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炼丹失败之谜 炼一炉好丹十二

行百里者半九十,往往最后一个才是最麻烦的。我们的“五金兄弟”的最后一位也最是不凡。它对于炼丹有特殊的意义。它就是铅。

铅在丹术中被称为“白虎”。一代丹王魏伯阳在他的巨著《周易参同契》中说到:“偃月法鼎炉,白虎为熬枢”。这个“偃”,在古代就是“铅”的同音字。这句的意思就是说铅是丹药的关键成份。

少年炼丹失败之谜 炼一炉好丹十二(1)

白虎

但可能有些认真的朋友会有疑问了:“既然前面说了《淮南子》里,铅就是属于东方的青金,是一种青色的金属,那怎么这里又成了代表西方的白虎?”

其实万物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就象在五行本体中,无论青金、赤金、黄金,所有的金都属于西方一样。铅也是因应不同的情况处在不同的位置。就象铜元素的特性相较铁,活跃性要差一些,但比起金来说,其又是一种活跃元素。这就是在不同标准下对比的结果。而且人的认识也是在不断更新与深化。比如冥王星,在几十年前还是九大行星之一呢。

铅属于东方的青金已经是前汉的知识的。到了后世,道士们认识到铅能在不同的情况下体现不同的属性。如在“丹药五行”中,铅就象征北方水。这是因为它的外表经过氧化后有些灰暗,被认为是黑色。

魏伯阳之后的炼丹大师,后蜀的彭晓也说:“当黑色的铅变回它原来的(白色)质地时,它就可以代表西方,作为白虎”。可见,把铅当做白虎是有道理的。而且从各种迹象来看,它是特指融化了的铅。有很强的光泽和流动性,所以这只白虎也有北方水的特性,可谓拥有金水双重属性,现代人要想理解可能脑子要转两个弯。

不过这世界上还真的有具备水属性的老虎。这位当然不是仅仅会游泳而已。在中国最古老的字典《尔雅》中记载,有一种“水虎”:“虎有角,能行水中。”这种珍奇的物种似乎顽强地繁衍到了清朝。《清稗类钞》记载,康熙时,松江提督就在一个池塘里养了一头水虎。为了防止它逃走,就用铁栅围着池塘。这头虎只吃鱼虾,不食其他肉。

少年炼丹失败之谜 炼一炉好丹十二(2)

《和汉三才图会》

听起来有点打破常识,但古代中国人曾经有个理论,那就是陆上有的东西,海里也一样会有。在《清宫海错图》中,就有一幅“海豹图”,可里面的海豹不是我们所熟悉的样子象海狗一样的海豹。而是一头与陆上豹子相去无几的异兽。这是作者的臆想吗?有可能。我只举个例子:在人类见到第一只活体大熊猫前。世人都以为这种黑白相间的动物不可能存在。外国人甚至认为它是中国工匠用黑熊和白熊的皮毛拼凑的。

还是从科学的角度介绍下铅吧。它拥有一个“最”——原子序数最靠后的稳定元素。它的原子序数是82,比金还多三个质子,也因此铅经常被用来伪造黄金。造假者在铅外面穿上一层金衣。光凭手感重量是难以发现区别。但铅在地壳中的含量比它的四哥—锡还要多(它们都属于碳族)。因此铅较容易易于开采和冶炼。当然这要不考虑采铅工人的中毒问题。铅的融点是327.5度,只比锡高不到一百度。因此,人们很早就发现了它。公元前3400年的埃及就出现了铅雕像。商代也有用铅制作的武器。

铅主要是和其他的一些金属伴生。如果是生在铜矿里的,就叫铜山铅,生在银矿里的,就叫银矿铅,也有单体的,叫“草节铅”或“钓脚铅”什么。

虽然中国本土就有铅矿,但古人认为,最好的铅矿产自波斯。炼丹士也都很喜欢用“波斯铅”,将它们视若珍宝,称其为“天下第一”。从波斯还输入一种特别的含铅矿物,叫做“密陀僧”。主要成份为一氧化铅,其形状象黄色的龙牙,生得又长又尖。在古人的想象中,“密陀僧”是个好吃酒肉的小和尚。这是由于铅可以用来治疗烂疮。清代医生吴师机就最擅长用密陀僧提炼的铅膏药治病。

少年炼丹失败之谜 炼一炉好丹十二(3)

密陀僧

但有时候密陀僧也会变成美女,这个故事也发生在唐朝。说的是中唐太和年间,有一个叫沈恭礼的小官迁职江西湖城。在新任所找房子。却遇到一个人,自称叫“李忠义”。是流落客死此地的江淮人,祈求沈恭礼给他吃一顿饭还给他一顶小帽子。沈恭礼知道他是鬼,心里有点害怕,但还是满足了李忠义的要求。李忠义很感动,就说:“你找这房子,住里面的人很多都受了灾、所以你要注意。哪天你会看到一个十七八岁的妙龄女子,她叫‘密陀僧’,这个妖怪会来勾引你,千万不要和她说话。”

果然,这话说了没多久,就真有一个美女微笑着出现了,她在沈恭礼面前摆出各种百媚千娇的模样。但沈恭礼知道她的底细,视这女子为无物。于是密陀僧就呤诗道:“黄帝上天时,鼎湖元在兹。七十二玉女,化作黄金芝。”

这首诗写得不错,结果入了《唐诗大全》。不过这里是借黄帝御七十二玉女而升天的传说来勾引恭礼呢。只差没说:“上我就能成仙了。”

但恭礼还是不管她。结果开始这妖女每夜都来,后来恭礼回了乡,还是隔夜来一次。就这样过了一年,密陀僧始终没有得逞,这才来得少了。渐渐的不来了。

少年炼丹失败之谜 炼一炉好丹十二(4)

有传说黄帝是御七十二女而升天

这个故事虽然有趣,不过从现代人眼光看,比较有冶炼价值的是方铅矿和白铅矿。特别是白铅矿,它是由碳酸铅组成的很漂亮的一种晶体,可惜就是太软,没有做为宝石的价值。

但是我们的祖先别出心裁的用铅来做成了玻璃。这就是“铅玻璃”。在这种玻璃里,铅取代了普通玻璃中的钠。透明度可能要差上一些,但却拥有更强的折光性,那就是现代所说的“光学玻璃”。

可惜的是,祖先没有掌握把铅玻璃做成器皿的技术,而是把它们用来做成了珠子玩。但即使这样,它在历史上也有不小的名声,那就是同和氏璧并列为上古至宝的“隋侯珠”。

少年炼丹失败之谜 炼一炉好丹十二(5)

隋侯珠

传说古代隋地的侯爷出行,路上遇到一条受伤的大蛇,血流如注。隋侯起了善心,把蛇的伤口包扎好了。蛇便游走开去。但在晚上,隋侯梦见大蛇化为位童子,送给了他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这就是隋侯珠的来历。

可能有人会说:“这珠子不是天然的吗?怎么见得是铅玻璃呢?”事实上,真正的隋侯珠在上古就已经失落了。但人们记得这个故事,纷纷想方设法让这颗珠子重现于世。制造了很多新的“隋侯珠”。无疑,铅玻璃是最常用到的一种材料。

但铅作为金属,用处最多的地方还是各种铸造件。实际上,铅青铜是足以与锡青铜并列的材料。从成本上看,它甚至比锡更便宜。而古罗马人用它制成城市的输水管。商朝人用它制成酒具。

不过在古代,铅最常见的一种用途就是制作铅粉。这是一种常见的白色涂料。古人把它用于绘画或者化妆。敦煌壁画里的很多飞天现在看起来都是黑皮肤的。其实是里面的铅粉发生了还原反应。

少年炼丹失败之谜 炼一炉好丹十二(6)

铅粉

传说中发明铅粉的正是大禹王,但这已经无法考证了。但铅粉很可能在商代就有了。也许商纣王就用它给苏妲已美过容。这是因为商人爱好喝酒。那时的酒的度数很低,变质了就化为醋。与酒器里含的铅发生了化学反应,就可以形成铅粉。后世用醋蒸铅的方式生产铅粉。西方人认为是荷兰人最先发明的,于是叫它“荷兰法”。后来他们来到中国,惊讶地发现中国传统制铅粉的工艺居然与“荷兰法”相差无几。

当铅生产了铅粉后如果还有余,可以把它与硝石与矾石一起炒,就会变成红黄色的粉末,这叫做“黄丹”,也是很受欢迎的涂料和化妆用品。

少年炼丹失败之谜 炼一炉好丹十二(7)

黄丹

在以前铅的用途还有很多。因为它熔点低,价格低廉,所以在很多铸造领域都有使用,如铅字和罐头、彩色玻璃等等。即使到了近代,油漆中还有使用铅。不过以前和人们接触最多的还是含铅汽油。这是1921年美国工程师托马斯的发现。在汽油中加入四乙基铅可以减少汽车发动机爆震。这可以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于是很快含铅汽油就生产出来。即使是发生了一例工人因接触该物质而死亡的事件也没有阻止其向全世界推广。很快含铅汽油就推广到了全世界。在世界的各个国家都有使用。一度含铅汽油占汽油总量的90%。这被后人称为史上最严重的人为公共卫生灾害。

结果一直到1965年,人们才意识到这种对铅的滥用导致了自然环境中的铅浓度太高。随后人们才意识到铅是一种有毒物质。虽然在古希腊已经有名医说出:“铅能够让思想屈服。”的话。《本草纲目》也说铅矿“其气毒人”,采铅工人如果在矿洞里几个月不出来,皮肤就会萎黄,肚子鼓胀吃不下食物。这样的病人最后都会死亡。而在18世纪,美国大科学家富兰克林就已经发现铅能让人胃部不适。但一直到1979年,人们才真正确定铅的毒性。它能够与红细胞结合,阻止血红蛋白形成。沉积在人的血与骨骼里,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导致人的学习能力下降。但这时大错已经铸就。很多美国人的血里都含有铅。它们主要是通过空气或水进入人体的。罪魁祸首当然是含铅汽油。

铅的主要受害者是儿童。因为铅粉或含铅的油漆片略带甜味,所以有馋嘴的小孩居然还要吃它们。当时一些儿童玩具里也含有铅。殊不知这样会阻碍自己的生长发育,严重的时候会引起死亡。当意识到这一点后,美国从1972年开始逐步淘汰含铅汽油和油漆,到1986年完成这一项工作。但欧盟在2000年才禁止使用含铅汽油。我们中国也是在同一时间禁止使用含铅汽油。但现在我们还需要为以前的这一错误买单,据统计,仅仅是使用含铅汽油这六十年间。光是美国排放在大气中的铅就高达700万吨。

少年炼丹失败之谜 炼一炉好丹十二(8)

铅污染

回首历史,人们才恍然大悟,铅早就暗中影响了人类历史数千年。古罗马帝国逐渐由盛而衰,中国的商朝所以灭亡,很难说这背后没有铅的作用。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用了含铅的青铜作为饮食容器。事实上我们的祖先也很早发现了铅对人体的不良影响。《天工开物》中就提到,使用铅粉过多会让女性的肌肤变青。其实这就是铅中毒的症状。难怪古来红颜多薄命。原来她们在不知不觉中,在天天的梳妆打扮中,已经被铅这头恶虎所吞噬。

而且这头恶虎还没有离开,现在的一些劣质化妆品里还是含有铅,时刻威胁爱美女性的生命。

铅既然有这么可怕的危害,可为什么还是被历代炼丹家所看中?这还是个谜。有说是铅熔点低的原因。但锡的熔点更低,更与铅同属碳族。相比铅,锡是安全无毒的。那么,可不可以用锡来取代铅呢?

不好说,因为古人这么做多少有其道理在里面。玄机可能就在《周易参同契》里。

魏伯阳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了解铅的人。但由于炼丹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他不敢轻易道破玄机。因为那样就是犯了天条,会身遭“泄轻慢埋”之罪。所以,《参同契》全文都是以隐语写成。其真正含意为何,研究者还在一直在苦苦求索。总之,内丹家看它是内丹法。外丹家看它是外丹法。对于里面的内容解读,外丹方向涉及铅的大概内容多在二十二到二十四章,内容是这样的:

少年炼丹失败之谜 炼一炉好丹十二(9)

参同契

上德无为,不以察求。下德为之,其用不休:这段的思想来自道家的“无为”思辨,但也可以用“上德”来指融化了的铅,这是不能够用来作器物被人们使用的。“下德”就是铸造成功的铅,可以任意造型。

上闭则称有,下闭则称无。无者以奉上。上有神德居。此两孔穴法,金气亦相须:这句的意思是指长生不老的物质是只有铅融化后才能产生。固态铅没作用。液铅是神圣的物质。当融化时,铅上有两个小孔。当铅液从上面的孔流出时,它就会化为液铅。当铅液从下面的孔流入时,它又会凝固。这也是所有金属共有的特性。

知白守黑,神明自来。白者金精,黑者水基:“知黑守白”原出《老子》,但在这里“知白守黑”是指铅神奇的特性——自身就具备阴阳。白色的是固态铅的内部,属阳。黑色的是它外面被氧化的氧化铅。而使纯铅呈现白色的就是“金精”,使氧化铅呈现黑色的就是“水基”。这两种物质就是自然而生的灵气。炼丹就是要得到并吸收金精和水基。

水者道枢,其数名一。阴阳之始,玄含黄芽:这句是着重阐明“水基”的重要性。按《河图》来看,水的生数就是一。老子曾说过,水是最接近“道”的物质,也就是道之枢纽。它是天地间最早生成的物质,但在“水基”中也内藏“金精”,这就是发生跃升的迹象。

少年炼丹失败之谜 炼一炉好丹十二(10)

铅块

五金之主,北方河车,故铅外黑,内怀金华。被褐怀玉,外为狂夫:这段还是在说明铅的特性。所谓“被褐怀玉”指的还是铅外黑内白。所谓“五金之主”,的确铅担得起,也有说它是“五金之祖”的,其实就一个意思。因为铅是原子量最多的稳定元素。所以理论上可以使其通过丧失质子的方式变成其他任何一种金属。当然古人没这概念。但他们相信,时间也可以把铅变成其他金属,这种想法有些类似于原子的半衰期。其实道士炼丹就是为了实现这一反应。

在炼铅过程中就可以得到长生药,这就好比通向仙境的“河车”。

金为水母,母隐子胎。水者金子,子藏母胞。真人至妙,若有若无。仿佛大渊,乍沉乍浮。退而分布,各守境隅:头四句是探讨“金精”与“水基”的关系。指出它们是如同母亲怀子一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后面的“真人”就是指用铅炼好的丹药,它其实是在固态与液态间相互变化。所以“若有若无”、“乍沉乍浮”,仿佛在流动,又仿佛是固体。里面的元素一会合在一起,一会儿又分散。这是种很玄幻的感觉。

当然,这些状态都不是能够用现代科学证实的。

少年炼丹失败之谜 炼一炉好丹十二(11)

铅子弹

所以铅的使用日益局限。现在主要用在蓄电池及防辐射设备里。对了,还有子弹里也用了铅,因为它易于成形,更好夺去人们的生命。

这就是铅,一种充满危险和传奇的神秘金属中。人们对它的探索还在继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