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真正的好诗 这是一首真正的好诗

一朵女子,风轻云淡

欢迎关注槐序,这里有最美古诗词

…..

这是一首真正的好诗 这是一首真正的好诗(1)

- 什么样的诗,算是好诗? -

形容一件美好的事物,我们常说它拥有“诗情画意”,包括生活也一样。

可什么才是“诗情”?什么才是“画意”呢?

对很多人而言,诗情可能只是对事物的行为描述,用夸张、比喻等手法,放大事物的内在美。

比如苏东坡的《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把江岸卷起的朵朵浪花比作千堆雪,想象力很丰富,同时构架了一幅静态的画面。

再比如李白的《清平乐》: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这应该是描写“雪景”最美、最大胆的比喻了。

这些诗句绮丽绚烂,可即便苏东坡不写赤壁,赤壁也会一直在那里;李白不写天仙、白云,雪花也会每年冬天如期而至。

包括山河顿阔、春江花月夜之景,它们属于每一双看到的眼睛,并非为某个人独有。

这是一首真正的好诗 这是一首真正的好诗(2)

所以真的“诗意”,反而在“意”,从个体角度而言,悟和感更加重要,而不是别人的分享和共享。

一首好诗,如是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作者的内心触动,如果读者无法理解彼时彼刻诗人的创作状态,以及诗人的感受,那么对读者而言,这种“诗情”便不存在,或者很浅薄。

也就是说,“诗情”是很个人的事情,它需要你对事物有着细腻、敏感的理解。

而“画意”则是“诗情”的辅助,更具视觉美感,如同秋风落叶、熹微晨露铺陈出的景象,拼凑组合到一起,就显示出了某种特殊的情怀。

自然,一首好诗需要具备这样的元素,既有感、也有悟,在一定的想象力上兼具画面之美。

今天我们就来读一首经典好诗。

它来自于北宋词人秦观——秦少游,婉约派的代表人物。

这是一首真正的好诗 这是一首真正的好诗(3)

- 诗文赏析 -

..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摘自秦观的《春日五首 · 其二》

元丰八年,即公元1085年,神宗驾崩,宋哲宗继位,高太后临朝听政,并重新启用了司马光为相。于是,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四年的苏东坡得以复官还朝,两年后苏东坡提拔了秦观,荐为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

这是秦观一生中最风光,也是最闲适的阶段,他甚至在词的基础上开始写诗。

《春日五首》便是这一时期的作品,从诗文中也可以看出,这是秦观的创作巅峰状态,下笔轻灵流畅,用词用句都堪称优美。

这是一首真正的好诗 这是一首真正的好诗(4)

诗文大意可解为:

伴随着一声春雷响起,绵绵细雨从天而降,犹如万缕锦丝。雨后初晴,阳光折射在苍翠的碧瓦上,世界被重新清洗了一遍;

被春雨滋润后的芍药饱含露珠,仿若含泪的少女一般脉脉柔情。蔷薇横卧,似美人的腰肢绵软,十分惹人怜爱。

之所以说这是一首好诗,是因为秦观轻描淡写,就构架出了一幅绝美的春景图,比喻绝妙恰当,花朵妩媚含蕴少女风情,让人浮想联翩。

这是一首真正的好诗 这是一首真正的好诗(5)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细如雨丝,碧绿的琉璃瓦被洗刷得干净透明,如同翡翠,在晨曦的辉映下,浮光闪闪,鲜艳夺目,阅后心旷神怡。

“一夕轻雷”和“如丝细雨”相互映衬,把春天的柔美无意中就展现出来,也为后两句诗作了很好的铺垫。

这是一首真正的好诗 这是一首真正的好诗(6)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这是千古经典名句,被诗人渲染的得传神入画,芍药上悬着的雨滴,就像多情少女眼眸中的泪珠,让人疼惜。美眸传情,为花朵赋予了人格,仔细品味,如同春雨在向花朵讲述一个伤感的故事。

诗人对“蔷薇”的描写更是运笔极致,晓枝横卧,绵柔无力,处处都透着柔情,似乎在向春天展示她的妩媚,与“有情芍药”相映成趣,可谓是千娇百态。

纵观整首诗,诗人写得很妙曼,隐隐温柔,有意不去打扰这番绝美的春景,连雷声都是浅浅,而自己只是远观,享受着惬意的阳光和花朵的妖娆。

这就是这首诗的意境,画面感十足,诗的美学随处可见。

- END -

#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