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咕咕响大便溏稀是什么原因(肚子长期咕噜咕噜响)
《伤寒杂病论》中的中药世界(26)
特别说明,文中方剂须在执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经考古人员考证,汉代半夏半升约等于今制42g,中药一两为15.625克。我个人建议,使用经方,从小剂量开始,一两按6克换算。
在临床上我们经常见到一种情况,就是患者肚子长期漉漉地响,大便像溏泥一样,湿润不成型,但次数呢又比“腹泻”少,大便没有“腹泻”稀薄,中医把这种情况叫“便溏”。
长期便溏,若胃镜,肠镜没有发现肿物,就不是很难解决,关键是要仔细分析原因,常见的原因有:
一、水饮留聚;二、脾胃不健。
我曾经治愈过一个患者,她50岁左右,舌苔厚腻,脉弱,肚子漉漉响,多年便溏,各处中医的药吃过不少,都没有解决问题,于是就认为自己天生如此,认命了。前段时间偶尔找到我这儿,用了半个月左右寻常中药,之后数月,大便干了。春节前去海南度假,又带了十几天的药去巩固调理。
莫非是因为我比那些中医强?
我的答案是:不是。
胃中不和,心下痞鞕,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生姜四两切 甘草三两炙 人参三两 干姜一两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面八味,用水2000毫升,煮取1200毫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每日三次,每次温服200毫升。
——伤寒论 第157条
患者胃脘不舒服,胃上部胀,好像充塞有什么东西,医师摸下去呢,感觉略软,但底部稍有抵抗,不是软塌塌的。
这底部稍有抵抗呢,就是几样东西:痰、水饮。
那么,怎么判断有没有水饮呢?
1、听
用听诊器的“膜型端”去听患者上腹部有没有气、液冲撞的振水音,推抚脘部,看有没有“漉漉”水行的声音,如果有,就是水饮留聚于胃。
2、触诊
触诊就是,让患者仰卧,两腿屈曲并稍分开,使腹肌松弛。手掌覆于腹壁上,用垂直于腹壁的力量向下缓缓按压。用心感受,指下是否有抵抗感,抵抗感的强度如何,是坚,是硬,是软,是濡,是否有压痛。
一般来说,水饮大量聚集则“硬”,数量较少则“濡”。
3、问
也有一些情况,就是听不清楚,摸不出来,这是需要问。问患者大便的情况,形状如何,硬度如何,湿润还是干,一天几次。
如果便溏,不成型,也可以判断为有水饮。
不要拒绝现代医学诊疗技术,胃镜,肠镜,C14呼气试验,都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疾病的性质,帮助中医多一双眼睛,这些是对“望诊”的延伸。
诊断清楚后,用药方向就明确了。
“①”处,如果判断有水饮,用半夏,茯苓。
半夏有“化痰”的作用,也有“化饮”的作用,但是“化痰”的能力比“化饮”的强。应该配合其他中药协同使用。一些经方家认为要用到30克以上才有效果,但用药需谨慎,建议用毒性相对较少的“清半夏”和“姜半夏”,从小剂量用起。
茯苓有利水的作用,可以使水气从胸→心下→小肠→膀胱流出,而且有祛除恶水,运行良水的作用。
“②、③”处,若有水饮,用白术,生姜。
白术有健脾的作用,可并非什么时候都有用。我最近经手了一个患者,他长期服用“小建中汤”,大便不溏,我用了白术后,他服用后感觉“咽干,口渴”,可见,白术的效果在于“燥湿健脾”,若无水湿,使用需慎,否则伤阴。
如水湿不多,我个人喜欢用干山药,莲子代白术,我实践下来,这样效果更好,且不伤阴。
“生姜”则是一个妙药。
“生姜泻心汤”是“半夏泻心汤”的变方。长期以来我一直没有弄懂,为什么“生姜泻心汤”要把“半夏泻心汤”中“干姜”的量三两减为一两,再加“生姜”四两。
要知道,干姜也有温胃化饮的作用啊!
后来,稻叶克先生的一席话让我恍然大悟:
“干姜虽能温阳止厥,散结邪,却不能消泛滥汁水;生姜能开胃口,祛除泛滥之水,温胃阳,故减干姜,加生姜。”
“生姜泻心汤”的煎法也很独特,值得玩味。生姜有鼓舞胃气,并将胃气全方位输出的作用。于是,在《伤寒论》中“生姜泻心汤”采用了“去渣再煎”的煎煮方式。“生姜”再煎后,其“挥发油”消失殆尽,发汗解表的力量大大减弱,药效集中作用于心下,胃。
明白经方的原理,比背下经方更重要,因为,患者生病是不会按照“经方适应症”的模子来生病的,关键是要找到其组方的内在规律。
欢迎关注医师黄继斌,一个沉溺于古方的公众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