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华辈分为什么不公认(杨少华老师的辈分)

在网络上看到相声演员杨少华之子杨议的直播,直播间中有一个商品——杨少华题写的字迹。

杨少华辈分为什么不公认(杨少华老师的辈分)(1)

杨少华辈分为什么不公认(杨少华老师的辈分)(2)

近几年来,明星售卖个人书法的不在少数,如张铁林、刘晓庆、汪正正等。但相较于杨议,他们就显得自信很多,刘晓庆单字售卖888元,张铁林单字售卖1688元,汪正正则2888元,可谓是一个比一个还贵。

杨少华先生早年登台演出,一直以来都以慢和蔫坏而出名,相声表演还是很不错的,因此和老一辈相声演员都有不少搭档,也受到一定的认可。从辈分上来讲,杨少华和侯宝林是一辈的,但奈何同行们却一直把他当成没有师承的演员,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杨少华辈分为什么不公认(杨少华老师的辈分)(3)

在马三立大师编辑的相声家谱中,的确是将杨少华归到郭荣起先生的门下,算是给了杨少华一个在相声圈安身立命的名分。所以杨少华形容,马三立对于他而言,就是父亲一般的人物。

但是,这个谱系不是行业家谱,所以也有部分人不承认。原因就是杨少华没有正式摆知,这就跟郭德纲跟杨志刚的关系一样,只要没有这个行业公认的仪式,那么这种师徒关系就变成了:是、也不是。

杨少华辈分为什么不公认(杨少华老师的辈分)(4)

据说郭荣起先生不怎么待见这个所谓的徒弟,宝字辈的师兄也不想认他这个空降的师弟,(宝字辈的代表人物如常宝堃、侯宝林、马志明、田立禾等),文字辈的师侄们更不想认这个忽如其来的师叔(文字辈的代表如苏文茂、赵心敏、刘文亨、马季、高英培等,让这些艺术家喊杨少华师叔,您认为可能性有多大?)为什么不想认呢,说白了还是能力与名气不够。

马三立大师在一次演出里把搭档临时换成了杨少华,其实就是想帮他,让他有口饭吃。然而在演出前,后台的同行们都交代杨少华不要乱抢话,杨少华自己也紧张,所以上场以后还真没什么表现,被形容为站在台上听相声,可见圈内人并不认同他的能力。

从这一段,你大概就明白杨少华为什么会被“排挤”,在后台被各方交代,说明他本身的地位就比较低,上台没表现,能力也被鄙视。当时交代他的同行名家里,就有侯宝林先生,侯先生是相声的“宝”字辈,杨少华先生忽然也成了宝字辈,在辈分上和这些大咖平起平坐,引起非议也是人之常情。

所以,业内不认可其辈分,不认可的原因主要也是由于杨少华的艺术功底不够。

杨少华辈分为什么不公认(杨少华老师的辈分)(5)

郭荣起先生在1966年就因健康原因退休,虽然一直坚持相声创作和整理传统相声作品,但是对相声界的是非恩怨都已看淡,极少参与,所以直到1999年去世也没有将杨少华正式收归门下,但是对于杨少华自称其弟子的行为也没有从来否认过,相当于默认吧。

同行们不愿意承认杨少华有正规的师承,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杨少华没有与同行们搞好关系。

杨少华辈分为什么不公认(杨少华老师的辈分)(6)

因为家里比较穷,为了改善家里的经济状况,让家人过上好日子,杨少华一直非常努力的想要出名,有这种闯劲是好的,可这个劲如果过头了,便会产生反作用。可能就是爱占小便宜,和不少相声演员有点矛盾,加上其自称宝字辈,年龄不大,辈分不小,艺术水平也不太够。

为了尽快成名,在舞台上杨少华经常不合时宜的抖机灵,作为一个捧哏演员不仅不收敛锋芒,而且还经常抢逗哏演员的话,时间长了逗哏演员肯定会有意见,这也是导致杨少华换了那么多搭档的原因,尤其是和马三立的儿子马志明的搭档,让许多同行们颇有微词。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相声界默默无闻大半辈子的杨少华终于盼来了“红的发紫”的那天。凭借有由赵伟洲创作的反映老年人黄昏恋题材的《枯木逢春》,让全国观众一夜之间认识了这个“我要开花”的蔫老头。自此以后,随着《危言耸听》、《聘文书》、《文坛赝品》等段子的相继问世,更是让已过花甲之年的杨少华尝尽了走红的滋味。但是相声大火之后,和自己的贵人赵伟洲分道扬镳,捧红了自己的儿子,这做法也有点不太地道。

杨少华辈分为什么不公认(杨少华老师的辈分)(7)

杨少华先生总说年轻时候苦,但是,他在北京吃侯宝林,去天津靠马三立,实际上他的人生还算顺当,18岁进天津轧钢厂当工人,30多岁调入天津曲艺团有了编制,也算是妥妥的人生赢家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