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

苏联核电站的高歌猛进

1954年6月27日,苏联突然发出一则新闻:

在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共同努力下,苏联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5000千瓦发电量的核电站,该核电站已为苏联农业生产项目提供所需电力。

这条新闻宣布了人类第一座核电站——奥布灵斯克核电站的诞生,位于苏联的卡卢加州。它的建设是当时的机密,因而新闻发出后震惊了全国及世界。

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1)

它凝聚着苏联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智慧,标志着人类核电时代的到来。此举也巩固了苏联在“二战”后的世界领导地位。

随后,英国于1956年、美国于1957年分别建成核电站。

到了六十年代,法国、加拿大、德国、日本等纷纷建成核电站。

核能利用问题自20世纪40年代出现以后,由于其特殊的政治和军事意义,左右着大国战略和世界格局。

“二战”后期,苏联为了增强自身的军事、政治实力,抗衡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在恢复国民经济的同时,大力全面发展核技术及核工业。

由此,苏联以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为基础,很快研制出了原子弹、核导弹、核动力船等。

而且,相比常见的火电站,用核能发电经济、环保、安全。因而苏联虽然拥有广袤的国土、丰富的天然能源资源,但是核电在能源发展规划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2)

经过摸索、试验阶段,世界核电站建设在七十年代进入高速发展期。

苏联、美国、日本和西欧各国均制定了庞大的核电发展规划。1973~1974年的石油危机,将世界核电的发展推向高潮。

苏联和美国你追我赶,成为核电建设的领头羊。

1973年,苏联选定乌克兰基辅州,在普里皮亚季镇附近的切尔诺贝利,开工建设全国最大的核电站。

这里地处偏僻,距离基辅市(乌克兰首都)约120公里。人口稀少,地形开阔,还临近一条河流。是建造核电站的理想之地。

像很多重大项目工程一样,这座苏联最大的核电站以纪念苏联的主要缔造者、国家领袖,被命名为“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核电站”

只是后来人们以其所在的地名,习惯称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3)

这座核电站很快建成。1977年9月,核反应堆开始工作。第二年开始发电。

六年后的1983年12月,这座核电站的4号机组建成、投入运行。由此共有四台机组,联网发电。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建成后,成为和平利用核能的又一个典范,名扬世界。

经过几年运行,它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

这又一次成为苏联人民的骄傲。

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4)

然而这一切顺境,不久之后,却走向另一个极端,成为一个反面形象,闻名于世。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使得核阴霾笼罩世界

1986年4月,核电站人员按计划对第4机组进行定期检修维护。

然而,由于工作人员多次违反操作规程,导致反应堆十分不稳定,能量增加。

26日凌晨1点23分,突然两声沉闷而巨大的爆炸声,打破了午夜的宁静。

反应堆熔化、燃烧,引发爆炸。

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5)

随着爆炸声,反应堆的保护壳被冲破,30多米高的火柱冲向夜空。

同时,周围的防护结构和各种设备被高达2000℃的烈焰吞噬、熔化,厂房着火。

反应堆里的高放射性物质,随之向外泄露、弥散。

附近的消防人员闻讯,迅速赶到。由于顾及到高温和核辐射,只能依靠直升飞机,从空中向下投放含铅和硼的沙袋,以封住反应堆,阻止放射性物质的外泄。

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6)

更可怕的是,夹杂着高放射性物质的烟雾、尘埃,随风飘散到周边的地区和国家。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的第二天即4月27日,距离切尔诺贝利约1100公里的瑞典Forsmark核电厂工作人员,突然发现异常的辐射粒子粘在他们的衣服上。

Forsmark核电厂人员经过检测,发现该辐射粒子不是来自附近。随即,他们经过排查,怀疑源头是苏联的核电厂出了问题。

瑞典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便通过外交官员向苏联询问,但未获证实。

但是此事不胫而走,受到各国的重视。最后确认是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事故。

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7)

至此,苏联政府无法隐瞒,只能接受国际社会的介入、监查。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紧急暂停运转1、2、3号机组,并且疏散、撤离附近居民。

此时,事故已经导致2人当场死亡。

5月9日,苏联政府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人员到事故现场视察。但也只能乘坐直升飞机,从高空察看核电站及周边的情况。

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8)

此时,当地的核辐射强度最高为15毫伦琴/小时,百余公里之外的基辅市也达到0.2毫伦琴。

伦琴(英文代号R),得名于发现X射线(也称伦琴射线、X光)的德国物理学家威廉·伦琴(Wilhelm Conrad Rontgen),是放射性物质产生的照射量的单位,表示存在的辐射量。

一般认为X射线辐射量的安全范围为0.1毫伦琴/小时左右。但是长期接受,也会对身体健康不利。

这个惊人的消息传出后,震惊世界。

西方各国赶紧敦促身在基辅的侨民和游客撤离。

临近苏联的国家检测到了超常的放射性尘埃,于是一些欧洲国家立即强迫实行食物限制规定,特别是菌类和牛奶。

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9)

其中,法国政府宣称辐射尘只飘到德国及意大利的边界,为避免引发民众恐慌,就没有作出禁食的规定。

当然,受害最严重的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周边地区。

据科学检测报告,爆炸使机组被完全损坏,8吨多强辐射物质泄露,爆炸时泄漏的核燃料浓度高达60%。而且直至事故发生10昼夜后,反应堆才被封存。

在此期间,放射性元素一直超量释放,尘埃随风飘散。

事故发生三天后,附近的居民才被疏散。这三天,已使很多人饱受放射性物质的侵蚀。

据估算,核泄漏事故后产生的放射污染,相当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产生的放射污染的100倍。

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10)

事故发生后,有接近现场的203人被立即送往医院治疗,结果31人死亡,其中大多人死于过量的辐射。死者大部分是一线的消防队员和救护人员。

事故发生后的两年里,苏联政府陆续派遣了数十万人员负责清理现场。他们必然会受到核放射污染物的毒害。

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11)

而这场事故也留下了无穷的遗患。

事故发生后的七年中,有七千多人死亡。参加医疗救援的工作人员中,有40%的人患了精神疾病或永久性记忆丧失。

截至2012年统计,参加救援工作的83.4万人中,已有5.5万人丧生,30多万人受核放射伤害死去。

这还没算一些因核放射导致的慢性病、隐形病的情况。

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12)

同时,由于放射性烟尘随着气流四处飘散,整个欧洲也笼罩在核污染的阴霾中。

在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野味〔包括野猪、鹿等〕、野生蘑菇、浆果以及从湖里打捞的食肉鱼类。铯-137含量达到几千贝克/千克。在德国,一些野生蘑菇的铯-137含量甚至达到了40000 贝克/千克。

根据2006年TORCH报告,这些地区的平均水平约为6,800贝克/千克,是欧盟规定安全标准的600贝克/千克的十倍以上。

因而,即使事故发生后20年,一些欧洲国家也一直在密切监控在自然和接近自然环境下生活的食物,例如粮食、蔬菜、奶制品、水果、动物等,尤其是一些进口食物,以防止受核放射污染食品进入人类的食物链。

从而,致使欧洲的农业生产遭受了巨大损失,人们的日常生活消费受到了很大影响。

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13)

对于这次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引发的原因有多个。归结为以下几点则是:

其一,核电机组采用的RBMK石墨沸水堆设计本身存在着安全隐患,是这次事故的内在原因。

其二,工作人员在定期检修过程中操作失误,是造成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其三,事故发生后,苏联政府对消息的封锁和应急反应的迟缓,使得事故的后果扩大,造成不可弥补的巨大损失。

鉴于这个惨痛的事故,乌克兰政府作出永远关闭该核电站的决定。

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14)

这次事故也使得核电安全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导致世界核电发展降温、降速。

切尔诺贝利方圆几十公里,由此也长期成为无人区,永远在警示着人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