搪塑怎么来的(别争了这个省才是塑)

最近几年,“渣渣辉”的粤谱,“蓝瘦香菇”的夹壮,以及“锅包又”的东北话,被做成各种短视频发疯传,被网友们一致公认为塑料普通话江湖中的网红最强音。

不过,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种塑料普通话比起来,上面这些,就都只能叫弟弟。

它就在“塑料普通话”唯一指定的真正发源地——弗兰!

搪塑怎么来的(别争了这个省才是塑)(1)


弗兰人一开口,全世界都会被可爱到投降

有人说,新时代的人生三件乐事应该是:花烛夜、中状元、听湖南人讲普通话。

在《向往的生活》中,何老师也时刻不忘记教嘉宾和观众说几句塑普。

搪塑怎么来的(别争了这个省才是塑)(2)

正如在东北,一句“你瞅啥”被认为是吵架的万能开场白,在湖南,从《天天向上》到《快乐大本营》,经由本土主持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句同样功能的“你要哦该咯”,也在大江南北迅速蹿红。

而作为一个湖南人,一生最困难的事就也许就是分清楚F和H、N和L,所以关爱你身边的湖南朋友,就从不让Ta念什么“刘奶奶买榴莲牛奶”开始。

搪塑怎么来的(别争了这个省才是塑)(3)

塑普可爱不仅在口音和语气词,还在于它有很多专有词汇,光颜色的形容词就五花八门,什么溜青的、根绿的、葛黄的、通红的、咩(mia)黑的……

搪塑怎么来的(别争了这个省才是塑)(4)

尽管如此,湖南塑普的使用者们却往往有着迷之自信,经常会向北方的小伙伴们炫耀:

你觉得我的葡腾发(普通话)ok不咯,应该听不出我的弗兰(湖南)口音是不咯?跟央视举播(主播)滴口音是一样滴啵?

搪塑怎么来的(别争了这个省才是塑)(5)

搪塑怎么来的(别争了这个省才是塑)(6)

其实,这也完全不能怪他们,因为:湖南塑普的传染力实在是太强大了!

以至于在语言的江湖里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一听塑普必误终身。

有网友吐槽:

在湖南上大学,我们班同学来自15个省区,我们班起初被分化为两种口音,东北腔和湖南塑料普通话,但是不到一个学期,最后全都变成了塑普。

搪塑怎么来的(别争了这个省才是塑)(7)


如何练好湖南塑普?

几乎所有外省人听到湖南塑普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可能是世界上调子最高的语言了,说着说着就能唱起来,堪称语言界的rap。

普通话四个声调,而以长沙话为代表的湘方言共有六个声调,所以,练好湖南塑普的第一要义就是,掌握好各种奇奇怪怪的调调。

塑普的可爱不但因为语速快,不打弯儿,而且很大程度还因为湖南话中有大量专有名词:

妹陀 = 小姑娘

堂客 = 媳妇

细伢子 = 小男孩

崽 = 儿子

下不得地咧 = 形容程度之深

带笼子 = 骗人

韵味=有点东西,有意思。

斗霸=开玩笑、抬杠。

还有一些与普通话形式相同、意义不同的长沙方言词进入了塑普,例如:

搪塑怎么来的(别争了这个省才是塑)(8)

特点三,用词极其夸张。以长沙话为代表的湘方言大量采用动词作为形容词前的程度副词,表示“很、非常”的意思,通过重读或拉长这些词语的读音,加强程度又形象生动地描摹情状和形态。

如:嫩白的、通红的、刮瘦的、沁甜的、稀乱的、喷香的、绷硬的等等。

“讨嫌”的地道表达应该是“讨死嫌”

最后就是湖南塑普的灵魂——喜用语气助词。

以长沙话为代表的湘方言喜欢用一些语气助词做拖音,表达讲话人的神情、语句形式或时间状态,这是湘方言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

常用的语气助词有:“哒”,“ 咯”,“ 撒”,“咧”,“啵”等。

通常用“ 哒” 表完成态,如:恰饭哒、走哒、好哒等等;用“咯”做疑问助词,如:干什么咯?好不咯?要不咯?用“撒”加强语气,如:你去撒!完成了以上步骤,基本上,你的湖南塑普就练成了差不多90%了。

阿信这里,还邀请长沙的同事“长沙王尔德”,专门为大家录制了一段非常标准的塑普发音示范,请跟读并反复练习。

一定要给我点开!

这只老鼠是我们新书《老鼠什么都知道》的主角


湖南塑普,何以出圈?

对于全国其他地方的人来说,很容易将湖南的这种普通话理解为“湖南话”,但事实上,在湖南,压根就不存在“湖南话”这种东西。

从全国汉语的分布情况来看,湖南境内的方言纷繁复杂,有湘语、西南官话、赣语、客家话这些全国七大方言,也有乡话、湘南土话这样的尚未划定归属的特殊方言。

自古以来,在湖南各地区的人之间,听不懂,几乎就是一种常态。

搪塑怎么来的(别争了这个省才是塑)(9)

网友细数株洲方言|图片来源:知乎截图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普通话的推广,一种以省会长沙的口音为基准的普通话开始向全省辐射开来。

搪塑怎么来的(别争了这个省才是塑)(10)

语言学家伍云姬先生曾经考证,在长沙本地的表述中,“塑料”与“钢铁”相对,不够结实,寓意普通话蹩脚、不够正宗。于是:

长沙人使用“塑料普通话”一词来戏谑他们自己作为非普通话母语者不够自然的普通话。

这便是“塑料普通话”一词的真正源头。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塑料普通话并不是长沙口音的普通话,真正的定义应该是:长沙城区掌握标准普通话的年轻群体使用的特殊普通话变体。

没有普通话的改造,真正的长沙口音,你几乎听不懂,不信?阿信再次请来了同事“长沙王尔德”来了次现场示范

而且研究发现,高学历年轻群体在使用长沙普通话时自觉改变普通话的声调,是为了显示与标准普通话的区别,表达地域文化色彩

并且塑普在公共领域使用最为频繁,在非正式工作、学习场合使用率也很高。

另外,有学者发现,最近几年在普通话用于中非常高频的“么么哒”、“萌萌哒”的“哒”,其实也与湖南塑普的常用语气词“哒”密切相关。

“哒”最初源自方言虚词“哒”。主要出现在湖南一些方言地区如长沙、益阳、衡阳等地

“萌萌哒”中的“哒”相当于语气词“的”,但“哒”的功能性要远远丰富于“的”。

从最初“么么哒”到由其衍生而出的“萌萌哒”,再到流行语“X 哒”,语气标记“哒”似乎在三四年内就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和衍生力,从网络到聊天软件,再到电视节目。

对于“哒”的迅速蹿红,研究认为其功能性中的强交互主观性是主要动因之一

语言使用者通过使用“哒”拉近心理距离,对方乐于接受自己传达的感情需求并希望被对方接受,从而实现说话者的交际目的,其功能性反过来又增进了“X 哒”的衍生力、被接受度及流行度。

搪塑怎么来的(别争了这个省才是塑)(11)

来源:楚旂

源自方言,却又脱胎于方言,其发展历程非常短暂得益于方言“哒”所具备的先决条件,其具有很强的流行性及衍生力得益于“哒X”两个显著性功能: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

由于塑普和长沙方言语气词一起使用加之独有的音调,使得在表达同样的语气与情绪的时候普通话的使用空间和表现力反而显得弱势,也许这也是湖南塑普出圈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参考资料:

[1]辛慧.从方言到流行语语气标记“哒”的功能性及其主观化[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40(05):15-19.

[2]胡萍.长沙方言语气词研究[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04):108-110.

[3]言岚.方言的产生及其地域文化性透视——以湖南方言研究为例[J].理论月刊,2009(11):115-117.

[4]李桂芳.湖南人学习普通话语音难点分析[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01):74-77.

[5]王艺亦. 长沙“塑料”普通话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