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将迎持续性暴雨(广州今年以来最强暴雨傍晚来袭)

紧急提醒!广州今年以来最强降水来袭

广州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决定

从10日10时20分起启动

广州市气象灾害(暴雨)Ⅳ级应急响应

本周可能发布

暴雨橙色以上预警信号

有延迟上学、停课的可能

省三防办、省应急管理厅

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根据《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和省防总有关规定,省三防办、省应急管理厅决定于5月9日20时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据气象部门预报,5月10日-13日,我省将有大范围的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降水过程,这次过程将是今年以来强度最强、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强降雨过程,出现江河洪水、山洪、城乡积涝、地质灾害等风险较高。

省三防办、省应急管理厅要求各级各类防汛责任人要立即上岗到位、加强会商研判、加强危险区域安全巡查,切实落实各项防御措施,坚决转移危险区域群众、向前预置抢险队伍和物资,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广州启动气象灾害应急响应

据@广州天气,根据《广州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规定,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决定从10日10时20分起启动广州市气象灾害(暴雨)Ⅳ级应急响应。

请按照预案规定做好防御工作,重点做好城乡内涝、山洪、小流域洪水、山体滑坡等灾害的防御。

广州将迎持续性暴雨(广州今年以来最强暴雨傍晚来袭)(1)

据气象部门预计

5月10-13日将有大范围

持续性暴雨到大暴雨

最强降水

主要出现在11日到12日

强降水易出现在

午后至傍晚及凌晨这两个时段

另外,受冷空气影响

14日起全市气温下降

广州将迎持续性暴雨(广州今年以来最强暴雨傍晚来袭)(2)

△广州暴雨到大暴雨降水过程累积图

10日下午

可能发布暴雨黄色、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11至12日

可能发布暴雨橙色、雷雨大风黄色及以上预警信号

11日

广州港1至4号区将升挂强风1号风球

1号区可能升级为2号风球

这场暴雨的原因:

1、西南气流沿副高边缘源源不断输送水汽和能量至华南地区,冷空气南下使得大量水汽在我省积聚

2、冷暖气流交汇对暴雨和强对流的发生发展起到增幅作用,高空波动提供了水汽抬升的动力条件

广州将迎持续性暴雨(广州今年以来最强暴雨傍晚来袭)(3)

这次降水过程

“持续时间长、累积雨量大、

短时雨强强、范围比较广、影响比较大”

本次过程将是今年首场持续性暴雨过程

也是今年以来最强降水过程

过程雨量200~300毫米,

局部400~500毫米,

最大小时雨强80~120毫米,

局部伴有8级左右短时大风和雷电

具体天气预报

广州将迎持续性暴雨(广州今年以来最强暴雨傍晚来袭)(4)

广州市出现3级及以上的内涝气象风险概率较高,地质灾害气象风险3级及以上等级区域增加,中小河流域可能出现洪水风险,需加强防范;

降水叠加上下班高峰期,道路拥堵和交通安全风险增加,建议提早做好相关部署;

农业生产要加强田间清沟理墒工作,防范渍涝害对蔬菜、水稻等的不利影响;

户外疫情防控要做好对雷、雨、风的防范工作。

广东省水文局广州水文分局

8日发布洪水风险预警

据气象降雨预测,10-13日广州市将有持续性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降雨过程;上游西江、北江流域也将有一次大到暴雨为主,局部有大暴雨的强降雨过程。

据此预测:

(1)广州市各江河将出现今年以来最大的涨水过程,发生洪水风险极高,主要江河流溪河、增江可能发生规模以上洪水,部分河流可能出现20年一遇或以上洪水,水位涨幅可能达到3~5米。

(2)当前全市大中型水库水位均在汛限水位以下,部分中型水库纳雨能力偏小,其中纳雨能力300毫米以下的有3宗,200毫米以下的有2宗。

(3)西北江较大可能出现今年首场洪水,番禺区及中心城区珠江将出现明显涨水过程,部分潮位站点将出现超警戒潮位。

水文部门建议

密切关注广州市北部从化、花都、白云、增城等山区水雨情势,重点关注从化区玉溪水、二河、小海河,花都区新街河,白云区白海面涌,增城区官湖水、雅瑶水、派潭河,黄埔区凤尾坑、金坑水、南岗河等中小河流洪水。

受强降雨及上游西北江洪水下泄及本地降雨汇流影响,番禺区三善站、大石站、海珠区中大站、白云区老鸦岗站,越秀区广州浮标厂站等潮位站出现超警潮位概率高,中心城区需提前做好防御外江潮水遭遇内涝的各项准备工作。本轮降雨过程累积雨量大,需做好涉河在建工程防洪度汛工作。

温馨提醒

1、本周雨及对流天气包场,出行要选择质量较好的雨具,另外,核酸点、户外重大活动等要注意防风防雨。

2、持续性地下雨影响交通,特别是需要到广州南站、北站等地方的小伙伴要合理选择出行路线,遇到不明积水建议绕行。

3、本周可能发布暴雨橙色以上预警信号,有延迟上学、停课的可能,请多多留意官方发布的最新预警信息。

4、持续性的强降水,需注意防范强降水及其可能引发的城乡积涝、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

来源: 广东广播电视台今日最新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