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l precision 7760评测连载(不熄的心中火移动工作站DELL)
提示:本文为2021年作品,因为是少有的评测资料,应网友重发。请各位读者不要认为是当前时间的作品。
简介全文5000余字近40张图片,分为以下章节:
- 高亮的屏幕
- 驱动的延时
- CPU的发挥
- GPU的表现
- 存储的方案
- 不熄的心火
这次借测的DELL Precision 7560,CPU是可选酷睿的最高配i9-11950H,GPU自然是笔者期待已久的RTX 3080,但是屏幕并不是最高配。
7560可选屏幕为四种,官方有详细的列表,其中最高配的屏幕分辨率为UHD,亮度高达600尼特,对比度典型值也高达6000比1,由此功耗最大值也高达18瓦,看参数就令笔者心旷神怡。
而这台7560的屏幕分辨率为FHD,不支持触摸功能,笔者开机之后感觉屏幕亮度非常高,所以断定,此机屏幕应该是以上可选屏幕列表中的第二个。其官方参数为:
- 宽视角WVA;
- 背光WLED;
- 亮度为500尼特;
- 色域为100% DCIP3;
- 对比度典型值为600比1;
- 刷新率为60赫兹;
- 功耗最大值为7.2瓦;
- 防眩光。
使用AIDA64和HWiNFO64查看屏幕信息,显示是奇美电子出品,型号为156HCA,DELL P/N为DPVHHF。
使用Spyder X Elite对其进行了测量,结果如下。
色域(Gamut):
- 100% sRGB;
- 87% AdobeRGB;
- 98% P3;
- 85% NTSC;
其中98% P3的结果,和官方宣称的100% DCIP3色域相差2%不排除笔者是测量仪器或测量环境造成的测量误差。而100% sRGB的结果也令人满意。
色调响应(Tone Response):
- 色调响应曲线和显示伽马(显示光度)2.2之间,存在有0.03的差距;
- 灰阶在20~80%的差距很小,灰阶范围约在6050至5975开尔文之间。
亮度和对比度(Brightness and Contrast):
- 亮度最大值为631.7尼特,非常高!
- 实测对比度在最高亮度时为1150:1,非常不错!
- 在此方面的测量结果,远高于官方参数的600尼特和600比1的对比度。
此实测亮度和对比度,绝对是属于当下优秀屏幕。
屏幕的均匀性(Screen Uniformitu):
- 色彩亮度的均匀性,在亮度最高时出现的最高Delta E值为5.6;
- 此屏幕的上部中央的色彩亮度为最高处,右下角和左下角的色彩亮度稍微偏低;
总体来说,此屏幕的色彩亮度差异不大,均匀性比较良好。
- 在100%亮度时,出现了亮度最大差异值为14%;
- 和上面色彩亮度类似,上部中央亮度为最高处,右下角和左下角屏幕亮度稍偏低;
总体来说,此屏幕的亮度差异不太大,均匀性还算良好。
色彩精确度(Color Accuracy):
Delta E值在5E时出现了最大值3.21,均值为1.85,整体比较优秀:
综合评价(Monitor Rating):
最终,按照Spyder X Elite的评价标准,给予此屏幕如下综合评价(Monitor Rating):
- 色域和对比度给予了5星满分;
- 白点、色彩均匀度和色彩精度给予了4星评分;
- 亮度均匀性给予3.5星评分;
- 色调响应给予3星评分
- 最终综合评分为4星。
从以上实测数据来看,此台7560采用的屏幕,其显示效果属于优秀之列。
特别是其最高亮度超过600尼特,对比度更是高达1150比:1,所以,在户外光线明亮之处,此台7560的屏幕,笔者实测保有很不错的观看效果:
在阳光照射之下,屏幕显示效果也能良好的正常使用。
不过,其分辨率为FHD,这对于部分有需要、或盲目追求超高分辨率的用户来说,稍觉遗憾,毕竟更高的2.5K或4K分辨率,能带来更好的画面精细度和显示内容。
所以,如有需要更高分辨率的用户,可以按照上面官方可选屏幕参数,选择HDR600的4K屏幕,其亮度会更高、而色域也是100% Adobe,对比度高达惊人的6000比1。应该更适合于设计创作用户。
当然,也不可否认,在畅玩游戏之时,FHD分辨率之下的画面流畅度,是绝对比4K分辨率要好的。同时其运行功耗,也比可选的4K屏幕足足低了10瓦,由此电池续航成绩会更好。
取舍得失,审时度势,诸君自定!
驱动的延时对7560预装的Windows 10家庭中文版进行了更新, 同时显卡、声卡、无线网卡三者的驱动,也更新到当下官方最新版。
使用LatencyMon对7560进行驱动延时检测, LatencyMon持续运行检测18分钟都显示全面绿色,说明驱动延时表现非常优秀。
然后将其BIOS更新到官方当下最新版本1.4.0。
为了普及一些重要常识,这次更新BIOS的过程,笔者有全程拍摄视频,并进行了全程解说,有需要的读者可以观看一下,视频链接如下:
戴尔笔记本电脑升级BIOS过程全记录1.4 万播放 · 7 赞同视频
更新BIOS到最新的1.4.0版本之后,再度使用LatencyMon对7560进行了驱动延时检测,也是全面绿色,而且数值比更新之前更低。
DELL的努力可喜可贺,终于不再是笔者两个月之前、测试DELL Precision 7760之时、LatencyMon的检测结果使人忧心忡忡了。
CPU的发挥此台7560的CPU为intel酷睿i9-11950H,使用HWiNFO64查看信息,其包含了集成显卡UHD;也使用AIDA64 CPUID分别查看了在混合显卡状态和独立显卡状态时的信息,均显示正常。
使用CPU-Z查看信息,同时使用其性能测试对比功能,发现i9-11950H的单核和多核性能,和桌面版intel 酷睿i9-9900KF、i7-10700和i9-11900K以及i9-10900K相比,和前两者伯仲之间,但低于后两者。
Intel酷睿i9-11950H,在NBC移动版CPU综合性能排行榜上,位于第二,仅次于intel 酷睿i9-11980HK。
Cinebench R15/R20/R23
在Cinebench R15、R20和R23基准性能测试中,此台此台7560之上i9-11950H表现良好:
- R15多核得分为1919;
- R15单核得分为236;
- R20多核得分为4511;
- R20单核得分为598;
- R23多核得分为11796;
- R23单核得分为1553;
其多核得分,低于对比机型中的以下几个:
- 机械革命蛟龙7的R9-5900HX;
- ASUS ROG冰刃5 Plus 的i9-11900H;
- 和DELL Precision 7760的i9-11950H;
其单核得分,则均稍有差异。
以上Cinebench R15、R20和R23三个基准性能测试,都是在BIOS更新为1.4.0之后进行;
此台7560预装系统是Windows 10家庭中文版,所以其预设电源计划只有平衡;
测试时, 在平衡计划中设置为最佳性能。
同时,启动DELL Power Manager,将散热管理设置为疾速。
Cinebench R15 Multi Loop
在考验CPU高负荷长时间运行时稳定性的、Cinebench R15多核性能50次循环测试中,由于出现的结果有点特殊,笔者重复进行了第二次测试。
7560的i9-11950H两次测试的多核得分情形如下:
- 峰值分别为1916.44和1929.38;
- 均值分别为1822.78和1867.68;
- 谷值分别为1423.18和1403.66;
两次相同测试之间的差距并不很大,但问题是每一次的峰值和谷值之间的差距都很大。
在得分曲线图中,两次得分曲线分别是橙色和白色,可以看出两者都在期间发生了剧烈波动。
这表明,在测试期间,CPU发生了明显的降频节流现象(throtting valve),发生的原因,一般是CPU核心温度达到阈值所致。
3DMark CPU Profile
而在3DMark CPU Profile测试时,由于其测试过程,是将1、2、4、8、16、最大线程,分为6个阶段依次进行,而且每个阶段运行的时间相对较短,所以在此测试过程中,CPU频率并没有显示有剧烈的波动。
在独立显卡模式时,7560的CPU,3DMark CPU Profile测试的结果是:
- 最大线程得分为6434;
- 16线程得分为6509;
- 单线程得分为935;
而在混合显卡模式时,得分看起来要稍好一点点:
- 最大线程得分为6444;
- 16线程得分为6575;
- 单线程得分为934;
一般在对CPU进行单独的压力测试时,GPU处于低负荷状态,没有使用Dynamic Boost的可能性。
所以,有可能是在独立显卡状态之时,7560的功耗策略对CPU有所限制。
但更大的可能性只是测量误差而已,不存在独立显卡状态之时CPU性能受制。
关于这点,笔者将在DELL Precision 7760的评测文章中进行详解,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留意。
测试继续,看看7560 上RTX 3080的表现又如何。
GPU的表现此台7560配备的显卡,包含CPU集成显卡intel,和独立显卡NVIDIA GeForce RTX 3080 Laptop。
在7560 BIOS Steup的Display设置页面,可以自由选择混合显卡状态或独立显卡状态。
同时,在选择使用混合显卡状态时,还可以设置是否启用独立显卡负责所有外部扩展显示。
在这样一来,7560的显示输出,就会有如下三种设置模式:
- A.混合显卡状态独立显卡不全部控制外部扩展显示;
- B.混合显卡状态独立显卡控制全部外部扩展显示;
- C.独立显卡状态;
用户可以根据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笔者测试性能时,选择了在7560更新BIOS之前的A模式和C模式,还有在更新BIOS之后的C模式,下文将这三个模式简称为A模式、C1模式和C2模式。
NVIDIA GeForce RTX 3080 Laptop GPU,位居当下笔电显卡综合性能首位。
在NVIDIA笔电版显卡中,批量购买单价位居第五,低于笔电专业显卡RTX A5000、RTX A4000和RTX 5000以及RTX 6000。
7560上的这个RTX 3080,采用了MAX-Q第三代技术,显卡最大功率是110瓦,理论上是95瓦加Dynamic Boost 2.0的15瓦;
显存配足了16GB,连接总线是PCI Express Gen 4 x 16;
笔者稍觉遗憾的是,其不支持Advanced Optimus功能,不过,这只是一个有助于整机节能更加方便设置的功能,对性能倒没有什么影响。
使用GPU-Z查看的信息,显示其温度阈值为87摄氏度,调整幅度为-14%到0%,看来比较严厉了。
3DMark
使用3DMark基准测试软件,分别对7560在A、C1和C2三个模式进行了测试,和之前实测机型得分进行对比,结果是:
7560三个模式的总分差异很小,以C2为基准的话,C1是其99.86%,A罕见地反超,是C2的100.82%;
7560三个模式的总分,远超去年的17英寸旗舰HP ZBook Fury 17 G7、DELL Precision 7750,也超远去年的15英寸旗舰ThinkPad P15 Gen 1,这里可以看见了NVIDIA的努力。
但7560的得分,都低于机械革命蛟龙7、华硕ROG 冰刃7 Plus和DELL Precison 7760,原因当然很简单,7560是15英寸机型,而后三者是17英寸机型。
3DMark Port Royal
7560三个模式在3DMark Port Royal的得分,对比结果和上面一样,无需多言。
VRMark
而VRMark的测试结果对比,就有点复杂了:
7560三个模式的总分,依然是不如对比机型中的同代17英寸机型;
但居然低于去年17英寸旗舰,也低于去年15英寸期间?
仔细查看,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是7560在VRMark Cyan Room的得分,明显偏低;
同时,对比机型中的DELL Precision 7760,其Cyan Room的得分,也明显偏低;
虽然7560和7760,都是使用DELL 独家的DGFF显卡,但理论上官方不可能故意去做这样的负优化;
所以,为什么7560和7760的Cyan Room的得分明显偏低,目前原因不明。
接下来是专业图形性能方面的测试方面。
SPECgpcViewperf 13
使用SPECgpcViewperf 13进行测试,情形如下:
7560的总分,超过了蛟龙7,和冰刃5 Plus的差距非常小;
然后,当然是远远不如DELL Precision 7760上的RTX A5000,总分只有其一半多一点左右;
特别是在snx-03上的得分,和RTX A5000差距非常巨大;
也理所当然地,低于使用上代移动专业显卡RTX 5000的机型很多,差距在35%左右。
SPECgpcViewperf 2020
使用SPECgpcViewperf 2020 进行测试,情形类似如上,不再重复描述。
以上专业图形性能测试结果和对比,可以看出,NVIDIA GeForce RTX 3080 Laptop在NBC笔电显卡综合性能排行榜中名列第一,但在专业图形上,确实远远不如同代RTX A5000,也远不如上代RTX 5000。
存储的方案内存
此台7560拥有四个内存插槽,在键盘下方的插槽A和插槽C,出厂预装了两条16GB内存,均为Sk hynix DDR4-3200MHz ,时序为24-22-22-52。
使用AIDA64的缓存和内存基准测试模块,对其A、C1和C2三个模式,分别进行了测试,得到的三个结果差异很小,没有明显差异。
硬盘
此台7560出厂预装一个硬盘,是三星1TB M.2 NVMe SSD,型号为PM9A1,PM9A1实际上是980pro的兄弟型号,当然也支持PCIe 4.0 x 4,安装在靠近CPU M.2插槽位置,这个插槽也是7560唯一支持PCIe 4.0 x 4的插槽。
使用CystalDisk查看,传输模式没有显示信息,这是因为7560采用新的存储控制器Intel VMD控制器,并且出厂预设启用为RAID模式。
然后,笔者发现上篇在无线广域网M.2插槽安装的SSD,无法识别,反而造成设备管理器里面出现一个未知USB设备,看来电路上是正确连接了,只是因为7560此位置不支持。
还有,笔者发现设备管理器中,显示的无线网卡intel AX210后面多了一个#2,根据笔者的经验,这意味着这台7560在系统启动之后,有更换了一次无线网卡。
这样一来,笔者推测:这台7560在生产完毕之后,在最后的QC测试中,发现第一次安装无线网卡存在问题,于是更换了新的无线网卡,但之后忘记了锁上螺丝。
使用AS SSD Benchmark和CystalDiskMark,对M.2 SSD进行测试,得到的结果是:
- AS SSD Benchmark得分为5502分;
- CystalDiskMark显示的QT1顺序读写速率,为3493.02MB/s和3169.74MB/s。
这似乎不是PCIe 4.0X4 SSD的应有表现。
于是,将7560原厂安装的PM9A1,移动安装到电池仓旁边只支持PCIe 3.0X4位置,再在支持PCIe 4.0X4的插槽,安装了一个2TB 980Pro,准备再次测试对比两者的成绩。
结果开机之后,居然找不到安装的980Pro?
拆机检查,才发现PCIe 4.0X4 SSD位置的散热片,背面的散热硅脂保护膜,居然没有完整撕下,在靠近M.2接口的一角还残留下一小块,似乎由此造成980Pro安装没有完全到位。
唉!这第二个瑕疵……这生产线的员工的操作,和笔者一样毛手毛脚了……
那么,是不是因为这个因素,造成上面测试成绩表现不佳呢?
笔者撕下残留的硅脂保护膜,在此位置重装回了PM9A1,再次进行测试。
将两者的成绩一对比,发现PM9A1的AS SSD Benchmark得分成绩略有提高,从之前的5502分提高到了5588分,但CystalDiskMark显示的成绩基本毫不动摇。
但980Pro的成绩表现就好很多了:
- AS SSD Benchmark得分达6369;
- CystalDiskMark显示的QT1顺序读写速率,分别是7038.62MB/s和5149MB/s。
这样看来,这就是980Pro的价格比PM9A1贵很多的原因所在。
然后将PM9A1安装到电池仓旁边只支持PCIe 3.0X4位置,再次进行测试,将结果和安装在PCIe 4.0X4位置之时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几乎相差无几:
- AS SSD Benchmark得分为5556,和PCIe 3.0X4位置得分5588相比几乎一样;
- 而CystalDiskMark显示的Q8T1和Q32T1的写入速率,分别为3408.43MB/s和3387.16MB/s,PCIe 3.0X4位置还要好于PCIe 4.0X4位置……
SD读卡器
7560的全尺寸SD读卡器位于机身右侧,确认是全收纳设计,不用担忧SD伸出一截在外,用户乐意的话也可以长期内置。
这个SD读卡器是Realtek出品,采用PCIe x1连接到PCH。
官方详细列出了其支持的SD卡的种类,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标注了:SD是安全数字卡、SDHC是安全数字高容量卡,SDXC是安全数字扩展容量卡。
笔者使用ATTO Disk Benchmark,安装Lexar 32GB 2000x SD卡、安装Lexar 32GB 1800x microSD加SD卡套,分别进行了测试,得到的结果如下:
- 2000x SD卡读取速率峰值达到271MB/s,写入速率峰值达到247MB/s;
- 1800x microSD读取速率峰值达到260MB/s,写入速率峰值达到206MB/s;
- 两者的 IO/s的测试成绩,看上去也都还可以。
总结一下
7560的存储系统:
- 在内存方面,拥有4内存插槽,虽然受CPU芯片组所限不能四通道,但插槽数还是多多益善,其性能发挥还有待后面的实际测试;
- 在硬盘方面,拥有3个2280 M.2插槽,在数量上不能说少,其中一个支持PCIe 4.0x4,也是当下主流;
- 全尺寸全收纳的SD读卡器,不仅仅良好外观收纳安全欠缺,而且其性能也比较优秀,绝对满足数码拍照用户的需求。
所以,笔者对7560整体存储方案,实在不能因为个人爱好而说不满意。
不熄的心火以上,已经完成了7560三大性能部件和主要硬件之一显示器的单项测试,有了这些数据,可以在理论上推测7560整机大体表现将会如何。
但是,如同男子四百米接力赛一样(不要问笔者为何加上“男子”二字),就算其中一个是苏炳添,也并不就一定能拿到铜牌。
而是,需要四位选手尽力提高、互相密切配合,教练优良指导,场地不出问题、观众气氛助威、外加对手喝了兴奋剂……Oh!No!不对!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对手会犯错上面!
所以,笔者对7560的评测还得继续!
不然,心中的一团火,是不会熄的!
行文至此,文字已满5000,图片将近40张,为了避免图文过多过长、造成部分时间有限的读者太过劳累,本篇到此为止。
在紧接的评测下篇中,将是7560的综合性能、稳定性(压力测试)、功耗分配、工作温度和电池续航以及其他方面的内容。
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对其优缺点的分析和最终评价。
敬请期待!
《2021 DELL 移动工作站15吋旗舰Precision 7560评测下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