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怎么模拟上课(模拟上课点评)

听几个要参加技能大赛的学生的模拟上课,最大的感受就是他们进步明显经过看、听、评,我也获得很多启发我就几位学生的授课谈一谈我的看法,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在家怎么模拟上课?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在家怎么模拟上课(模拟上课点评)

在家怎么模拟上课

听几个要参加技能大赛的学生的模拟上课,最大的感受就是他们进步明显。经过看、听、评,我也获得很多启发。我就几位学生的授课谈一谈我的看法。

第一个同学讲的是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她选择的是第二课时。整体感觉是上课完成度高,把控能力强,很沉稳。在对三味书屋作为第二乐园的分析上也有层次性,认识到了成长快乐的双重意味。但也有不足之处。第一,在分析认识三味书屋时不要忘记与百草园的参照,在参照中才能更好地品味百草园之乐与三味书屋之乐的不同,也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真正地理解三味书屋之于鲁迅先生的意义。第二,在分析三味书屋之乐时,要把层次性、双重性分析出来,从而把“乐”引向深入,带领学生进一步体悟成长的问题。成长之乐与百草园之乐,是不同的。百草园之乐是童年的无忧无虑,非常的纯粹简单,是没有烦恼的,甚至是没有苦的滋味的。而三味书屋之乐就不一样了。随着年岁的增长,到了上学的年龄。上学是人从自然人性开始逐步走向社会性和教化的过程。人的觉醒与启蒙与成长最终是在教育中完成的。鲁迅对寿镜吾先生敬意是非常明确的。已到中年的鲁迅回忆起来,更多是对寿镜吾先生的敬意。寿镜吾虽然是私塾先生,但他不是顽固守旧派,他是有思想的老先生。有些材料中在解释三味书屋时,三味即可见出老先生的目的与用意。基于此,三味书屋之乐,就多了很多意味:有烦恼,有痛苦,有枯燥,有约束、也有一些乐事等等,而这些都与纯粹之乐的百草园是不同的,但同时,中年鲁迅再回忆起的时候,他更多感受到的是三味书屋带给他的成长的奠基。这也符合人之常情,小时候不理解父母老师的一些唠叨与严厉,而到理解的时候,人却已中年,经历很多世事。有句古语: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三味书屋与百草园是时间的变化延展也是空间的静态对比;随着年龄的增长,童年的快乐必然会一去不返。必然会进入到人生的下一个阶段,通过读书活动成长,也因此,成长是需要努力和付出的,有时候是非常苦的,甚至是要经历磨难的。恶自然而成,善需努力自为。教化的过程就是对人不断进行改造塑造的过程。所以,三味书屋之读书之三味,可能要等到多年后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懂得。

第二个同学讲的是《迷娘》,这是一首诗,作者是德国作家歌德。整体感觉是整体表现非常好,教态、声音、感情、表达和分析都非常不错。不足之处是:第一点是刻意回避。这首诗有三节,第一节是表达对爱人的感情;第二节是对恩人的感情;第三节是对父亲的感情,三节是一个整体,整体把握和分析才能真正地理解这首所表达的感情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第二点刻意升华。文章分析固然要考虑思政和升华,但是要自然而然,不能刻意和牵强。选择外国作品讲解,不要有这样的思维:外国的作品都要批评。优秀的作品表达的是人类共同的东西。真善美是不分国族的,求真,向善和爱美是人类共同的追求。如果要升华,完全可以从我们文化复兴和文化自信的角度,坚持对人类优秀文化学习借鉴吸收的精神。

第三位同学讲的也是《迷娘》。讲课整体表现与之前相比有了非常大的提升。但整体上感觉对内容不是很熟。第二点是对整首诗把握缺乏整体感。整体感很重要,对学生也好,对评委也好,得让他们感觉在分析什么。有了整体感,再基于部分进行分析,听者就会很容易地跟着你的思路走,否则,大家都会发蒙,很容易从课堂中游离出去,就不会产生沉浸感。对文本的把握分析一定要记着从整体到部分,然后,再回到整体。第三点,刻意忽略第三节。如果刻意割裂,就不能真正地理解抒情主人公的真实的内心世界了。抒情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是复杂的,丰富的,多重的,甚至是非常微妙的。情感如丝,似有还无,很多时候,是道不明的。这是一首浪漫主义诗歌,抒情主人公的主体性是非常明确的,并且借助爱人、恩人和父亲三种角色和客体来表达她内心的感情。总体感情是直接的,因为她喻体是确定的。爱人对迷娘而言是一种什么样情感?恩人对他是什么样的情感?父亲是什么样的情感?因此,三种角色,三种感情,三种渴求,才能展现出迷娘的真实的内心世界和她的心理与精神上的孤苦无依和强烈的渴求。

在师生问答环节,老师不能直接越俎代庖。要重视问题设计,巧设问题引导学生向纵深思考,逐步抵达抒情主人公的感情世界。然后,再结合歌德,进一步拓展对这首诗的理解。歌德与迷娘有自比和共情共鸣的一面,也有对迷娘同情的一面。自比和共情共鸣有“同是天下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之感。歌德毕竟不是迷娘,他从一个知识分子的人道主义角度,对迷娘的处境有给予了一种同情和悲悯。

第四位同学讲的也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课整体表现也很好。这位同学选择的是第一课时,主要分析“百草园”和百草园之乐。与第一位同学侧重点不同。在分析百草园之乐时,从哪几个方面来展开,内容基本上都分析到了。但是在具体展开的过程中,存在着层次上的不一致。另外,在分析的时候,不要先有结论,“乐在修饰语、动词、句式”等等都是抽象的没有血肉的,这还是传统的套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没有作用。分析一定要基于文本,通过阅读让学生沉浸涵泳揣摩体味鲁迅笔下百草园景色之美,并由悦人耳目的景致而进一步让学生体味其中的感情(快乐),最后,学生自然而然地就理解了百草园之乐了。最后,要留课后作业,课后作业要考虑与内容的衔接,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的语言运用环境。到这里,可以顺势引导大家在写作上去学习和善于运用一些描写手法。我们写在的很多仿写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如果摹仿一段风景描写,我认为不是照搬文本中用到的一些修辞和词汇,而是要让学生在情境中去观察,就他观察到的,借助一些修辞和手法,把自己眼中的景,心中的情描写出来和表达出来。这样的作业布置才有效果有意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