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考点及答案(孟子二章之生于忧患)

初中语文 2018-11-11第21课 孟子二章,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考点及答案?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考点及答案(孟子二章之生于忧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考点及答案

初中语文 2018-11-11

第21课 孟子二章

一、学习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背诵并默写短文。

2.熟读课文,借助注释,了解大意。

3.了解孟子其人和他所处的时代,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二、作者简介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今山东邹县东南部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而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

《孟子》一书主要记录了孟子的语言和政治观点,是儒家的经典之作。其文章气势充沛,说理畅达,并长于论辩,孟子也终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因孔子是圣人,所以世人尊称其为“亚圣”,将两人的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

注:本文由初中语文公众号编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初中语文(chuzhongyuwen10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