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古桥的传说故事(泰州古桥悠悠故事趣闻多多)

江苏泰州,始于南唐,拓于南宋,固于元明,兵燹带给这里的坚城深壕,造胜今日画舫的旅游水道,因桥丰盈,而桥则因水豪迈,或精巧别致、轻盈飘然,或典雅凝重、雄浑昂然,或粗犷本真、野趣自然。

至清朝初年,州境之桥,无虑百余,坦然共适。“第岁久易朽腐,所时当省视而葺治者也。若待圯后而始鸠工庀材,可解曰‘亡羊补牢’未晚哉。”

这个城市不很大,形如凤凰展翅欲飞、栖息在苏中广袤的大地上。据道光《泰州志》记载,凤城古桥,时八十座,高桥似凤首,赵公桥似凤尾,东西凤凰墩似凤之二翅。

一座古桥的传说故事(泰州古桥悠悠故事趣闻多多)(1)

凤栖此桥而不迁 长留吉祥于泰邑

南门高桥,始建于1438年,初为砖桥;1444年,本州同知王思旻、里人韩诏等重修改建为石拱桥。1796年,州人绅士仲振履、储之秀、张日旺等捐资兴修复旧,因桥高、陡峭而得名。

相传,明朝高姓巨贾从江南购得一批石材运回老家,准备兴建私家花园豪宅,船队途经泰州南门砖桥下,抛锚过夜。他自恃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晚餐喝了点小酒,心血来潮,听说这里人杰地灵,更有小神童储巏已名扬江左,便差人请来,摇头晃脑地吟出“船轻石重轻载重”上联,并夸下海口,许诺若对成了,愿以石相送,翘着二郎腿,一边喝茶了。

储巏看富商那小样,暗自发笑,踱了两步,对道“尺短布长短量长”。话音刚落,富商的二郎腿竟被一口茶呛停在半空,心中懊恼不已。储巏说,石于我虽无一用,但有言在先,这样吧,只留两船为泰州造座桥,以你的姓,取名高桥如何?本欲显摆、出一副看似刁钻对子的富商一听,只好“慷慨”应允。由于石材太多,所建之桥,不得不高,传为佳话。

高桥耸立在城南,过往行人叹路难;为解百姓攀登苦,陡坡平去万民欢。当年站在这座南北各有三十八级台阶的高桥上,整个泰州城鳞次栉比的屋宇,可尽收眼底。

泰州高桥究竟有多高?相传在明末清初时候,有一个南京人跟扬州人酒后调侃。南京人吹嘘南京萝卜大,说曹操众人钻进一只南京大萝卜里,吃住了有数月之久。

扬州人不甘示弱,说那大萝卜正是由扬州的大船所载,当年有家父子同在船上当差,某天船尾掌舵的父亲死了,等船头操桨的儿子得报赶去,早已过了七七四十九天的孝期。

泰州人听后插话道,船再怎么大,也得从泰州高桥下过;那年端午有人在高桥上吃粽子,一不小心将粽子掉滑下河,等到这年中秋一只小船打从桥下过,那粽子偏就砸在了船头。南京人、扬州人听罢,酒突然间都醒了。

一座古桥的传说故事(泰州古桥悠悠故事趣闻多多)(2)

鸾鸟飞云逢盛世 归舟笑语已盈天

相传,在1167年,徐守信得道成仙后,人们就于徐守信飞升处,也就是梁昭明太子慕名来到“道会江海、仙源福地”海陵城、前往乐子长故宅(今八字桥附近)造访停留、兴建仙气福佑的乐真观、宋真宗下诏重建迎祥纳吉的天庆观,建了一座升仙观,以兹纪念徐神翁留下骑着扫把白日飞升的传奇景象,旁边的砖桥就叫做升仙桥,又名登仙桥。

话说有一个衣衫褴褛的花子,衣裳没钮,肚子上满是血,嘴里还在不停地喊:你舔我肚。看热闹的人都围着花子望,心想如此瘆人,肚子上又是血又是脓的,哪个愿意去舔你的肚子?顶多用块布帮你揩擦就不错了。

就在这时,跑来一条大黄狗,直接伸出舌头在花子的肚子上舔,舔干净后摇着尾巴跑走了,谁知这条大黄狗没走几步,居然四脚腾空、上了天,原来花子说的是“你舔我渡”,等大家醒悟过来时,花子人已不见,这才明白是徐神翁下凡了。

牡蛎滩头一艇横,夕阳西去待潮生;与君不负登临约,同上金鳌背上行。据《宋稗类钞》记载,宋高宗在潜邸,遇道人徐神翁,甚敬礼之,徐神翁临别献此诗,意思是说,高宗乃登金鳌山焉,入阁见神翁大书也。信奉道教的宋哲宗亲赐紫服,授给他“圆通大师”的称号,正为立储烦恼纠结的哲宗,又派人秘问储君一事,神翁告知“吉人君子”。很快,暗合“吉”和“人”拆字的赵佶登基,从此徽宗对神翁礼遇、信任有加,赐号“虚静冲和先生”,三召入宫陪王伴驾,让他长驻“上清储祥宫”,不时向他请教问道求仙的玄妙。

宋徽宗下诏展修天庆观,赐名为“仙源万寿宫”,成就了泰州首观的赫赫盛名。万寿宫规模宏大壮丽,最风光鼎盛时期殿宇屋舍超过五百间,以致泰州有“骑马关山门”的俗语,可以想象其时占地多宽广,纵是健步如飞的普通道人,跑过去都嫌远,换到今天得要骑上电动车。深得皇帝宠信的神翁徐道长在富丽堂皇的仙源万寿宫中飘然而逝,寿七十有六,皇帝痛惜惋叹,特下诏御赐钱帛来治丧,并令州官修筑好墓冢,给塟用四品礼,风光大葬。

徐神翁的弟子们抬着他的灵柩,来到城东五里的东原,只听得空中蓦然一阵铜铃般摇荡的声响,如有神示。弟子们礼拜完毕,将棺木收敛于此。遵旨厚葬的徐神翁之棺木超大,竟需几十人合抬;正常人用麻绳,这非常人得用铁链,而且铁链子垂地叮叮当当、响了一路。

从此徐神翁墓冢附近的地名,就叫做响链庄,后改称为响林庄。其实,棺木中并非徐神翁真身;其时,他已然骑着他那形影不离的飞天扫把、羽化飞仙到天界逍遥去了。张宇初“旧闻海陵徐神翁异、常恨未及多见其说”,本在八仙队伍中的徐神翁,却被吴元泰换成了何仙姑。

一座古桥的传说故事(泰州古桥悠悠故事趣闻多多)(3)

迎春桥畔看迎春 五色春鞭簇簇新

甃石古藤封,君王此暂容;海神应未见,钓叟岂曾逢。梦已忉征鹿,名犹记伏龙;伡心南渡事,不忇问遗踪。

相传,在956年,郭荣派韩令坤攻打泰州,顺利攻城掠地;李璟派李景达挂帅,领六万军从常州来救,周兵败退。郭荣亲自出征泰州,并命赵匡胤从滁州率领二千精兵强将,火速赶往泰州增援,双方打得异常激烈,佝争我夺。

赵匡胤被南唐兵追至泰州城南的三官殿前,危急万分之时,见有座小桥,他智生应付办法,脱下战袍,挂在马鞍上,驱马奔腾佯装去,自己置身躲桥下,水中隐藏藤掩护,只留脑袋在观察。

南唐成百追兵,遮笼四野,骑马带刀,从桥上冲过。因为桥小,又年久失修,难以承重,赵匡胤怕被压死桥下,就举起双臂,用手托住桥身,这才躲过了一劫。

躲过一劫,赵匡胤在八字桥西街一带,接连打了多个大小不等的胜仗,拖住了南唐部队。方岳在泰州做官时说:宋太祖当年“十胜街前事、君王勇未消,空余一片石,犹记伏龙桥”。

老泰州人称此小桥为巴掌桥,赵匡胤黄袍加身后,百姓改为伏龙桥,或隐龙桥,自夸这里乃“藏龙卧虎、顺风顺水”之地。有民于城东北二里,曾献齑汤给宋匡胤啜而甘之,遂以此处名桥“齑汤”。

后来,有民在伏龙桥附近河里摸鱼的时候,意外摸到了赵匡胤被南唐兵追、只身一人、饥寒交切时遗落的官服玉饰腰带,百姓称此条小河为玉带河。

一座古桥的传说故事(泰州古桥悠悠故事趣闻多多)(4)

开清演化传衣钵 一座丛林两座桥

相传,乾隆南巡之时,有大量的商人、绅士、文人墨客、优伶杂技相聚于乾隆驻跸的几个城市,都想着巴结讨好皇帝。官府大肆修缮装饰园林、御道、民居、作坊,沿途搭建彩棚、牌楼、景点、香亭;各地官员争相效仿、费尽脑汁,献媚取宠、曲意逢迎,花掉了国库和地方数不尽的钱财。

“天下盐赋、两淮居半,两淮盐税、泰州居半”,乾隆便从扬州取道到泰州看看。州官为了显摆本地繁华,特意请乾隆皇帝到北门外孙家桥上观光,一览稻河“七邑之粮一水买卖,两岸终日量升斛斗”的盛况。

“稻田流水声潺潺,皇帝老儿下江南;官府拍马穷搜刮,庄户百姓卖儿囡。”乾隆听了桥下船夫的歌唱,很是不爽,姑且念你通晓歌吟,颇具文思,我为君、你为民,君可爱民、亦可杀民。船夫略加思考,辫子一甩,对道:民是水、君是舟,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所言不俗啊,乾隆觉得泰州连个船夫都这么不一般,示意船夫也出一联,谁知船夫开口就来:六船七夫行八日,来九梁十柱殿练武。乾隆幼时可就是康熙相中了的接班人,不加思索对道:一行二人走三里、到四龙五井桥采菱。

船夫说,自己曾在泰州城九根屋梁十根木柱的古殿习武,把从六到十的数字编嵌入其中,且武又五之谐音,以此故意刁难乘兴南游的乾隆、暗讽地方官员挖空心思“溜须拍马”浪费钱财,“九粱十柱殿”指的是孙家桥西北山寺中的古殿,请问您“四龙五井桥”有何说法?问得皇帝,八分尴尬,好在州官机灵,扑通一声跪下,磕谢皇帝赐孙家桥为“四龙五井桥”,才解了围。

皇帝金口玉言,孙家桥就此被封为四龙五井桥。知州当天就调集人员在桥下四处筑了井台,井台栏杆上雕“龙纹”图样,最后又在桥中央建了一座最大的井台,并刻上“四龙五井桥”字样。

乾隆皇帝究竟到过泰州没有?并未见史书上有记载,此坊间传说,给孙家桥加上了传奇的色彩,老泰州人敢拿皇帝开涮,或许这也是王艮提出“百姓日用即道”哲学命题所绽放的浪花吧。其实,孙家桥本是位姓孙的人出资兴建或修建的,民间不忘其恩,早在明朝就建有孙家桥了。

一座古桥的传说故事(泰州古桥悠悠故事趣闻多多)(5)

皓月当空舟舫过 一袭红裳扮船娘

相传,康熙乾隆年间,在城北槐树巷北的踏儿头,为是渔民、虾农居住的地方,其地名与唐朝开国功臣尉迟融杀子有关。尉迟融镇守泰州时曾驻扎郭栾潭(今港口),他的小儿子不学好,仗着父势,在外欺人,霸占民女,残害乡民。虽尉迟融忙于戎事,疏于管教,但他倒是不护短,有天他听说老巴子在泰州南门把人打死了,立即跨马持刀,一口气就赶到了出事地点,却见儿子昂首挺胸迎面,恰更似火上浇油,气得浑身发抖,胡子直翘。

这怎好呢?光天化日,行凶肇事,天理难违,国法难容!忽起一刀,老子就把儿子的头给砍了下来,谁知头一掉到地上就像个球似的直向前滚。父亲知道这小子不服,想回郭栾潭找他娘,便挥鞭策马紧紧追去,一直追到城北,快到天滋(嘉庆年,僧润躬重修永宁寺,里人呼为北天滋庙,始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年间;南天滋庙,即今净因寺,始建于五代宋初年间)河了,才终于追到那颗飞滚的头颅,赶紧从马上跳下来,一脚踩踏住儿子的长头发。从此,踏儿头这个地名就这样传下来了。

话说踏儿头一带,有个青年单身汉缪五,以帮人挑水为生。他天天到罗浮山畔的天滋河边挑水,那个时候天滋河上没有桥,看到来往行人非船莫渡,每当人多争渡或狂风暴雨时,尤其是到了大水时节,湍急的河水咆哮发威,船翻人亡的惨景时有发生,出行很不方便。缪五心中发愿造桥以利行人,为了攒钱,他省吃俭用,连老婆都不娶,天天将挑水得来的钱,暗暗投到附近的永宁寺一口古井之中,三十年如一日,直到估计投井之钱、足敷造桥之用。

于是,缪五便到州衙申述发愿造桥储钱于井的经过。知州赵天爵闻之大喜,随即亲临永宁寺,命人下井捞钱,不到半日,就在大殿上清点钱数,好家伙,足够造桥之需,开工造桥。可建桥哪那么简单?因这里河面跨度太宽,而赵天爵为了沽名钓誉,他知道此桥难以建造,也象征性拿出一吊钱来赞助,并示意地方士绅取名赵公桥。

当时建造桥梁的工匠们心里透亮着,纷纷替真正出钱为民建桥而默默无闻的挑夫缪五抱不平,将造桥多余的砖石在桥上砌了五座石佛龛土地庙,五庙者,暗指缪五也。桥下河水从十八个桥墩间潺潺东流,桥上五座土地庙香客不断,每到朔望之日更是人头攒动。

也有传说,过去这里的河上有座简易破桥,行人来往非常不便。为了修桥,当地有个叫赵公老儿的,他每天脸朝南,跪在桥头,向过往的行人化缘,手里还拿着个算盘和本簿子,写上捐钱人的名字。在他的带动下,有人外出化缘,最后桥建成了,因为他诚心为百姓,大家将这座桥取名为赵公桥。

由于历史上泰州被风水形家称为凤凰城,此桥正好在凤之尾部,又称之为凤尾桥;源于此桥主要由水夫缪五积钱建成,工匠们在桥上砌了五座土地庙,以留下怀念缪五的印记,又称之为五庙桥。

一座古桥的传说故事(泰州古桥悠悠故事趣闻多多)(6)

飒飒仙风动杉桧 只应飚驭暂归来

泰州古桥悠悠,故事趣闻多多;

然这传说如此,究无史证信云。

图:引用/祥泰之州

文:挥弓探赜/屏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