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的文化特色(弘扬运河文化推动文旅融合)
原标题:弘扬运河文化 推动文旅融合
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大运河》拉开第四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帷幕
9月22日,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在虎丘奏响民族管弦乐《大运河》,拉开了第四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的序幕。邹欢欢 摄
大运河贯穿南北,流淌千年,积淀了深厚的人文特色,促进了各地文化的交流互鉴,铸造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开放包容的特质。日前,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四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简称运博会)在苏州举行。当晚,民族管弦乐《大运河》在被誉为苏州“运河十景”之一的虎丘塔下奏响,拉开了本届运博会的帷幕。演出由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呈现,以丝竹管弦之声描绘大运河古典与现代交融的魅力。
三大乐章
展大运河“前世今生”
作为本届运博会的开幕演出,《大运河》如何开个好头,呈现出这条串联起京津盛景、燕赵雄风、儒韵风尚、隋唐胜迹、千秋淮扬、水韵江南的水道的“前世今生”?为此,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在创作上反复打磨,最终确定围绕运河精神,通过“古老的运河”“多彩的运河”“永远的运河”3个乐章,展现出这条生生不息之河的历史变迁、生活情感、生命精神和时代价值,反映出运河沿线的文化特色和艺术风貌。
“《大运河》的3个乐章一气呵成。第一乐章从历史而起,运河的沧桑变迁奔流而下,淳厚隽永随乐声流淌;第二乐章彰显深厚的人文情怀,运河沿线人民多彩的生活跃然眼前,折射运河风光和文化魅力;第三乐章‘永远的运河’,传承大运河文化内涵,续写人民的美好生活和精彩的江苏篇章。”苏州民族管弦乐团艺术指导朱昌耀表示,最终,《大运河》选取了9首经典名曲并以民族管弦乐的形式加以创作编排,希望通过一首首民族管弦乐作品,集中体现开放创新、融通和谐、美美与共的运河文化,展现奋斗进取、与时俱进、海纳百川的运河精神。
八方联动
汇各省市音乐风采
大运河贯通南北,同为运河人家,在不同的地域特征和文化基因影响下,诞育了无数各具特色、独具魅力的地方音乐。
《大运河》采撷经典,一段段耳熟能详的曲调均来自大运河沿线八省市和举办地苏州,或磅礴澎湃或抒情柔婉,再现贯通两江三河的运河画卷。刚劲自信的《夜深沉》、热情豪爽的《打枣》、大忠大爱的《沂蒙山颂歌》、温婉秀丽的《茉莉飘香》……熟悉的经典曲目轮番上演,豫剧、黄梅戏、京剧、河北梆子、山东民歌、江苏民歌、天津民歌、浙江婺剧等丰富的音乐艺术元素逐一以民族管弦乐的形式创新体现,交织成层次分明、特色鲜明的音乐长诗。
据悉,为更好地展现运河沿线八省市艺术特色,本次演出邀请了来自各地的一众名家加盟:演出由知名指挥家彭家鹏执棒,知名二胡演奏家朱昌耀、知名胡琴演奏家姜克美、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何云、知名竹笛演奏家吴樟华等现场献演,苏州民族管弦乐团等倾力呈现,以名家演绎经典,更加地道地呈现了大运河沿岸风情,与运河沿线城市观众精神共鸣。值得一提的是,不仅现场观众沉醉其中,开幕演出线上直播还收获了超过200万点击量,引发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
民族管弦
奏运河文旅融合华彩乐章
本次开幕演出从音乐厅舞台转换到运河之畔,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在虎丘的绿水青山间奏响了文旅融合的华彩乐章。虎丘山林和亭台楼阁间是动静氛围渲染、虚实情景结合的美轮美奂的舞台;巍巍虎丘塔矗立,瑰丽灯光投射其上,是演出的最佳背景;舞台之上,五面高清电子屏采用传统苏式民居的形状描绘出苏式人家景象。“科技 文旅”融合、“听觉 视觉”结合,艺术、音乐、光影、科技的交互,共同呈现出这场沉浸式的《大运河》。
作为具有江苏特色的“美丽中轴”,江苏大运河文化带是彰显“水韵江苏”独特魅力的闪亮名片。长期以来,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大力弘扬传播大运河文化,主动融入“水韵江苏”文旅品牌建设,让民族管弦乐在大运河文旅产业链条上绽放光彩,在浩荡运河水中激荡出时代发展的强音。
据悉,乐团以大运河为主题创作的大型民族管弦乐《江河湖海颂》已荣获多项国家级、省级奖项,并将在下月开启新一轮巡回演出。此外,乐团承办的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指导,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中国群众文化学会、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苏州高新区管委会主办的第二届大运河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展示周将于9月30日启动,通过国家公共文化云、腾讯、喜马拉雅等平台同步展播一批反映运河沿线八省市历史文化底蕴、体现当代群文创作最高水平的优秀作品。
“大运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富集区和中华文明历史记忆的重要承载地。我们将以精品力作和高质量的艺术呈现,进一步挖掘大运河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积极探索运河文化传播路径,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苏州民族管弦乐团艺术总监彭家鹏表示。(许知一)
来源: 中国文化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