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矫情的表现(34没事儿的)
点击右上角关注“幼儿园张老师”,分享我的育儿原创,一起感受教育过程的美好!
家里来客人了,萱萱爸爸在和客人聊天,妈妈在厨房忙着切水果。突然,萱萱从房间里冲了出来,两眼含着泪水说:爸爸,你看我做的手工小房子坏了。
爸爸转头一看,萱萱手上那个用小木棍拼起来的小房子开胶了,看起来残破不堪的样子,就把萱萱搂在怀里:没事儿的,别总是那么娇气,遇到点事情就要哭,下回爸爸给你再做。玩儿去吧!
爸爸继续谈话,萱萱在原地站了一会儿,生气地说:我不和你们玩了,哼!就跑回房间了。
妈妈正巧出来了,看到爸爸有点尴尬,就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对朋友们说:孩子长大了真是不好管,一点小事情就发脾气,才五岁就这样,你们别在意啊!
一屋子的客人都客套地说:小孩子嘛!理解理解,别批评孩子啦!
低龄段的孩子特别容易因为一些小的挫折伤心或者哭泣,这在大人看来实在是不值一提,就像萱萱这样,家长们认为,不就是玩具坏了吗?下次做就可以了,干嘛要这么娇气,还发脾气呢?
孩子为什么容易为小挫折伤心难过?
儿童心理的正常反应
当自己心爱的物品坏掉了、喜欢的东西丢了,孩子都会感到伤心难过。 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他们把眼前所能看到的缺憾视作是自己的失败,因此他们的这种伤心难过都是一种正常的反应。
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
儿童的伤心难过表现或者是向别人告状的这种诉求其实都是在追求对方的关注,渴望对方能够给予自己一个公正的评价,或者是理解他所在的处境,从而得到一定的认同感。儿童伤心难过时,并不是要求立即就要解决他的问题,很多时候只是需要成人给予他一定的心理上的支持。
家长应该如何面对孩子的诉求?
替孩子把委屈说出来
当面对孩子这样的反应时,家长不要立刻就下结论,认为孩子是娇气,可以把孩子伤心难过的问题描述出来。以案例中的萱萱为例,爸爸和妈妈都可以说:哎呀,你辛苦做的小房子坏掉了,这实在是太可惜了,你现在感觉很伤心,对吗?这种对他心理感受的描述,正中孩子下怀,他仿佛一下找到能够理解他的人,有一种通常的感觉,也为进一步和家长沟通交流奠定了基础。
听孩子把委屈说出来
成人不要总是想当然地判断孩子是因为什么事情而伤心难过,在和孩子有初步的交流之后,可以给孩子一个自我表达的机会,耐心地把他搂在怀里,看着他的眼睛说:你现在非常伤心是吗?你愿意说说你为什么伤心难过吗?看看妈妈能不能帮帮你?
让孩子去表达自己的感受,也是一种宣泄不良情绪的途径。孩子通过表达把自己内心的愤闷全部都宣泄出来,他的心情也会随之变好,更愿意顺畅地和家人去沟通。
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我们除了要对孩子进行安慰,还可以陪伴孩子一起来解决他所面临的问题,而不是仅仅用娇气去给孩子定性。因为这对于他当下所面临的困境没有任何的益处,仍然以案例中为例,当客人走了之后,爸爸妈妈完全可以选择陪伴萱萱继续修复小房子或者重新制作一个小房子,这都给孩子表明了一个态度:爸爸妈妈是愿意帮助他的,是愿意支持他的,也是理解他的。
对家长质疑的建议
过分重视孩子的情绪感受,会不会培养出一个玻璃心的孩子?
有的家长提出质疑,孩子为这么一点小事就苦恼,教他们坚强勇敢难道不对吗?一定要这么过度的注重他们的情绪,是不是会容易助长孩子的玻璃心呢?
这个问题的核心是对于情境的判断,因为不管是成人还是儿童,大家都有情绪需要宣泄,把不良的情绪宣泄出去,有助于健康心理状态的发展。我们要做地是对当下的情境进行一个判断,看看孩子的这种反应是否过度,还是确实是一种正常的需求,在这个基础上再来进行回应。情绪得到宣泄之后,孩子如果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家长可以不做回应。
什么时候适合给孩子娇气的评价?
家长有时候说孩子娇气不完全是一种评价,可能只是在当时情景下自然的一个反应而已,他们希望孩子勇敢坚强,这本无可厚非,但是我们应该把娇气这样的评价放在和孩子交流沟通的过程中,而不是在孩子伤心的时候去说。比如当孩子情绪平复的时候,可以就某一件事情说:你刚才为这样的事情特别伤心难过,你觉得值得吗?你哭闹之后有没有解决问题呢?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去分析给孩子听,他才知道他这么做可能没有太大的价值,在日复一日的成长过程中,他才会逐步形成自己的处事观念。
结语:我们要培养一个内心强大的孩子,也要注意让孩子有情绪宣泄的渠道,不能让孩子始终把自己各种的不满和痛苦压在心底,自己去消化。这是不利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的,爸爸妈妈适度给孩子一些拥抱,给他们一些言语上的理解,这就是最好的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