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屋顶构造层次(解码古建屋顶的营造艺术)

古代建筑之美,体现在每一处细节之中。

中国古建筑的屋顶千变万化,瑰丽多姿。它不仅增添了建筑物的艺术魅力,而且对建筑物的风格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屋顶在古代是屋主人身份的象征。古代社会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古建筑的屋顶样式是一种重要的表现。

古建筑中常见的屋顶样式有:庑【wǔ】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卷棚顶、攒尖顶、盔顶、盝【lù】顶等。

古建屋顶构造层次(解码古建屋顶的营造艺术)(1)

古建筑屋顶的分类

庑殿顶

常见于重要的佛殿、皇宫的主殿。

歇山顶

常见于配殿等次要建筑、园林、坛庙式建筑。

悬山顶

常见于民居。

硬山顶

常见于民居。

卷棚顶

常见于民居。

其他

攒尖顶、盔顶、盝顶。常见于亭台楼阁。

古建屋顶构造层次(解码古建屋顶的营造艺术)(2)

一、常见的屋顶形式

01庑殿顶

古建屋顶构造层次(解码古建屋顶的营造艺术)(3)

屋顶特点:庑殿顶在中国是各屋顶样式中等级最高,为“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一说戗【qiāng】脊)共五脊组成,因此又称五脊殿。由于屋顶有四面斜坡,故又称四阿顶。庑殿顶又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所谓重檐,就是在上述屋顶之下,四角各加一条短檐,形成第二檐。

小知识

庑殿顶格调恢宏,佛殿、皇宫的主殿等重要的建筑是采用重檐庑殿顶,如太和殿和曲阜孔庙大成殿。

古建屋顶构造层次(解码古建屋顶的营造艺术)(4)

故宫 太和殿

022歇山顶

古建屋顶构造层次(解码古建屋顶的营造艺术)(5)

屋顶特点:歇山顶是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组成,正脊的前后两坡是整坡,左右两坡是半坡。把庑殿式屋顶两侧侧面的上半部直立起来,形成一个悬山式的墙面。

小知识

歇山顶常用于配殿等次要建筑和园林中,也有单檐、重檐的形式。如天安门、太和门、保和殿、乾清宫等。

古建屋顶构造层次(解码古建屋顶的营造艺术)(6)

故宫 天安门

03 悬山顶

古建屋顶构造层次(解码古建屋顶的营造艺术)(7)

屋顶特点:悬山顶是民居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屋檐悬伸在山墙以外,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又称挑山或出山。这部分伸出山墙之外的屋顶是由下面伸出的桁(檩)挑于山墙之外。和硬山顶相比,悬山顶有利于防雨,而硬山顶有利于防风火,因此南方民居多用悬山顶,北方则多用硬山顶。

小知识

悬山顶多用于民居,在庙宇、宫殿建筑群中用于附属建筑,因其有利于防雨所以在南方民居中更为常见。

古建屋顶构造层次(解码古建屋顶的营造艺术)(8)

山西 佛光寺文殊殿

0404硬山顶

古建屋顶构造层次(解码古建屋顶的营造艺术)(9)

屋顶特点:硬山顶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组成。屋面以中间横向正脊为界,房屋的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出屋面,称为风火山墙,其主要作用是防火。

小知识

硬山式屋顶是一种等级比较低的屋顶形式,清朝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用悬山顶或硬山顶。因其有利于防风火所以在北方民居中更为常见。

古建屋顶构造层次(解码古建屋顶的营造艺术)(10)

山西 王家大院

0505卷棚顶

古建屋顶构造层次(解码古建屋顶的营造艺术)(11)

卷棚顶

屋顶特点:卷棚顶又称元宝脊,屋面双坡相交处无明显正脊,而是做成弧形曲面。卷棚顶非常优美、线条柔顺,增添了一份优雅韵味。

小知识

卷棚顶出现在宫廷、寺院一般是附属建筑,我们常见的是在园林中的亭、轩、廊、榭等,如北京颐和园中的谐趣园,屋顶形式基本全部为卷棚顶。

古建屋顶构造层次(解码古建屋顶的营造艺术)(12)

颐和园 谐趣园建筑群

二、较为少见的屋顶形式

01 攒尖顶

古建屋顶构造层次(解码古建屋顶的营造艺术)(13)

屋顶特点:攒尖顶没有正脊,只有垂脊,一般应用于面积不大的楼、阁、亭、塔等,平面多为正多边形及圆形,顶部有宝顶。

小知识

攒尖顶在亭、阁、塔类建筑较为多见,如中国最大的亭子——北京颐和园廓如亭,就是个重檐的八角攒尖顶。

古建屋顶构造层次(解码古建屋顶的营造艺术)(14)

颐和园 廓如亭

在殿堂等较重要的建筑或等级较高的建筑中,极少使用攒尖顶,而故宫的中和殿和天坛内的祈年殿等却使用的是攒尖顶。

古建屋顶构造层次(解码古建屋顶的营造艺术)(15)

故宫 中和殿

02 盔顶

屋顶特点:盔顶因形象类似战士头盔而得名,顶和脊大部分为凸出弧线,屋顶最高处中心为宝顶,盔顶现存并不多,而我们最耳熟的岳阳楼就是一个。

古建屋顶构造层次(解码古建屋顶的营造艺术)(16)

岳阳楼

03 盝顶

屋顶特点:盝顶较为少见,有四条正脊围成平顶,四面再接坡面,四角各有一条垂脊向下斜伸,盝顶在金、元时期比较常用。明、清两代也有很多盝顶建筑,如明代时期故宫钦安殿、清代瀛台的翔鸾阁以及先农坛的井亭。

古建屋顶构造层次(解码古建屋顶的营造艺术)(17)

先农坛 神厨井亭

众多屋顶形式的变化,加上灿烂夺目的琉璃瓦,使建筑物产生独特而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通过对屋顶进行种种组合,又使建筑物的体形和轮廓线变得愈加丰富。

古建屋顶构造层次(解码古建屋顶的营造艺术)(18)

【参考文献】

[1] 刘宇,李先达.浅析中国古典建筑屋顶艺术[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8,(10).[2]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等级.样子网.2014-10-15.[3] 宋寅.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及其曲线的艺术[J].中国房地产.2002,(10).

[4] 付雪妍.解析中国古代建筑屋顶营造艺术[J].艺术品鉴.2016,(02).

声明:本文章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有出入以真实情况为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