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达到五蕴皆空(何为五蕴皆空)

如何达到五蕴皆空(何为五蕴皆空)(1)

我们身心感受的世界,无非就是由客观(物质)和主观(精神)所构成的。

人人表面追求的名和利,其追求的实质是名利给自已带来的自由,从自由中得到享乐!却在名利追求过程中被束缚了,事与愿违,觉受的是种种痛苦烦恼!人人真正追求的是解脱和快乐,痛苦烦恼是人人所厌绝的!

这个千古难题,有解吗?这正是古今圣贤所想解答的,并以此来教化世人。

如何达到五蕴皆空(何为五蕴皆空)(2)

人所感受的痛苦(除身体病疼外),并非真实存在,皆由自已错误的价值观所导致。世间本无烦,皆庸人自忧之。是自作牢笼而不知。这是可悲可怜之处啊!

我们身心所感受的万事万物,皆中立,中性,不好不坏,不会说话,不带任何感情色彩,无任何正负情绪!是我们用自已的思想、价值观、世界观,去分别,去判断,从而决定了你的感受的好坏、喜恶。喜即自在,恶即烦恼。对立的,二元的,是非的,对错的世界观由此产生了。

能否找到自在解脱之法?是否有自在解脱模式?有!值得庆幸的是:真有!

如何达到五蕴皆空(何为五蕴皆空)(3)

凡事都是中性中立的,就可以任你调换各种角度去理解,去解读,去思维,而且角度是无限的,立体的,圆融无碍的。如圆球般任你转动,如白纸般任你挥毫,如导演般任你演绎。

它是什么不重要,你认为它是什么最重要。即使苍蝇蚊虫,你认为它是可憎的,它的存在也具有合理性完美性,你只是没去观察思考它的积极的方面而已。屎尿对于植物肥料营养而言,那是无以伦比的。

无对无错,无是无非,标准不同,角度不同而已。这世界实质是多元的,乃至无限元的,元即角度。绝非二元的,对立的。是你错误的价值观、见解把这世界弄得清浊颠倒了,那只是你认为的世界。世界本来是完美清净无碍的。是你自已心把自已卡在了自寻烦恼的角度里出不来,没人能牢笼束缚你!难道不是吗?

如何达到五蕴皆空(何为五蕴皆空)(4)

老太婆有两女儿,一个雨天卖伞,一个晴天卖鞋的故事,应家喻户晓吧,其中的道理如此简单啊,但有多少人能这用到生活中呢?大道至简,知易行难!

山不转水转,他不转你转。无限的解读角度,用心思维,你总能找到自在满意的模式,总能调到和适的频道。我不能让所有人满意,但我尽力做到满意所有人。接受接纳别人和自已,心容万物,心安则世界安。这就是修行,生活的智慧就是如此智慧地生活。

“心能转物,即同如来”,就是用心思维转换看待事物的角度,如同觉悟者,就是觉醒者。

如何达到五蕴皆空(何为五蕴皆空)(5)

五蕴皆空,空不是没有,而是无限,无限可能,任您调换任意角度解读万物!因空而包涵万有,具足圆满,清净庄严,本来完美!因你心有染着而不能观五蕴之净,再来污染你心,如此循环,被业识层层所障而永无解脱。如是领悟,就能度一切苦厄。这就是般若空性智慧,十方三世诸佛无不是证悟并践行这一真理而成佛。

您悟了吗?

如何达到五蕴皆空(何为五蕴皆空)(6)

别无所求,本来无我。但求带给您心地一丝清凉[祈祷][祈祷][祈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