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施剑翘刺杀孙传芳(民国第一女侠施剑翘)

1926年,年仅19岁的千金大小姐施谷兰正在书房练字时,突听到父亲施丛滨被直系军阀张作霖俘虏的消息。那一刻,她的笔便停在了半空,一种不详的预感笼罩着她。

但思虑良久后,她开始安慰家人和自己说:

“现在已经是民国了,有很多相关条文保障俘虏的安全,父亲不会有事的。”

然而,施谷兰话音未落,噩耗便传来了:施丛滨被杀害了。

原本,对于征战沙场的战事而言,脑袋从来是挂在脖子上的,所以家属对军士生死本无太多难以接受的。但施丛滨的死法却超出了施谷兰和家人的想象。

孙传芳在逮捕已经60岁的施丛滨后,竟未经过审判(存疑),直接下令将其斩杀了。这显然是不合体制的,在清亡之前,施丛滨便已是陆军少将加中将衔;及至民国,又历任旅长、师长、军长,怎么说,也是个成名人物。

民国施剑翘刺杀孙传芳(民国第一女侠施剑翘)(1)

在俘虏中,这样一个人物的生死,怎么也应该经过审判,可孙传芳却直接不留一丝情面地下令斩杀了他。

斩杀他时,孙传芳还特意下令“用钝刀”杀人,如此一来,垂垂老矣的施丛滨被砍到身首异处时,不用十几二十刀,估计是做不到的。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身为老将军的施丛滨被斩杀时,竟是在蚌埠车站旁边。一代名将最终竟被斩杀于大庭广众之下,这和当年清政府菜市场斩杀死刑犯有何区别?

相比之下,最让施谷兰难以接受的是:孙传芳在杀死父亲施丛滨后,竟将其身子弃于荒野,将其人头悬挂在铁甲车上,上面还用白布红字写着“新任安徽督办施从滨之头”........

施谷兰听到父亲惨死、遭侮辱的相关细节后捶胸顿足,她哀嚎着,想起父亲走时还乘坐着铁甲车威风凛凛,转眼便是如此下场,作为父亲的爱女,她心里怎能不悲愤。

施丛滨对于施谷兰而言,是生养她的慈父,也是她一生最大的偶像。当自己的至亲、偶像被如此伤害并侮辱时,她感觉自己的整个世界都坍塌了。

民国施剑翘刺杀孙传芳(民国第一女侠施剑翘)(2)

她可以接受父亲战死沙场,毕竟,那是一个战士最好的死法。她甚至也能接受父亲俘虏后被枪杀,毕竟,这也是战场常有的事,但她怎能接受父亲这般惨死后被羞辱呢?

施谷兰哭红的双眼放着寒光,极度的刺激,已经让她的心里被仇恨塞满了。

想到此时父亲的头颅还不知下落,她更是悲愤难平,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仇就是杀父仇了。这个仇如果不报,下半生她怎能安枕?

施谷兰扶着椅角缓缓从地上站起身,她走到书桌取出纸笔写下了那首著名的《仇诗》:

“被俘牺牲无公理,暴尸悬首灭人情。痛亲谁识儿心苦,誓报父仇不顾身。”

那一刻,当施谷兰重新站起时,她便已不再是曾经那个养尊处优的千金小姐了,此后,她的使命便只剩“为父寻仇”一个了。

内心被仇恨装满的施谷兰一心只想寻仇,自幼熟读诗书的施谷兰知道,她正面临的是一个极其强大的对手。孙传芳杀人如麻且位高权重,身为军阀首领的他手下遍布天下。一个裹着小脚的女人,要杀全世界最难杀的人,谈何容易。

但有一句话说了:如果你真的想做某一件事,全世界就都会给你让路。

最初的施谷兰在写在复仇誓言时,并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也因此,周围的人,都未把她的话太当真,毕竟,这个目标终究太大了。

但没人知道施谷兰骨子里的仇恨有多深,这仇恨无时无刻不伴随着她。她知道,在未报仇之前,她的仇恨一分也不会减,而只会与日俱增。

无时无刻不在琢磨复仇的施谷兰知道,仅凭自己的实力复仇显然是有难度的。于是,她开始动起了脑筋。

民国施剑翘刺杀孙传芳(民国第一女侠施剑翘)(3)

觉得自己力气太小搬不动大石头的施谷兰,首先找到了自己的堂哥施中诚。施中诚承诺她会替她父亲报仇后,她便为他谋取了烟台警备司令之职。

能让施中诚短时间内从一个排长升到了团长,可以看出,施谷兰虽是一介女流,却绝不是凡俗女子,对,她是有一些手腕的。

这也难怪,她是将军施丛滨最宠爱的女儿啊。只要不是行军打战,施丛滨总爱将这个长相清秀、聪慧异常的女儿带在身边,耳濡目染下,她自然学会了很多。

让施谷兰没有想到的是,施中诚谋得官职后,竟只顾着吃喝玩乐,完全把替她报复仇抛之脑后了。

一日,施谷兰气冲冲地闯进施中诚的房间,此时,他正左拥右抱着美人坐在一堆酒肉中间。见状,施谷兰直接上前掀翻了桌子厉声道:

“吃吃吃,玩玩玩,到底要什么时候才干我的正事!”

怔住的施中诚示意美人退下后,走到气鼓鼓的施谷兰身后道:“你看你,老是这么硬气,怎么成大事,我这不正想着的嘛,这是大事,可不得仔细筹谋筹谋?”

施谷兰不等他说完就径直走出了房间,他的这套说辞,她已经听了不下几百遍了。此时的施谷兰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个堂兄怕是指望不上了。

不久后,施谷兰结识了施中诚在保定军校的同学、时任阎锡山部的谍报股长施靖公。

因为同窗情的缘故,施靖公经常住在施中诚家,一来二去间,他自然结识了施谷兰。当时的施谷兰虽因一心想着复仇而满脸哀怨,却也难掩其秀丽姿容、出众气质,只一眼,施靖公便喜欢上了她。

关于施靖公与施谷兰如何在一起的过往,他们的孙女施朝是这样讲述的:

“我爷爷平时心里就比较喜欢我奶奶,但从来没有机会去表示。1928年,在奶奶的父亲忌日那天,我奶奶心里难受,就在院子里号啕大哭。这时我爷爷就说其实我挺想帮你的,但我也不是你们家人,不太方便替你报仇,你要是嫁给我,我可以帮你报仇。”

“我可以帮你报仇”,只这一句,施谷兰便止住了哭声。她看着眼前的男子,想着此前一次次让她失望的施中诚,她抬头问道:“当真?”施靖公看着她认真地点了头。

民国施剑翘刺杀孙传芳(民国第一女侠施剑翘)(4)

或许是一心复仇的缘故,当时的施谷兰对施靖公并未有感情。她答应嫁给他,完全是因为他承诺他要替她复仇。

如此说来,当时的施谷兰颇有为了复仇以身相许的意味。为了复仇,甚至可以牺牲自己一生的情感,这便是施谷兰。这样的施谷兰让人心疼,也多少让人惋惜。

与施靖公结婚后,施谷兰接连为他生下了两个儿子。但孩子相继出生后,原本还想复仇的施靖公态度却转变了,此时的他极其想好好过日子。

他不仅不再肯帮妻子复仇,甚至有劝说妻子放弃复仇的想法。

终于有一天,在他已经被提拔为旅长之后,他近乎哀求地对妻子说:“咱好好过日子,都过去这么多年了,而且人势力那么大,咱杀得了他吗?杀了他以后呢,万一没杀成呢?”

施谷兰听完丈夫的话半响没吭声,第二天黎明时分,她便留书带着两个孩子离开了施家。她为丈夫留下的是诀别书,上面写着:

“一再牺牲为父仇,年年不报使人愁。痴心愿望求人助,结果仍需自出头。”

这首诗,写满了对丈夫的控诉,也写满了她的决绝。直到此时,施谷兰才终于意识到:复仇只能靠自己。

这一年,已经到了1935年,此时离施谷兰父亲惨死已经过去了10个年头。

此时的施谷兰想到自己欲报父仇十年而不得,竟仰天长叹道:“苍天啊!”

随即,她提笔写下了:"翘首望明月,拔剑向青天。"写完后,她用笔圈下了“剑”“翘”二字,并以此为名,将自己改名为:施剑翘。

也是从这一刻开始,世间再无施谷兰,而只有靠自己复仇的女子施剑翘。

她甚至还将自己的两个儿子改名为“佥刃”和“羽尧”,连起来正是“剑翘”二字。

她带着两个孩子辗转从太原到了天津,重新寻找机会。而天津,正是孙传芳经常出没的地方。

到达天津后,施剑翘安顿好了两个孩子。而此时,她年幼的弟弟也留学归国了,弟弟想凭自己手上的刀子手刃孙传芳。施剑翘听完后摇了摇头,转身她便想尽各种法子弄到了当时最先进的枪支。

民国施剑翘刺杀孙传芳(民国第一女侠施剑翘)(5)

这支枪,正是勃郎宁手枪。这种枪支在当时绝非一般人可以拿到,当初军统特工陈恭澍等人在北平刺杀张敬尧时,都没有这种手枪,还是戴笠专程坐飞机飞到北平将勃郎宁手枪交给陈恭澍。

也正因此,很多人甚至认为,施剑翘拿到这支枪的背后,是国民政府借刀杀人的结果。

拿到这把枪后的施剑翘日夜枕着枪入睡,为了能尽快练好枪法,她甚至通过手术放开了小脚。小脚手术完成后,她便开始夜以继日的练习。

与此同时,她还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打听孙传芳的消息。老天开眼,经过多方打听后,施剑翘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孙传芳的身貌、口音及活动规律。

终于,她得到了一个关键线索:孙传芳每周三、六必到居士林听经。孙传芳竟然信佛,施剑翘从喉咙里发出鄙夷的“哼”声。

掌握到这一关键信息后,施剑翘随后便化名“董慧”,委托一位女居士介绍她加入了居士林。此后,施剑翘便定期出入居士林。

经过周密的筹划和部署,施剑翘定下了11月13日(讲经日)行刺的计划。

民国施剑翘刺杀孙传芳(民国第一女侠施剑翘)(6)

行动前,施剑翘先是祭奠了父亲,随后,她又将母亲送到了南京,又将自己的两个孩子托给妹妹施韧兰照顾。

从施剑翘这一连串的安排来看:她是抱着必死之心去的。

1935年11月13日这天,施剑翘终于等来了自己的杀父仇人孙传芳:他端坐在佛堂中央。

行刺前,施剑翘原本坐在靠近火炉的后排座位,但这个位置离孙传芳实在太远,这样一来,她行刺的成功几率便会小很多。

于是,她便以背后的炉火太热为由要移到前排去。看堂人允诺后,施剑翘站起身来,伸手握住衣襟下的手枪,快步来到孙传芳身后。

待众居士闭目随富明法师诵经之际,施剑翘悄悄拔出勃朗宁手枪,对准孙传芳的后脑勺射出了第一发子弹,紧接着又朝他的太阳穴和腰部各射一枪。

“啪”、“啪”、“啪”,随着三声枪响的落下,北洋军阀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应声倒在了血泊中。

不用说,这样的三枪,孙传芳早已命赴黄泉了。

随后,佛堂大乱,施剑翘看向众人道:“不要惊慌,我是为父寻仇!”

说完,她便将父亲施丛滨的照片洒向了佛堂。

紧接着,施剑翘冲出佛堂,将提前准备好的《告国人书》和身穿将校服的施从滨照片抛向人群,大声宣布自己的姓名及行刺目的。

施剑翘是在用这种呐喊,向全世界宣告自己终于得成的复仇志。做完这第二步后,施剑翘便拨通了警察局的电话,决意自首。不久,施剑翘被前来的警察带走。

民国施剑翘刺杀孙传芳(民国第一女侠施剑翘)(7)

自首被绑现场图

因为施剑翘自己向人群散播消息的缘故,当天下午6时,《新天津报》就发出号外,报道了“施从滨有女复仇,孙传芳佛堂毙命”的特大新闻。

第二天,天津、北平、上海等各报都以头号标题刊载了这一消息,全国轰动。

任何时候,杀人都是大事,公然杀死孙传芳后施剑翘也迎来了她的审判。

1935 年11月21日,昔日“五省联帅”孙传芳被当众刺死8天后,公诉人以“蓄意持枪罪”和“杀人罪”两项罪名起诉女刺客施剑翘。

得报大仇的施剑翘竟审判,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这一审判结果引发了当时舆论的重大反响,舆论对这个十年为父寻仇的女子充满了敬佩和同情。当时的社会甚至将这位“谋杀者”视为了“女中豪杰”、“巾帼英雄”。

施剑翘的矢志不渝感动了世人,无数人为她请愿要求从轻发落。她的辩护律师认为:

“虽然道德中的“孝”与现行中的“法”有不尽相同的地方,但所谓“百善孝为先”,法律虽不能鼓励杀人,但也不应掩其孝烈。因此,法官在审判中应“权其势、恕其情”,给予恰当的同情与宽恕。”

这一说法遭到了孙家辩护律师的反对,他们认为:

“法院审判应遵循现行法律,所谓“以孝行报私仇”的理念,在当下之年代是站不住脚的。”

经过长久的辩论和举证,2月11日,河北高等法院宣判:

“原判决撤消,施剑翘杀人,处以有期徒刑七年”。

这一判决显然未得到施家律师和公众的要求,随即,这场官司被上诉到南京最高法院。这年八月,让人遗憾的是,判决结果依旧维持原判。

民国施剑翘刺杀孙传芳(民国第一女侠施剑翘)(8)

得知这一消息后,举国哗然。

群情激奋中,舆论压力如江海涌来。此案很快惊动了一些国民党元老,冯玉祥、李烈钧、张继等人同情施剑翘的遭遇,他们随即联名呈请国民政府明令特赦。

经多方努力,南京国民政府委员会经过反复研究,最终冒天下之大不韪,于1936年10月14日发布公告,决定赦免,全文如下:

“施剑翘因其父施从滨囊年为孙传芳惨害,痛切父仇,乘机行刺,并及时坦然自首,听候惩处.......兹据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第六十八条之规定,宣告原判处有期徒刑七年之施剑翘,特予赦免,以示矜恤。”

特赦令出来后,坐了11个月牢的施剑翘重获了自由。

不知,孙传芳若得知这样的消息,会作何感想。说来,他的死也只能怪自己当初“得理不饶人,做事太绝情。”

附注:

重获自由后的施剑翘与施中诚恢复了交往,但她始终未再原谅自己的丈夫。

解放后,施剑翘丈夫施靖公被作为战犯关押了,期间,她也未和他有过任何联系。特赦时,政府问施靖公准备去哪,他说想回老婆孩子那儿。

但他的这一要求遭到了施剑翘的反对,就在政府和她做工作让施靖公回家时,施靖公突发脑溢血过世了。

当相关部门把丈夫的遗物送到施剑翘手中时,她竟连看也不看,直接在上面贴了一个“查无此人”的条,将它原封寄回去了。

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施剑翘对这个男人是伤透了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