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得主经历启示(诺贝尔奖得主的一句话)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印度裔美国学者阿比吉特·班纳吉(Abhijit Banerjee)、法国出生的埃斯特·迪弗洛(Esther Duflo)、美国学者迈克尔·克雷默(Michael Kremer)三人,一直在五大洲最贫穷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田野研究”——随机对真实环境中的真实研究对象进行研究、调查,甚至“政策对照实验”。他们从穷人的日常生活探寻贫穷真正的根源,试图探究所谓的“穷人现象”。

这三位学者通过大量的研究证明,穷人之所以穷,并不是因为道德低下或者说思维方式太局限,反而他们已经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最理性的抉择!

请大家记住这句话:力所能及的最理性选择!

先来看看三位学者的研究案例:在非洲,穷人们把政府提供的免费蚊帐(预防疟疾)拿去做婚纱,把免费避孕套当成气球,把免费马桶当花盆……

他们为什么不知道避孕、防疫、清洁水源的重要性呢?关键是他们没有使用蚊帐/避孕套和花盆的场景!

诺贝尔奖得主经历启示(诺贝尔奖得主的一句话)(1)

所以周围的所有人都这么干,也因此他们都习以为常了!

如果你觉得愚昧,那么联系一下我们身边的实际:富人是不是更多的坚持运动和体检,购买一大堆保险,相反穷人总是“重视治疗轻预防”——平时不注重检查身体,拖成大病之后乱花大钱。

实际原因是:穷人觉得没有钱做预防,没有时间做锻炼。因为有限的支出要用来养家糊口,有限的经历要用来赚钱。

仓廪实而知礼节,往往是当你的生活有基本的保障,你才有时间思考一些别的事,比如说计划未来,比如说为教育投资。

穷人为什么喜欢多生孩子而不是让孩子多读书?同样的道理,穷人把教育看成是工作的机会成本,如果孩子现在能找到工作那就用不着上学了,如果找不到再上学反正也是免费的。另一方面,教育投资实在太长期了,风险极大,预期的收益很不确定,因此它往往被作为很靠后的选择,有时候只是避免无所事事的替代品。

相反,生孩子可以“养老”,是不是很熟悉?非洲人有着跟我们过去一样的思维。只要多生,提高概率,总有一个有出息的,那样就可以解决养老问题了。

诺贝尔奖得主经历启示(诺贝尔奖得主的一句话)(2)

香港曾有一档节目,叫穷富翁大作战,让有“富人思维”的资本家去体验一下底层穷人的生活。富豪们从一开始坚持自己的“穷富思维”论,到真实体验后发出“活着就已经用尽全力了,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去计划下星期、明年会怎样?”的反思。

美国有本畅销书——《我在底层的生活》,作者在不同的城市,换了六种工作,有零售,有清洁,有老人服务。

但是结局都一样:阐述了底层贫穷的真相,并得出一个无解的死循环:

-->因为没钱,不得不住在偏远地方;

-->因为住在偏远地方,所以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在路上;

-->因为花费很多时间在路上,她用于提升自己和发现更好工作机会的时间越来越少;

-->为了应付房租和生活成本,她不得不说服自己承担更多小时工作或者兼职;

-->因为花了太多时间做各种劳苦的工作,她渐渐成为一个工作机器,无力做任何其它的事情,直到情绪爆发离开;

这就是一个越勤劳越贫穷的恶性循环。

穷人,因资源太少,每一分每一厘都看在眼里,斤斤计较,鸡毛蒜皮的利益都争抢,所以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所以生都陷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无法自拔。这就是穷人最大的思维障碍,它将一个人彻底束缚。

诺贝尔奖得主经历启示(诺贝尔奖得主的一句话)(3)

研究表明,穷人之所以穷,穷人之所以做了很多看似“穷人思维”的决策,实际上很大程度都是基于现实所做的理性决策,跟富人所做决策的本质并无不同,都是“有限理性决策”。

要想真正地摆脱贫穷,除了抛除“偏见”,恐怕更要做的是革新认知。即使身处困境,也要尽一切所能为未来投资。

然而,每个人的认知资源都是为了适应现状而产生,我们的认知习惯又反过来禁锢了我们的思维模式。想拓宽知识面,不仅要和偏见和固有认知做斗争,更要摆脱惰性,在更大更多元的圈子里去激荡思想,何其难哉。

我始终相信:世界上永远存在这样一类人,他能够超越自己的家庭、血缘、环境,他能够挣脱时代对他的束缚,让世界另眼相看,这一类人被称为“英雄”!

人生最难得的就是《人间清醒》!

高手清醒又深刻,普通人糊涂又狼狈

请购买水木然签名作《人间清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