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人听书鲸落万物生(行路向远弦音不辍)

来源:【通辽日报-中国通辽网】

——国家级非遗项目潮尔传承的通辽故事

“潮尔”是蒙古族独有的一种外弓玄乐,元代时期就在科尔沁草原广为流传,并成为宫廷音乐的主要演奏乐之一。当时无论是庆典,婚宴、还是盛大的那达慕、民歌演唱、乌力格尔、英雄史诗的说唱中,都不可或缺的有潮尔的伴奏。它那浑厚而柔和又略带低沉的音色,与苍芒的草原辉映、沁人心脾、感人肺腑。

闻人听书鲸落万物生(行路向远弦音不辍)(1)

在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尔的传承之地科尔沁草原上,围绕这一古老而神奇的民族乐,有着太多太多的缠绵悱恻、悲悲喜喜的故事,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尔项目传承人于宝林便是其中的一个。

修身修艺苦争春

秋日,黄昏,太阳渐渐隐去,昏黄的光影包裹了整座城市。街上人流行色匆匆,如倦鸟归巢。

宁静的居室内,于宝林与潮尔为伴,轻轻拨动琴弦,一曲曲或明快或忧伤的曲调顷刻间自指尖流淌而出。

闻人听书鲸落万物生(行路向远弦音不辍)(2)

于宝林不善言辞,但待人热情诚恳谦卑。我们说明来意,于宝林笑着,手执古琴,一首科尔沁草原广为流传的古老长调民歌《穆色烈》悠远曲调霎时间在房间里荡漾开来,深沉哀婉,悲凉中透露出骨肉深情,将亲人间依依不舍之情表达得深入骨髓。

如果是饥者,那这琴声可以果腹。如果是醉汉,那这琴声可以下酒。

跻身于此,宛若喧嚣红尘中的一棵老树,散发着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古旧光晕,这种强烈的质感渲染着每一个接近他的人,以琴声和笑声,以一种强烈的亲和的力量。

1953年,于宝林出生于科左中旗白音塔拉镇一个偏远的小村子。

闻人听书鲸落万物生(行路向远弦音不辍)(3)

也许是天际游牧的科尔沁人,对万籁之声有着与生俱来的敏感。原野、草杆儿,还有风,交织回荡,幼年的于宝林对草原上发出“咻儿、咻儿,簌儿、簌儿”的鸣响,近乎于痴迷。

吹笛子、吹箫,于宝林几岁时就样样精到。后来,村里来了说书的艺人,他迷上了潮尔。每次村里来了“胡尔其”(说书的艺人),他会大老远地去听,听完还要把人领回家,把自己平时舍不得吃的炒米、乌日莫、黄油,一股脑儿地拿出来,就为了多留一会儿“胡尔其”。

上世纪60年代初,村子里有了广播。生产队的电线杆上的大喇叭,引起了于宝林浓厚的兴趣。每天晚上7点半到8点半,大喇叭里就会有孙良、乌力吉、色拉西等民间艺人的曲子。大喇叭声音很小,于宝林踮着脚尖在下面听得全神贯注、热血沸腾。大概是他十三四岁时的一个冬天,天寒地冻。于宝林的鞋子露着肉,脚生生地冻在地上,父亲看见雕像一样的儿子站在电线杆下面,以为这孩子中了邪,赶紧上前去拉他,这一拉不要紧,于宝林的脚硬生生脱掉一层皮,父亲问他想干啥?他说,就想要一把能拉出和喇叭里的声音一样的琴。

闻人听书鲸落万物生(行路向远弦音不辍)(4)

于宝林对琴声近乎于痴迷,哪里有潮尔的声音,哪里就有于宝林的足迹。当时,30里外的邻村有个会拉潮尔乐器的老人。老人家里有一把潮尔琴,老人喜欢喝浓茶,拉潮尔琴。为了听老人拉琴,于宝林每天步行30里来到邻村老人家,进门先劈柴烧水。水烧三滚,茶水变淡,老人便轻拨琴弦,十指飞歌。

不过,老人也不是每天喝过了茶都会拉琴的。累了不拉、困了不拉,不舒心也不拉。在那段日子里,于宝林即便10次上门,9次闭门羹,这也丝毫不影响他走30里路听潮尔的兴致。

偷艺,学艺,10岁至今,功夫融进岁月里。问他师承,琴艺何以致如此境界?于宝林说,那个年代,人们常说,学艺不如学技,父母不赞成,村里人也说他是“二流子”,于宝林却是“一根筋”地琢磨着潮尔。当年,邻村的黄乌力吉老人就是在当地颇有影响的民间艺人,老人在旧社会是温都尔王府有名的琴师和说唱艺人。想跟乌力吉学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几经周折,多人推介,老人家勉强给了于宝林一次“面试”的机会。于宝林“一出手”就让性情古板的老人眉开眼笑,当即收徒。不过两三年的光景,于宝林在科左中旗一带就成了小有名气的琴手。

闻人听书鲸落万物生(行路向远弦音不辍)(5)

逢年过年,村里人这家办个婚宴,那家办个寿宴,都少不了于宝林的潮尔琴声。于宝林演奏潮尔乐器把情用到了极致,好像每一根神经都附和着琴弦上的音符,包括骨骼都散发着悠悠琴音,于宝林开始名声大噪。

总算可以跟那些较有名气的民间老艺人切磋琴艺了,却逢十年动乱期间,潮尔大师色拉西先生去世,潮尔琴演奏一度沉寂,这让于宝林感到失落与无奈。

1974年,在家人的极力劝说下,于宝林选择人生定位,他考取了一所卫生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家乡的旗医院工作。学习演奏潮尔琴之路因为从医而中断。几年后,业务能力出类拔萃的他被调入了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很快就走上了皮肤科主任的岗位。工作的繁忙,占去了他白天全部时间。唯有黄昏抑或是夜晚,于宝林才能拉起他的潮尔乐器。一路走来,酸甜苦辣皆融化在琴声中。

琴声落下又响起

冬去春来,指针指向2007年。这一年,于宝林偶然间结识了著名民族器乐演奏家布林,演奏潮尔琴技艺得到了显著提升。布林的独奏曲内涵深刻,将民族情感渗透在作品中间。作为一个新时期的潮尔演奏家、作曲家布林创作了很多潮尔作品,潮尔独奏曲《怀念》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在于宝林看来,通过布林的音乐,会让人体会到当时人民心中的悲愤和呐喊,而潮尔琴演奏艺术正是需要展示和表现这种心灵世界内在的冲突和强烈的激情。

于是,于宝林拜潮尔艺术大师布林先生续修潮尔。学习期间,一个更为长远的计划在于宝林的脑海里,越来越清晰。

科尔沁草原是潮尔的传承之地,如何让这一古老的民族乐重新光芒呢?2008年,于宝林牵头组建了通辽市科尔沁潮尔协会,开展潮尔项目的挖掘、保护、传承活动。他自编教材、自费办班、培养潮尔新人。为了深入探索潮尔艺术的真谛,于宝林积极参与并组织牵头开展各类赛事培训、讲座和走访活动。

事实上,科尔沁潮尔的挖掘和保护也是颇费周折,2008年,科左中旗在全旗范围内进行普查、收集潮尔、寻找演奏艺人,对实物进行妥善保存,对演奏曲目进行文字、录音整理。调查潮尔传承人时,全旗仅有四把潮尔,会拉潮尔琴的不足10人。旗委、旗政府感到潮尔濒临灭绝的危机,应该立即抢救、挖掘、保护。在旗委、旗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文化广播电视局的文化研究室历时5年的时间,挖掘、抢救、保护使潮尔得到了一个新的发展。

到了2008年,科尔沁潮尔协会举办通辽市首届“蒙元杯”潮尔大赛,有80余名选手参赛。2009年,于宝林参加了内蒙古党委宣传部主办、内蒙古艺术学院承办的为期40天的潮尔传承人培训班,培训班结束后,他随“内蒙古潮尔之旅”演出队在央视《民歌中国》栏目中演出了潮尔独奏《乌云珊丹》和民乐G调《八音》,一时声名鹊起。

2010年,潮尔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于宝林成为自治区潮尔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消息传来,那一夜,新月如灯,春风蹈舞。于宝林整夜无眠,泪水浩渺。

中华民族艺术的百花园是多元的,开放的,包容的!

为了探索潮尔艺术的真谛,并促进其更快地发展,科尔沁潮尔协会经常积极参与并踊跃开展各类赛事、培训、讲座和走访活动。

2009年的通辽市“两会期间”,于宝林胸有成竹地递交提案,建议将科左中旗打造成“潮尔之乡”。

于宝林说,潮尔作为草原上古老而悠久的民族乐必须要传承和保护,他愿意成为传承推广潮尔的中坚力量。

2011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命名科左中旗为“潮尔艺术之乡”。

2012年1月,科左中旗人民政府举办首届“色拉西杯”潮尔大赛,24名决赛选手琴技非凡,展示了“潮尔之乡”的神韵。

2012年5月,内蒙古民族大学举办“科尔沁文化”系列讲坛,于宝林主讲的“潮尔”专题讲座受到有关专家、学者和师生们的好评。

2013年11月1日一大早,科左中旗潮尔传承培训班在科左中旗党校如期举行。“为了更好地提高艺人的技艺,经过一番的摸底考核,将艺人们分初级、中级、专业三个班,老师与学员们同吃同住,夜以继日地传授学员们潮尔的演奏技艺。使学员潮尔演奏水平大有提高。”于宝林欣慰地说,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 科尔沁潮尔协会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培养出了300余名潮尔新秀。

2014年,潮尔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度沉寂的天籁之音又飘荡在辽远的科尔沁草原上空……

潮尔琴里起雄风

退休之后,于宝林更加专心致志。除了办培训班之外,几年来,于宝林行程近万公里,共投资8万余元,在通辽市的各旗、赤峰市和兴安盟等地进行了潮尔专题讲座及培训活动。登门拜访专家学者,到农村牧区走访民间艺人近百人次,并搜集整理百余首潮尔曲目和几百首四胡曲目。

闻人听书鲸落万物生(行路向远弦音不辍)(6)

于宝林在完整掌握传统潮尔技法演奏基础上,并在理论上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阐释,从而成为当今为数不多的将传统与现代、民间与专业、实践与理论融为一体的潮尔艺术大家。

于宝林还自驾走访全国各地的民间艺人,与他们交流艺术,交流经验,还将自己的潮尔演奏技巧传授给了当地热爱潮尔的人们,并免费为他们辅导演奏课程。听说阿鲁科尔沁旗有个叫敖特根的小伙子,潮尔琴拉得非常好,但苦于没有专业培训。于宝林便驾车走了3个多小时,来到敖特根家当面收徒,亲手传艺。

在新疆、青海甚至是甘肃肃北一带,当地的人们根本不了解潮尔,大部分人甚至不知道潮尔为何物,经过于宝林的演奏和传授,当地人对潮尔也燃起了极大的热情。

闻人听书鲸落万物生(行路向远弦音不辍)(7)

“潮尔在民间流传非常广阔,主要分布在通辽、红山、察哈尔、阿拉善、呼伦贝尔、杜尔伯特、前郭尔罗斯、阜新、新疆等地,其中,科尔沁草原属于核心地区……”于宝林不遗余力地推广着、传播着……

“给予时光以生命,给予岁月以文明”,延续中华文明之火,古老的潮尔正弹奏着时代强音,传承着“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草原文化精神,深情地吟唱着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崇尚自然的草原故事。

一代代潮尔传承人,一路向前,弦音不辍。

记者 康桂君 巴图乌力吉 沃婉晴

责任编辑:孙枫

本文来自【通辽日报-中国通辽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