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出行和滴滴出行是一个东西吗(嘀嗒出行二次冲击上市)

时隔半年后,南都记者获悉,4月14日,嘀嗒出行再次向港股提交上市招股书。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公司收益7.914亿元,同比增长36.3%,交易总额90亿,同比下降18.2%,毛利率83.5%;全年亏损21.94亿元,2019年亏损为7.56亿元,亏损相当于上年的3倍。

去年10月9日,嘀嗒出行首次向港股递交招股书,正式开启上市进程,曾有望成为“共享出行第一股”。然而此后到目前为止,滴滴出行、哈啰出行也先后步入上市阶段。有报道称,嘀嗒出行去年的上市申请迟迟未获得批复,主要有关其在运营城市的牌照问题。去年12月,交通运输部就曾约谈嘀嗒、哈啰等顺风车平台公司,称其涉嫌以顺风车名义从事非法网约车业务。

2018年~2020年,嘀嗒出行收益分別为1.17亿元、5.81亿元、7.914亿元;同期的毛利分别为0.69亿元、4.62亿元、6.61亿元,毛利率分别为58.6%、79.5%及83.5%。全年亏损分别为16.77亿、7.56亿、21.94亿元。但经调整净利润在2019年实现了盈利,2019~2020年分別为3.16亿元及3.43亿元。

顺风车和出租车是嘀嗒出行的两大支柱业务,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2020年,嘀嗒出行顺风车收益分别为7790万元、5.334亿元及7.06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益的66.3%、91.9%及89.2%。同期,交易总额分别为19亿元、85亿元及81亿元;收取的平均服务费率分别为4.1%、6.3%及8.7%。

截至去年底,嘀嗒出行已在全国366个城市为约4200万名乘客提供顺风车平台服务,拥有约2070万名注册私家车主,占顺风车市场66.5%的份额。但去年以来的疫情对中国顺风车及出租车行业产生负面影响,全年顺风车搭乘次数1.46亿次,同比上年降低18.4%。招股书称,截至2020年一季度,“我们顺风车搭乘总数较2019年同期暂时减少,而随着中国疫情改善,我们的业务于2020年第二季度则出现反弹。”

嘀嗒出行和滴滴出行是一个东西吗(嘀嗒出行二次冲击上市)(1)

在出租车业务方面,截至去年底,嘀嗒出行已在中国86个城市提供了出租车网约服务,并与17个城市的市级或区级出租车协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9年和2020年,嘀嗒出行提供出租车网约服务所得收益分别为630万、3890万元,分别占同期总收益的1.1%及4.9%,其收益主要来自向出租车司机收取的服务费。据更新后的招股书披露,由于平台自2019年8月开始在选定城市变现出租车网约服务,且平均服务费从3.8%上升至5.0%,使得其出租车网约收益大幅增加。

今年3月底,嘀嗒出行的“出租车智慧出行”微信小程序继落地西安后,正式在广州上线。据介绍,嘀嗒出行通过“扩展综合智慧出租车服务,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粘性”,招股书提到,“尽管我们的主要竞争对手对其出租车网约服务不收取任何服务费,但我们的出租车网约服务取得大幅增长。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我们并无变现其他方面的智慧出租车服务。”据透露,嘀嗒出行还准备将与地方政府合作的智慧出租车项目复制至沈阳、徐州、南京、杭州及中山等其他城市。

在成本方面,嘀嗒出行的服务成本主要包括付款处理成本、第三方服务成本、保险成本、安全成本、外包广告服务成本、员工成本、办公室相关成本、提供予私家车主及出租车司机的补贴及其他。南都记者注意到,2018年,嘀嗒在顺风车、出租车的司乘双方均投入大量补贴奖励,当年的销售及营销开支中,用户奖励达9.39亿元,合计占比85.8%、为近几年最高,一定程度上拖累了盈利。到了2019年,平台“提供予私家车主及出租车司机的补贴”则从915.5万降低到139.3万,占总服务成本从18.8%下降到1.2%。

嘀嗒出行和滴滴出行是一个东西吗(嘀嗒出行二次冲击上市)(2)

对于补贴占比的减少,招股书解释称,“主要由于我们平台接纳度提高及营销方式作出战略调整。2020年,我们并未向私家车主及出租车司机确认补贴,此乃由于我们的战略重点在于为乘客提供用户奖励,并向私家车主及出租车司机提供有限补贴,其已予扣除以得出收益且并无超出的部分。”“一般而言,我们根据市场需求、行业竞争格局及财务状况的综合评估厘定用户补贴及奖励的金额及范围。”

另外,平台自2018年起录得安全成本,包括就人脸识别、虚拟号码及实名认证服务支付予第三方供货商的费用。安全成本连续三年逐步提升,其中2020年的安全成本为1196.4万元,占总成本比例超9%。在毛利率方面,嘀嗒出行来自顺风车业务的毛利率最高,从2018年的51.8%提升至2020年的87.3%,出租车为32.0%。

在未来的增长策略方面,包括巩固顺风车行业的市场领导地位,继续推动出租车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升变现能力并丰富变现渠道,提升技术能力,寻求战略联盟、投资及收购。更新的招股书进一步扩充介绍称,就顺风车平台而言,“拟进一步开发广告及其他服务(例如汽车增值服务),以把握中国出行市场价值链中的变现机会;就智慧出租车服务而言,拟在全国范围内加大变现力度,探索其他类型的服务收费模式。”

采写:南都记者 傅晓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