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的最有名的一句话(老子说陆行不避兕虎)

在《水浒传》里有这么两段比较著名的故事,一个是武松在景阳冈上醉酒打死一只猛虎,被阳谷县百姓称为打虎的英雄,可谓是威名传于乡野,另外一个是李逵在梁山上安稳之后,就想回乡将自己的母亲接来梁山一起享福,没想到行至半路,母亲被老虎给吃了,最后李逵愤而杀虎,可见老虎对于人类还是比较凶猛的,那老子为啥会说“陆行不避兕虎”呢?你知道其中的含义吗?

老子的认知

老子作为道家学说的创始人,作为古代一位重要的思想家,其思想内核无过于“道法自然”和“无为”这两大块,其中的“圣人之道”和“无为无不为”更是相辅相成的逻辑关系。

老子说的最有名的一句话(老子说陆行不避兕虎)(1)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也就是说,在天道之下,不论是老虎狮子,还是山川河流,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差别,而圣人的内心也是没有所谓的仁爱的,不论是富人还是穷苦百姓,并不会因为身份的不同就区别对待,应该说,大自然的眼中,万物都会遵循自然的规律前行。

在面对世间万物的时候,老子认为“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也就是说天下的百姓都得到了安稳,内心过得很平和,自然也就没有了那些争端,这样才是无为的境界,天下才会太平。

老子说的最有名的一句话(老子说陆行不避兕虎)(2)

因此对于老子来说,面对老虎的时候,只要能让它安稳,自然也就不会害怕,但是大自然中的万物都是有生存法则的,假如遇到了之后没有办法让老虎安稳,生命遭受危险也就不可避免,所谓的“善摄生者”,就是说在出行之前想好对策,像武松那样的打死老虎,或者像景阳冈上那些结伴而行的汉子,都有自己的应对之法,在有了安全自保能力的时候,也就可以做到“陆行不避兕虎”。

猛虎的含义

老子在说“陆行不避兕虎”之前,说“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生,动皆之于死地,亦十有三。以其生生也”,人们从出生到死亡,都是符合自然的法则的,但是有些人做什么都太过了,才会导致导致自己过早地走向死亡之路。

老子说的最有名的一句话(老子说陆行不避兕虎)(3)

因此老子说“盖善摄生者,陆行不避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以其无死地焉”,一个善于养护自己生命的人,就不会遇到凶险的境地,这里的“老虎”或许说的是其他的意思,并不仅仅是指那些森林里的老虎。

孟子曾经说“苛政猛于虎”,说明在那个时期之前,思想界也出现过这样的认知,人们常常用这些动物来比喻这样那样不好的政策,让为君者善意的对待百姓,天下安乐自然也就没有争端。

老子说的最有名的一句话(老子说陆行不避兕虎)(4)

老子和孔子基本上同处一样的时代,面对着礼崩乐坏,孔子多方奔走,渴望恢复以往的和平,在老子的认知里,这都是自然的变化,等到将来一切安定,自然就会重新获得和平,而那些想要搅动天下的人,是真正的猛虎,“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不过都是为了争夺利益罢了。

后来的历史也是在不断地轮回着,无数次封建王朝的末年,都是因为苛政和粮食问题,让更多的百姓无法存活,才造成了生灵涂炭,李自成在打仗的过程中,为什么会有源源不断的士兵,那是因为土地兼并造成的困境,让那些百姓不得不选择一种方式生存下去,这就是“善摄生者,陆行不避兕虎”,只要能生存下去,就不会有威胁生命的东西,但是不善生者,就会催生大家向往生的念头,那才是最大的老虎。

老子说的最有名的一句话(老子说陆行不避兕虎)(5)

结语

终究是为了生活而奔波,如果能够生活的幸福和安康,谁不愿意安安稳稳的生活,拼搏和努力自然不会少,只是在前进的路上,总有荆棘和坎坷,只有将这些绊脚的情况一一解决,才能让自己和家人过上那期望中的生活。

任何一个时期,大家都会面临不同的困难和挑战,一次次地想办法应对,才是进步的表现,或许人不一定能胜天,但是拥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永不言败的精神也难能可贵,美好的生活不是那样简单就能获得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