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口相声蒸骨记(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

单口相声蒸骨记(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1)

由于艺术修养和品位达到了一定的境界,最近壹读君对传统曲艺发生了兴趣。

比如起源于华北地区的民间说唱的相声,这门语言艺术中也有很多学问。

今天,壹读君(yiduiread)就来聊聊其中一个大家都知道,但是并不是谁都懂的技术——贯口。

文字辈的值班壹读君 |孙文天

1.贯口其实就是念白

贯口是一个相声术语,它是相声中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也被称作“趟子活”,简单说就是相声中的“念白”,一般是大段的独白,贯口的节目在传统相声中占据了比较大的比例, 而且在至今仍经常演出的节目中,“贯口活”也是深受观众欢迎的一类。

单口相声蒸骨记(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2)

以马志明、黄族民的《大保镖》为例:

甲:刀、枪、剑、戟、斧、钺、钩、钗、鞭、锏、锤、抓、镗、棍、槊、棒、拐子、流星。什么带钩儿的,带尖儿的,带韧儿的,带刺儿的,带峨眉针儿的,带锁链的,扔出去的,勒回来的。我是样样——

乙:精通?

甲:稀松。

2.贯口并不仅仅是罗列

《报菜名》和《地理图》是最典型的贯口段子,也属于非叙事类贯口段子,这类贯口词往往是对事物名称的罗列和铺陈,把上百种事物的名称排列在一起。

当然,这不是贯口的全部。也有不少相声段子的贯口词本身带有叙事性质,如《八扇屏》借鉴了评书等其他曲艺形式的特点,简明扼要地讲出若干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有人物、有对话。这是比较复杂的一种贯口词,其文学性和表演难度上都大于单纯的罗列类的贯口。

单口相声蒸骨记(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3)

△一般开始贯口之前有这么一个提示

贯口还可以按篇幅分为大贯口和小贯口。

大贯口指贯口词比较长的节目,比如《八扇屏》,一般这类节目会包含很多大段的贯口。小贯口指贯口词相对较短的节目, 比如《文章会》,这类节目的贯口词位置往往不固定,并且一般一段节目中会有几段小贯口出现,每段大概100字左右,短小精悍。

3.贯口不是说的越快越好,关键得清楚、连贯

单口相声蒸骨记(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4)

贯口作为相声的一项基本功,几乎所有的相声演员在开始学习相声时都会练习。很多相声演员最早都是用各种绕口令来练习。

贯口中的“贯”字,是一气呵成、一气贯通的意思。它要求演员对贯口的技巧掌握熟练,不能断、不能错、也不能打磕巴。

刚学习说贯口的人一般都会追求快,但实际上贯口台词念出来不仅要快,更重要的是流畅,并且还要有抑扬顿挫,让观众听得清楚、听得舒服,在语音、语意和动作上都给观众一种审美享受。

因此,“贯口”是一种技艺性的表演,而不单单是纯技巧性的表演。

4. 马派相声说贯口最为擅长

单口相声蒸骨记(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5)

很多相声名家都擅长说贯口,其中以马派相声最为突出。不管是相声大师马三立,还是“少马爷”马志明,他们的贯口吐字清晰,语言流畅,情绪饱满连贯,语气轻重适当,快而不乱,慢而不断,一气呵成,让人百听不厌。

典型的代表是马三立、王凤山合说的相声《十点钟开始》。

5.贯口经常在日常生活中出现

当然,作为一种表现形式,贯口不只出现在相声之中。在评书里也经常会有贯口出现。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曾经在1988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就表演过《评书贯口》。

单口相声蒸骨记(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6)

要说评书贯口,给壹读君(yiduiread)留下最深印象的要数王玥波在《大隋唐》里说到《斩雄信》时一段时长20分钟多达418句的大贯口,感兴趣的壹堆饭们可以去找来听听。

很多贯口其实就出现在我们身边,不少人在过节时会给亲朋好友群发各种祝福语,其中有不少就是贯口,比如80、90后的爸妈经常发的↓

单口相声蒸骨记(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