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诗词常用的典故鲛人泣珠 古文诗词常用的典故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

【典源】晋皇甫谧《高士传》:“四皓者,皆河内轵人也。或在汲。一曰东园公,二曰甪(lù)里先生,三曰绮里季,四曰夏黄公。皆修道洁己,非义不动。秦始皇时,见秦政虐,乃退入蓝田山,而作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乃共入商雒隐地肺山,以待天下定。及秦败,汉高闻而征之,不至,深自匿终南山,不能屈己。”

据《史记·留侯世家》载,汉高祖刘邦欲易太子,张良为吕后谋划,请出四皓从太子侍宴。四人“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白,衣冠甚伟。”高祖见状,竟不易太子。

【释义】四位老者,德高望重,不为权势所惑,隐居深山而不轻出。后遂用“四皓、四翁、四老、商山皓、商山翁、商山老、商山四、商皓、商翁、商公、商颐、南山皓、紫芝翁”等指此四人,或称年高望重才识过人的隐士。

【四皓】骆宾王《秋日山行简梁大官》诗:“不如从四皓,丘中鸣一弦。”罗隐《武牢关》诗:“由来四皓须神伏,大抵秦皇谩气强。”宋无《李翰林墓二首》之一:“名与三闾并,身将四皓期。”

【四翁】骆宾王《畴昔篇》诗,“谁能跼迹依三辅,会就商山访四翁。”司空图《漫书五首》之五:“四翁识势保安闲,须为生灵暂出山。”

古文诗词常用的典故鲛人泣珠 古文诗词常用的典故(1)

【四老】张说《赠崔公》诗:“我闻西汉日,四老南山幽。”辛弃疾《临江仙·和叶仲洽赋羊桃》词:“闻道商山余四老,桔中自酿秋醅。”萧贡《汉歌》:“三杰相须立人纪,四老仍来安太子。”

【商山皓】李白《别韦少府》诗:“欲寻商山皓,犹恋汉皇恩。”辛弃疾《念奴娇·余既为傅岩叟两梅赋词》词:“拄杖而今,婆

雪里,又识商山皓。”陆游《夏中杂兴》诗:“易致商山皓,难招楚泽魂。”

【商山翁】王维《送陆员外》诗:“行当封侯归,肯访商山翁。”苏轼《和陶潜归田园居六首》之五:“不逢商山翁,见此野老足。”

古文诗词常用的典故鲛人泣珠 古文诗词常用的典故(2)

【商山老】元好问《戚夫人》诗:“无端恨杀商山老,刚出山来管是非。”

【商山四】吴均《登钟山燕集望西静坛》诗:“才胜商山四,文高竹林七。’

【商皓】刘克庄《水龙吟·辛亥安晚生朝》词:“未著留侯难辨,算除非,烦他商皓。”高启《早春侍皇太子游东苑池上》诗:“从游伴商皓,忝窃愧何如。”

【商翁】司空图《有感二首》之一:“留侯却粒商翁去,甲第何人意气归。”

【商公】温庭筠《庄恪太子挽歌词二首》之一:“邺客瞻秦苑,商公下汉庭。”

【商颜】王逢《奉题执礼和台平章丹山隐玉峰石》:“殷曾求傅说,汉亦聘商颜。”吴伟业《神山》诗:“赤松早见留侯志,何况商颜避世人。”

【南山皓】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送尔长江万里心,他年来访南山皓。”

【紫芝翁】李商隐《四皓庙》诗:“本为留侯慕赤松,汉庭方识紫芝翁。”

未完待续……

大家都在看

全本《周易全解》整理汇总

全本《文言基础知识》整理汇总

中华饮食文化——《饮食的那些事》全本整理汇总

全本《民国名家随笔散文》整理汇总

本号是一个传播优秀文学传承传统文化的平台。阅读是一件重要的小事,关注本号,一起来读书养性、终身学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