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神兽17(读山海经追星寻宿)

山海经神兽17(读山海经追星寻宿)(1)

海经·大荒北经原文:“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父山,顺水入焉。有人名曰犬戎。黄帝生苗龙,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肉食。有赤兽,马状无首,名曰戎宣王尸。”

从这段记载里,透露出几点信息:一是地名融父山;二是大荒犬戎族;三是犬戎族世系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四是犬戎名号来历;五是犬戎饮食习惯反映出社会经济形式;六是祭祀情况。

这段记述里,直接理解的话,地名难以确证,但是野外考古适合解决时间和地点维度,这一点终会解决。

《山海经》明确表明犬戎族有黄帝世系,不过世系目前并不容易考证。从犬戎世系上下时间节点推测,犬戎称呼出现之时应在距今4300年至4200年左右。也就是说应在这个时段进入大漠。

“犬戎有牝牡”大部分人解读为“雌雄”。“ 牝牡”的确表达“雌雄”“男女”“阴阳”,不过在此处解读雌雄,显然低估了《山海经》作者的智商,也亵渎了中国文化。《山海经》是综合学科的一本书。

“金在南,木在北,名曰牝牡,年穀大熟。”或“太白在南,岁星在北,名曰牝牡,年穀大熟。”这才是《山海经》作者本意。“金”指金星,五行色属白,太白即金星,太白金星化身为神。“木”指木星,也叫“岁星”,五行色属青。作者之所以记录“牝牡”,一定是注意到了犬戎与众不同之处,即“尚金”又“尚木”。仅凭这一点,就可以确认犬戎族属是“奎木狼”。

庙底沟文化是白衣彩陶为特点的彩陶文化,有自身的独立特征。中国对五行的认知,应早在一万年以前。“五岳”是对五行的具象化。庙底沟白衣彩陶只占陶器的10%左右,并且精致程度远高于普通陶器,大多采用特制的“澄泥”制作,器形规整,属当时的精品系列。白衣彩陶突出“尚金”特色。

在二十八星宿体系里,二十八宿之奎木狼宿处于白虎宿的第一宿,主西方,西方属“庚辛金”,正是“金”位。

《山海经》这一段话的原始记录的时代,犬戎是游牧经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漠不适合农耕为主,则以肉食为主。《山海经》未必不严谨,其严谨在于按当时的认知体系,记述地理位置,物候、矿产、动植物、经济形式、姓氏、世系、传说、祭祀等。犬戎非土生土长的游牧部落,而是农耕部落被迫改变适应生产环境而在大漠中求生存。中国一万年以前就已出现农耕文明,而且文明的的发源地均在适宜农耕的地点,犬戎是被迫接受游牧生存之道。

犬戎的祭祀情况不明,不加评论。

山海经神兽17(读山海经追星寻宿)(2)

据《后汉书》史载犬戎与“帝喾高辛氏”是劲敌,这有待于考古考证,毕竟《后汉书》距犬戎起源也两千多年以上。犬戎与周王朝的较量真实可信,后犬戎主体被秦所灭,遁入大漠,不知所终。但是犬戎并未消失,汉朝又出现白狼国,白狼王,与汉有过往来,为犬戎的分支。

自此,犬戎似乎不见踪迹,不过循着星宿图腾的指引,南北朝敕勒族又进入视野。“敕勒川,阴山下,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底见牛羊”。敕勒是用鲜卑语表达的,原意是“狼”,敕勒人以狼为图腾,居住阴山。

南北朝以后,契丹族又进入视野,“契丹”是自称,发音为“赤那”或“叱那”,为“狼”。契丹以狼图腾为标志,无论白狼还是青狼都符合其“奎木狼”的标志。契丹人又对星宿有着情有独钟的特色习俗。

契丹民族融合消亡以后,蒙古族“乞颜部”也是一支狼图腾族群,乞颜也是“狼”。蒙古族和满族里分别又有以“奎穆特氏”为姓氏的部族,改为汉姓时,均为“奎姓”。限于篇幅不再多举例子,有兴趣的可自行研究。

犬戎的踪迹在哪里?内蒙古阴山给了指引方向,首先阿善遗址的考古确认了阿善类型三期与中原龙山文化有渊源,阿善类型四期到早商。这个时间段与犬戎、鬼方出现时间至商代的记载时间相当。阴山岩画创作量最大的时期也是这一阶段,从地域上看,阴山属于阿善三期族群的领地,并持续到早商。阴山岩画集中在鬼方控制范围区内,不能不说二者有关联。鬼方是魁隗氏炎帝的部族,二十八宿的鬼金羊,鬼方隗姓,赤狄(帝)炎帝称号,而具茨山岩画集中的地方叫大隗山,也以隗为尊。

阿善类型遗址在大青山南侧一字排开,从土默特左旗到土默特右旗,土默特是音转译音,土默特是“奎木狼”,与“奎穆特氏”的“奎穆特”相同,古语的音变。可以确认阿善遗址三期是“奎木狼”属地的起始阶段,这一阶段与朱开沟文化相当。这一时期的阴山岩画应是以鬼方为首的赤狄集团创作,其功能与具茨山岩画功能一样。

阴山下,世世代代有“土默特氏族”定居,直到清朝被迁往东北,成为“不许过问政务的旗人”。土默特世代居住土默特旗,“融父山”就解开了谜,即背后大青山,奎木狼的“木”之五行所属。土默特旗地名经历过林胡、娄烦、柔然、匈奴、鲜卑、蒙、满、汉等各族语言音译,但仍然保持着基本特征,依然能够辨认,这就是族号的凝聚力,也是生存与土地密不可分的凝聚力,也是文化传承发展的原始动力。

喜欢历史的读者,请从各个立足点的系列文章去理解,以点来构成历史空间结构,请先理解内容。只希望遇到同道中人共同完善。

下一篇从考古角度再次确认阿善遗址与庙底沟的渊源。

山海经神兽17(读山海经追星寻宿)(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