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正在消失的19种老物件(农村七十年代以前的6种老物件)
现在四十岁以上的人出生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对于七八十年代以前农村人使用的一些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老物件比较陌生,没有见过更没有使用过。
为了让四十岁以上的人再次见到曾经使用过的老物件,让四十岁以下的年轻人认识过去的老物件,理解自己父母爷奶曾经的生活方式,今天继续给大家分享6件老物件。
一、北方农村六七十年代使用过的烙“不翻饼”的“铁鏊”
上图这件老物件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应该没看见过,也应该不认识。
这是六七十年代北方农村制作一种叫做“不翻饼”(我老家叫“不翻馍”)的铁鏊。不知道其它地方叫什么。
这种铁鏊是用生铁铸成的,圆形,有凸起的边沿。有的底是平的,烙出来的“不翻馍”是平整的,大约2厘米厚。有的底中间凸起来,整个边凹进去,烙出来的“不翻馍”中间薄,边缘厚。
烙“不翻馍”的面粉不是小麦粉,而是一种叫“糜子”的粮食作物,穗和水稻有点像。去壳后,放在石碾上加工,碾成面粉。
因为糜子粒是靠石碾挤压成面粉的,而不是像石磨磨出来面粉,所以,非常细腻,烙成“不翻馍”,口感也特别好。
小时候,我老家种糜子,家里也有各种大大小小的铁鏊,每到过年时,家里便要烙很多“不翻馍”,然后放到瓷缸里,然后可以吃到正月十五以后。
二、现在农村还在使用的“老物件”,我老家方言叫“piapia”
上图这件“老物件”年轻人应该认识,因为现在还在使用。我老家在山西最南端的黄河岸边,当地把这件老物件叫“piapia”(因为没有同音字代替,只能用拼音表示),不知道你们那里叫什么?
这种老物件的用处是农村家庭擀面条时,把切好的面条放到“piapia”上下锅,或者包饺子时,放包好的饺子,当然也可以放其它东西。
它是用高粱穗下的一节高粱杆做成的,双层,一层横排,一层竖排。把两层高粱杆用针线连在一起。
三、六七十年代农村家庭加工一种面食的器具“漏瓢”
六七十年代,农村一年很少吃到白面,大多数是玉米面。聪明智慧的中国人把玉米面做成各种面食。
“漏瓢”是用葫芦瓢做成的,在葫芦瓢底部用烧红的铁棍烫很多孔就成。
用漏瓢和玉米面做出的面食,我老家叫“蛤蟆疙蚪”(我觉得应该是“蛤蟆蝌蚪”),因为面食的形状像一个个小蝌蚪,所以才起了这样一个名字。
做法是,先把玉米面加水搅拌成糊状,然后下到滚开的锅里,在锅里持续搅拌,等锅里的玉米面熟了以后,盛到胡漏瓢内,下面放一盆温水,然后搅动葫芦瓢内的玉米面糊,玉米面糊就会从葫芦瓢的孔里像生小蝌蚪一样漏到温水里。然后,做好菜汤,把“蛤蟆蝌蚪”放入菜汤里就可以食用了。
四、六七十年代农村使用的“挑担”,我们当地叫“水担”,因为主要用来挑水。
这件老物件虽然也不用了,但很多年轻人应该见过。
它是用桑木或者洋槐木做的一种挑东西用的扁担,在扁担两端安装两个带链子的铁钩就可以了。
五、六七十年代农村和织布机有关系的一种缠线的工具,我们当地方言叫“月”(是这个音,不知道是哪个字)
六七十年代,农村人穿的衣服大都是自家织的土布。织布前先要把“经线”弄好,织布主要是“经线”,梭子穿的线叫“纬线”。
经线在上织布机前,先要卷在一个木头柱架上。而事先要把浆好的线缠在这个“月”子上,一根经线用一个“月”子。不知道其你们那里这个老物件叫什么名字?
六、农村织布用的“梭子”
这个老物件大多数人认识,即便没有见过此物的年轻人也比较熟悉,因为,它就是成语“岁月如梭”中的“梭”。
梭是织布时装“纬线”的工具。梭形状像菱角,两头尖,中间粗,里面掏空,底部中间有一个小孔。把缠成穗子的棉线放进梭子里,另一头从小孔里穿出来,从交叉的经线中间穿来穿去,就编制成土布,如果把经线分成各种颜色,纬线使用各种颜色的线,就能织出彩色的花布。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不知道以上六种老物件您见过几种?认识几种?使用过几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