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寂是不是自己可以控制(他火化时为什么柔软的舌头毁不掉)

圆寂是不是自己可以控制(他火化时为什么柔软的舌头毁不掉)(1)

鸠摩罗什

为什么有高僧在荼毗(火化)时,舌头竟然烧不掉?

这事先从俗人的舌头说起。那种特别会说话的人,或者很懂讲话艺术的人,现在我们一般都不客气地称之为“大忽悠”,也不含有什么贬义。中国人较为含蓄,认同沉默是金,忽悠得再好,也是次等——银货。

我觉得,历史上忽悠得最好的人非苏秦莫属,“以三寸之舌为帝王师”,合纵术推广得很到位,他身佩六国相印,有实权,应该说要比联合国的秘书长还有牛一点点。

还有一个妙趣横生的词叫“咳唾成珠”,是极尽说话或写文章之能事,让人有一种美妙的享受吗?《庄子·秋水》:“子不见夫唾者乎?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这似乎是这个词的起源,我觉得更有意思的是这个“喷”字,竟然有这么远古的出处。在运城一带,丈夫在门口吹大牛说刚吃了羊肉胡卜,老婆过来:“别喷啦!缸里都没面啦,明天喝西北风?”

在《晋书·艺术传·佛图澄》里记载:后赵国主石勒在襄国(今邢台)召见佛图澄,想试验他的道行。佛图澄即取来钵盂,盛满水,烧香持咒,不多久,钵中竟生出青莲花,光色曜日。

这叫“钵绽莲花”,这朵青莲花表徵无上高深的佛法。我们只能望而兴叹,对“舌绽莲花”也只有高山仰止。但是作为像一粒微尘一样的生命,让自己的声音动听起来,也许是可行的,尤其是主持人或者唱歌的人。这里有一个观想的法门,还真不像那种专门治痒的“挠挠”之类,您姑妄听之:

练声时可以观想舌头上有一朵莲花,莲花上面有一只最会叫的鸟——迦陵频伽鸟,你的声音是迦陵频伽鸟唱出来的,如此一直观想,声音就会越来越好听。

“迦陵频伽”是佛教中的一种神鸟。《慧苑音义》云:“此云妙音鸟,此鸟本出雪山,在壳中即能鸣,其音和雅,听者无厌。”

是真的吗?实践出真知。我想,纵不能舌绽莲花,但总不至于舌绽溃疡,或许对公鸭嗓破锣嗓之类有特效,呵。

前面说到佛图澄的“钵绽莲花”,那到底有没有真正“舌绽莲花”的实例可证呢?

圆寂是不是自己可以控制(他火化时为什么柔软的舌头毁不掉)(2)

鸠摩罗什寺

鸠摩罗什是一位高僧,大翻译家,中国佛教史四大翻译师之首。他最后在长安圆寂,寂前他说:“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燋烂。”后秦主姚兴在逍遥园为他举行了毗荼仪式,以火焚尸,烟销骨碎,但是他柔软的舌头却没有被烧毁,烧成了舍利。

这份功力应当与“舌绽莲花”同臻化境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