控制呢?有高兴事就乐,有伤心事就悲。这是人之常情嘛。

情绪ABC理论的创始者爱利斯认为:正是由于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如果不能排除这些不合理的信念,久而久之,还会引起情绪障碍呢。

情绪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通常人们会认为诱发事件A直接导致了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C,发生了什么事就引起了什么情绪体验。然而,你有没有发现同样一件事, 对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同样是报考英语六级,结果两个人都没过。一个人无所谓,而另一个人却伤心欲绝。

为什么?就是诱发事件A与情绪、行为结果C之间还有个对诱发事件A的看法、解释的B在作怪。一个人可能认为:这次考试只是试一试,考不过也没关系,下次可以再来。另一个人可能说:我精心准备了那么长时!间,竟然没过,是不是我太笨了?我还有什么用啊,人家会怎么评价我?于是不同的B带来大相径庭的C。

凯斯特是一名普通的汽车修理工,生活虽然勉强过得去,但离自己的理想还差得很远,他希望能够换一份待遇更好的工作。有一次,他听说底特律一家汽车维修公司在招工,便决定去试一试。他星期日下午到达底特律,面试的时间是在星期一。

吃过晚饭,他独自坐在旅馆的房间中,想了很多,把自己经历过的事情都在脑海中回忆了一遍。突然间,他感到一种莫名的烦恼:自己并不是一个智商低下的人,为什么至今依然一无所成,毫无出息呢?他取出纸笔,写下了4位自己认识多年、薪水比自己高、工作比自己好的朋友的名字。其中两位曾是他的邻居,已经搬到高级住宅区去了;另外两位是他以前的老板。他扪心自问:与这4个人相比,除了工作以外,自己还有什么地方不如他们呢?是聪明才智吗?凭良心说,他们实在不比自己高明多少。

经过很长时间的反思,他终于悟出了问题的症结——自己性格情绪的缺陷。在这一方面,他不得不承认自己比他们差了一大截。

虽然已是深夜3点钟了,但他的头脑却出奇的清醒。他觉得自己第一次看清了自己,发现了过去很多时候自己都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例如爱冲动、自卑,不能平等地与人交往,等等。

整个晚上,他都坐在那儿自我检讨。他发现自从懂事以来,自己就是一个极不自信、妄自菲薄、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人;他总是认为自己无法成功,也从不认为能够改变自己的性格缺陷。

于是,他痛下决心:自此而后,决不再有不如别人的想法,决不再自贬身价,一定要完善自己的情绪和性格,弥补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

第二天早晨,他满怀自信地前去面试,顺利地被录用了。在他看来,之所以能得到那份工作,与前一晚的感悟以及重新树立起的这份自信不无关系。

在底特律工作了两年后,凯斯特逐漸建立起了好名声,人人都认为他是一个乐观、机智、主动、热情的人。在后来的经济不景气中,每个人的情绪都受到了考验,很多人都倒在了情绪面前。而此时,凯斯特却成了同行业中少数有生意可做的人之一。公司进行重组时,分给了凯斯特可观的股份,并且给他加了薪水。

看了这个故事,你的内心会不会有所触动呢?

成功,首先来自于情绪的完善,而非才能。因为,如果没有情绪的完善,才能将难以发挥作用。

这个世界上,成功的“天才”太少,而被宠爱坏了的“天才”却太多。很多有才能的人,往往对自己的才能过于自负,而忽略了对情绪智商(EQ)的培养。他们不善与人沟通,在面对困难与打击时,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时抱怨自己“怀才不遇”,结果落得个一事无成。

美国心理学家南迪·内森指出:一般人的一生平均有十分之三的时间处于情绪不佳的状态,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与消极情绪做持久的斗争。

人之所以会产生不良情绪,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把问题极度扩大化了。其实,这个世界只有两种问题,一种是能解决的问题,另一种就是无法解决的问题。所以,你应该立刻以最实际的办法,着手解决你能解决的问题。至于那些你无法解决的问题,立刻忘掉它吧。

比如,当你听说一次本该到手的晋升机会被一个同事抢走时,开始,你会暴跳如雷,进而你又悲观失落,甚至觉得自己的一生都没指望了。但实际上,你根本不需要如此。你失去的仅仅是一次小小的晋升机会而已,你要知道,当造物主为你关上一扇门时,又悄悄为你打开了很多扇窗。不要放大消极情绪,不要听任情绪的发展,你应该做的,只是把这次晋升忘掉,开动你的创新思维,去争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弱者听任情绪控制行为,强者让行动控制情绪

关上通往恐惧和担忧之门,你就有机会打开希望和信心之门。不要让心中藏有任何消极的记忆,也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法改变的事情上。

你必须给自己定一个目标:“今天,甚或现在,我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你不妨从下面这些做起:

1、多看美好的一面

调节情绪与控制相机镜头是一样的,假如你把镜头对准垃圾,就会留下垃圾的画面;假如你把镜头对准鮮花,就会留下美丽花朵的影像。情绪也是如此,总是看积极的方面,就会产生乐观的情绪;如果总是看消极的方面,就会产生灰色的情绪。

2、适当的情绪宣泄

找知心朋友释放一下自己的委屈、忧愁、牢骚和怨恨等不快,有时候,情绪一旦宣泄出来,就烟消云散了,而压抑反而使不良情绪越积越多。

3、不要苛求

现代人对自已要求越来越高,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导致对自己不满,对环境也不满。我们要理性地看待自己,适当地原谅自己。

4、转换思维的角度

所有的绊脚石都是垫脚石,就看你怎么用它。创痛能教导我们某些事情,使我们学到安逸状态下学不到的东西。创痛能帮我们克服困难, 发现自身的力量。强者善于运用失败与挫折的创痛,使其转化为成功的动力。

情绪abc理论分析(情绪ABC理论给我们的启迪)(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